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食品添加剂违法使用实例分析_曾霞

食品添加剂违法使用实例分析_曾霞

四、餐饮店超食品适用范围 使用食品添加剂,并拒不停止使 用
案例:执法人员监督检查发现 某饼屋在面包制作中添加食品添加 剂“焦糖色”。执法人员当即责令其停 止在面包制作中添加“焦糖色”。数日 后检查发现该店拒不停止,仍在面包 制作中添加“焦糖色”。
分析:由于GB 26687—201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 用标准》里未规定食品添加剂“焦 糖色”可适用于面包,也就是说“焦 糖色”不可以添加于面包,故该饼 屋生产出来的面包不符合食品安 全标准,其行为属于滥用食品添加 剂。
处 罚:该饭 店 的行为 违反了 《食品安全法》第二十八条第一项, 应依照《食品安全法》第八十五条 第一项予以行政处罚。如果其违法 情节、性质严重的,食品药品监管部 门应将其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 任。
“法治天地”栏目特约编辑:海洋 fda001@
33
“复合食品添加剂”是虚假内容。 处 罚:该饭 店 的行为 违反了
《食品安 全法》第四十八条第一 款“食品和 食品添加 剂 的 标 签、 说明书,不得含有虚假、夸大的内 容……”的 规 定,应 当按照《食品 安全法》第八十六条第二款进行处 罚。
二、餐饮店使用合法厂家生 产的标签未标识生产许可证编
号的食品添加剂
L 法治天地 EGAL ISSUE
食品添加剂违法使用实例分析
■ 文/曾 霞
食品中添加非食用物质和 滥用食品添加剂的违法 行为是当前人民群众关注的焦点和 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打击的重点。工 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为了提高 广大基层食品药品监管执法人员查 处此类案件的能力,笔者结合实践 中查处的案例,对一些常见的食品 添加剂违法使用行为的法律适用及 处罚做一分析探讨。
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 处罚:该饮品店的行为违反了
《食品安全法》第二十八条“禁止 生产经营下列食品:(一)用非食品 原料生产的食品或者添加食品添者用回收 食品作为原料生产的食品,”应当依 照《食品安全法》第八十五条第一 项“用非食品原料生产食品或者在 食品中添加食品添加剂以外的化学 物质和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物 质,或者用回收食品作为原料生产 食品”予以行政处罚。
案例:执法人员查获某蛋糕店 用于食品加工制 作的1 桶复合 食品 添加剂“速发蛋糕油”,标签仅标识 “粤卫食证字(200X)第XXX号”, 未按规定标识生产许可证编号。执法 人员登录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 局门户网站食品监管频道的食品添加 剂、食品相关产品获证企业信息栏, 查询到其厂家取得了相应的生产许可 证。
处 罚:该饼屋 的 行为 违反了 《食品安全法》第二十八条“禁止 生产经营下列食品……(十一)其他 不 符 合 食品安 全标 准 或 者要求 的 食品”的规定,应当依照《食品安全 法》第八十五条第十款“食品生产
经营者在有关主管部门责令其召回 或者停止经营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的食品后,仍拒不召回或者停止经 营的”规定予以行政处罚。
三、餐饮店使用有证厂家超 生产许可范围生产的食品添加 剂
案例:执法人员查获某饮品店用 于食品加工制作的1瓶复合食品添加 剂“黄色食用色素”,标签未标识生 产许可证编号。执法人员登录国家质 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门户网站查询, 其厂家只取得复合疏松剂的生产许 可,未取得着色剂的生产许可。
分析:由于该 厂家 的着 色剂 生产未经质监部门核查许可,生产 “黄色食用色素”的原料、生产条 件、工艺要求等很可能 达不 到国 家有关安全要求,故笔者认为该瓶 “黄色食用色素”应定性为“可能
一、餐饮店使用标签含有虚 假内容的食品添加剂
案例:执法人员查获某饭店用 于食品加工制作的1瓶食品添加剂 “柠檬黄”,其标签标识“配料:柠 檬黄、食用盐”及“复合食品添加剂” 等内容。
分析:依照 GB 26687—201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复配食品添加 剂通则》规定,复配食品添加剂是 指为了改善食品品质、便于食品加 工,将两种或两种以上单一品种的 食品添加剂,添加或不添加辅料, 经物理方法混匀而成的食品添加 剂。因 此,该 瓶“ 柠 檬 黄 ”不属于 复配食品添加剂,其标签上标识的
32
法治天地 LEGAL ISSUE
分析:该蛋糕店使用的复合食 品添加剂“速发蛋糕油”未标识生 产许可证编号,但其生产厂家有相 应的生产许可证,因此该产品不属 于未经许可生产的产品。由于生产 许可证编号属于预包装食品的标签 应当标明的事项,因此对该蛋糕店 应定性为违法使用无标签的预包 装食品。
处罚:该蛋糕店使用的“速发 蛋糕油”违反了《食品安全法》第 四十七条“食品添加剂应当有标签、 说明书和包装。标签、说明书应当 载明本法第四十二条第一款第一项 至第六项、第八项、第九项规定的 事 项 ”和《食品安 全法》第 四十二 条“预包装食品的包装上应当有标 签。标 签应当标明 下 列 事 项:…… (八)生产许可证编号”的规定,应 当依照《食品安全法》第八十六条 第二款进行处罚。
五、餐饮店使用非食用化学 物质
案 例:执法人员查获某 饭 店 用于食品加工制作的1瓶色素“日落 红”。
分析: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 总局发布的《食品添加剂生产监督 管理规定》(总局令第127号) 第二 条第二款规定:“本规定所称食品 添加剂是指经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批准并以标准、公告等方式公布的 可以作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 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 要而加入食品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 物质。”而色素“日落 红”不 在 G B 26687—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 品添加剂使用标准》的食品添加剂 目录里,应归类于食品添加剂以外 的化学物质。笔者认为,该饭店的 行为属于食品中违法添加非食用物 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