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美术云南民间雕塑欣赏
剑川石钟山石刻
华严三圣 石钟寺区第五窟的“愁面观音”
摩崖造像:剑川金华山天王造像
的裙天浮
造 像 之 一 。
翻 动 、 飘 带 飞 扬 , 具 盖 世 之 雄 力 , 是 滇 洱 地 区 最 大
王 体 态 呈 直 立 状 , 执 三 叉 神 戟 , 托 悉 堵 波 式 塔 ; 裳
4.8
5.23
雕 毗 沙 门 天 王 及 两 侍 者 , 通 高 米 , 宽 米 。
木雕
• 工艺木雕
木雕:工艺木雕
木雕:建筑木雕艺术
建筑木雕艺术
建筑木雕艺术
建筑木雕艺术
木雕艺术
云南泥塑:建筑装饰
云南泥塑:玩偶
云南泥塑:玩偶
云南泥塑:佛教泥塑
昆明筇竹寺五百罗汉像是一件文物,是彩塑,像高1米左右,作者 是黎广修及其弟子,作于清光绪年间,这些罗汉像姿态形象各不相同, 有的坐着,有的站着,有的躺着,嘻笑怒骂,表情丰富,神态自然。塑 像的服装道具也富于变化。每一尊罗汉均塑造得有血有肉,活灵活现 是清代最优秀的雕塑艺术品。
石 刻 位 于 大 理 白 族 自 治 州 剑 川 县 金 华 山 。 崖 壁 上
• 泰山摩崖石刻
摩崖石刻
独立的石刻造像----经幢
现存昆明市博物馆,于 宋朝大理国时雕刻的石幢 ,过去称为“地藏寺古幢 ”,通高6.6米,七级八面 ,共雕刻着佛像300尊,现 称为“经幢”。经幢雕刻 艺术十分精湛,造型优美 ,是研究大理国造型艺术 的重要文物,具有较高的 历史和艺术价值。它是云 南第一个真正具备“雕塑 ”概念和意义的作品,它 汇集雕刻和塑造为一体, 标志着云南雕塑艺术的形 成。经幢的造像以大同如 来和菩萨造像为主,间雕 天王,力士等,级与级之 间的链接宝盖线条优美, 功夫精密。
昌平十三陵牌坊
戚继光牌坊
建筑石刻艺术——牌坊
该坊是为表彰当时兵部尚书 王象乾保卫明朝有功,经万历皇 帝特许而建造的,以工艺精妙、 古朴典雅而闻名遐迩。建坊时, 王正在兵部任内,时年71岁。当 时,曾追封其祖上三代,因此, 该坊被称为“四世宫保”坊。
贞节牌坊
墓地建筑石刻
墓地建筑
木雕:祭祀用
木雕:祭祀用
讲究的可以做成其它图案,如:麒麟卧松、犀牛望月、蝶入兰山,也
有的做成五世同居(五个狮子)图案。圆鼓上面一般为兽形,上面有
站狮、蹲狮或卧狮(俗称狮子狗),方鼓子也多雕饰。
民房建筑石刻艺术——门墩
建筑石刻艺术——牌坊
• 牌坊分为四大类:石坊、砖坊、木坊、水泥坊;如果按名称分有功德 牌坊、忠正牌坊、功名牌坊、官宦名门牌坊、孝子牌坊、贞节牌坊、 仁义慈善牌坊、百岁寿庆牌坊、历史纪念牌坊、学宫书院牌坊、文庙 武庙牌坊、衙署府第牌坊、地名牌坊、会馆商肆牌坊、陵墓祠庙牌坊 、寺庙牌坊、名胜古迹牌坊等。这些牌坊主要起着褒奖教育、炫耀标 榜、纪念追思、风俗展示、装饰美化、标识引导等作用。
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
石钟山石窟
唐宋时期,云南属于南诏大理国统治。这个时期云南的雕塑艺术,不管 从空间上还是造型艺术上,都到达了相当高的水平。当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石 窟雕刻造像,即剑川石宝山、金华山石刻雕像,安宁华发寺石刻雕像,昆明 大理国地藏寺古幢等。
石钟山的雕刻分三个片区,十六窟群雕。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第一窟, 第二窟,第六窟,第七窟。
三、山西大同云冈石窟
• 云冈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以西16公里处的武周山南麓,依山而凿, 东西绵延约一公里,气势恢弘,内容丰富。现存主要洞窟45座,大小 窟龛254个,造像5万1千余尊,最大佛像17米,最小仅2厘米,雕饰 奇伟,代表了公元5至6世纪时中国杰出的佛教石窟艺术。
云南民间雕塑
• 石刻: • 一、 石钟山石窟是南诏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 • 二、石钟山石窟是佛教艺术的瑰宝。 • 三、石钟山石窟是我国各兄弟民族及我国同东南亚、南亚、西亚各国
金幢:地藏寺大理国金幢
各地金幢
民房建筑石刻艺术——门墩院大门门楼两端的枕石。枕
石的门内部分是承托大门的,门外部分往往雕以鸟兽花饰,又叫抱鼓
石。抱鼓石也有方、圆两种造型。 门礅的雕刻颇为讲究,选材考究,
工艺精湛,雕刻物栩栩如生。圆石鼓的两侧图案以转角莲最为常见,
异牟寻议政图
石窟正中身着圆领宽袖长袍、头戴莲花金刚宝顶“头囊” 面目慈祥端 庄、有谋略治国君主之相的就是南诏第六代国王异牟寻。《旧唐书•南 传》称异牟寻“颇知书,有才智,善抚众。”窟门左右两侧对坐的是清 平官郑回和杜光庭。石窟以现实主义的雕刻手法给我们再现了以谋略治 国的异牟寻议政图。
剑川石钟山石刻
结束语
• 艺术来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
八年级美术:云南民间雕塑欣赏
前言:中国的三大佛教石窟
• 一:甘肃敦煌莫高窟
•
莫高窟,又名“千佛洞”,位于敦煌市东南25公里处、鸣沙山东
麓的断崖上,是我国三大石窟艺术宝库之一。洞窟始凿于前秦建元二
年(公元366年),后经历代增修,今存洞窟492个,壁画45000平方米
彩塑雕像2415尊,是我国现存石窟艺术宝库中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
的一座。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二、洛阳龙门石窟
• 河南省洛阳龙门石窟始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公元493年)前后 ,后来,历经东西魏、北齐,到隋唐至宋等朝代又连续大规模营造达 400余年之久。密布于伊水东西两山的峭壁上,南北长达1公里,现存 窟龛2345个,题记和碑刻2680余品,佛塔70余座,造像10万余尊。 其中最大的佛像高达17.14米,最小的仅有2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