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政府投资项目管理程序

政府投资项目管理程序

政府投资项目建设管理程序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1政府投资项目建设管理程序一、现行建设项目基本建设程序的几种管理模式长期以来,国家对建设项目的管理,“不分资金来源、不分项目性质”一律实行审批制管理。

随着投资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特别是《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和决定》(2004年7月)的出台,建设项目投资自主权逐步得到落实,目前项目管理程序分为审批、核准和备案三种方式。

(一)审批制实行审批制的项目:政府投资项目1.什么是政府投资项目:政府投资项目是从政府投2资资金来源和政府投资领域的角度来界定。

是指运用政府财政预算资金和纳入政府财政预算管理的各类专项建设资金(基金)以及借用金融组织贷款的,对公共基础设施、社会公益事业以及需要政府扶持发展的产业技术开发等领域进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

2.政府投资项目按资金来源分为:财政性资金项目、财政担保银行贷款项目和国际援助项目。

3.基本建设管理程序内容:项目前期工作、招标投标、建设实施和竣工验收四个环节。

3政府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审查采取推行专家评议和论证制度,由审批部门组织项目所在地有关部门、技术、经济专家进行审查。

施工图设计由行业主管部门设立的审图办组织专家审查。

(二)核准制实行核准制的项目:企业不使用政府性资金投资建设的重大和限制内固定资金投资项目,政府从维护社会公共利益角度进行核准,一律不再实行审批制。

核准的依据:《企业投资项目核准暂行办法》、《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和《境外投资项目核准暂行管理办法》。

实行核准的企业投资项目,要按要求编制项目申请报告报送核准机关。

申请报告的编制内容和要求按照国家发改委《关于发布项目申请报告通用文本的通知》(发改投资〔2007〕1169号)进行编写。

(三)备案制实行备案制的项目:企业不使用政府资金投资建设本核准目录以外的项目。

无论规模大小,凡是企业投资4建设国家鼓励类项目,均实行备案制。

备案依据:《关于实行企业投资项目备案制的指导意见》。

备案制项目实行属地化管理。

国家没有备案制管理项目。

二、政府投资项目基本建设管理程序的主要内容(一)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阶段。

1.国家审批权限:《中央预算内投资补助和贴息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国家计委2005年第31号令)规定,对国家直接投资或资本金注入方式管理的项目,单个投资项目的投资补助或贴息资金2亿元以上或不超过2亿元,但超过3000万元且中央预算内资金占总投资比例超过50%以上的项目,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审批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

前款所列限额标准以下的项目由各省、自治区审批。

安排单个地方政府投资项目的中央预算内资金在3000万元以下的项目,一律按投资补助和贴息方式管理,只审批项目资金申请报告。

52.项目建议书的主要内容:项目建议书是基本建设程序中的最初阶段,是投资决策前对拟建项目的轮廓设想。

项目建议书主要论述项目建设的必要性、条件的可行性和获利的可能性。

供基本建设管理部门选择并确定是否进行下一步工作。

项目建议书经批准后,可以进行详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工作,但并不表明项目非上不可,项目建议书不是项目的最终决策。

报批项目建议书一般应提供以下材料:(1)申请批复项目建议书文件;(2)项目建设单位委托有资质的工程咨询机构编制的项目建议书(主要包括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建设地点的选择、建设内容和规模、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以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估计等)。

点多、面广、单项资金少或涉及国家安全、保密等特殊有要求的项目,可由项目建设单位编制项目建议书。

(3)按规定组建项目法人的项目要附法人组建初步建议;(4)项目单位对申报材料真实性负责的证明文件。

3.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主要内容:项目建议书批准后,及可开展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工作,是对项目在技术上是否可行和经济上是否合理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论6证。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应当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工程咨询机构进行编制。

国家规定,不同行业的建设项目,其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可以有不同的侧重点,一般要求提供以下材料:(1)申请批复可行性研究报告文件;(2)项目建设单位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工程咨询机构编制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包括:总论、项目背景、市场预测与行业发展前景分析、地点选择与资源条件分析、工艺技术方案、建设方案与内容、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建设期限与实施计划、组织机构与项目定员、节能、环境评价、效益与新增能力、招标内容、结论与建议等);(3)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按规定出具的建设用地预审意见,同级审批(以合法取得土地使用权的项目,由项目建设单位出具土地证);(4)环保主管部门按规定出具的环境影响审批文件(环境影响登记表、报告书表和报告书),分级审批;7(5)规划建设主管部门按规定出具的项目选址意见书;同级审批;(6)建设资金落实的证明文件;(7)资源开发利用项目不需出具相关的资源落实证明文件;(8)项目单位对申报材料真实性负责的证明文件。

4.资金申请报告:申请中央预算内投资补助或贴息资金的投资项目,应在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准后或项目核准后提出项目资金申请报告:(1)项目单位或法人的基本情况;(2)项目的基本情况,包括项目背景、建设规模及主要内容、总投资及资金来源、技术方案、各项建设条件落实情况等;(3)项目申请的理由和政策依据。

5.投资计划: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准后,及可下达投资计划,投资计划可以一次或分次下达。

经批准的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是编制初步设计的重要依据,建设规模、概算总投资超过或低于可行性研究报告估算总投资10%的,或者建设单位、建设性8质、建设地点、建设规模、工艺技术方案等发生重大变更的,应当报原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部门批准。

6.可行性研究报告阶段出现的几个问题:(1)编制工作方面。

基础工作不细致、搜集的资料不完整,由于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在编制报告中凭主观意断,这样的可研报告不规范、依据不充分、内容不全面、分析不深入,达不到可研的目的。

(2)内容方面。

内容不全面,缺少建筑节能、环境评价、风险分析和社会评价等方面内容,市场预测数据较少,缺乏对项目所在区域的需求预测和定量分析。

(3)项目单位方面。

很多投资单位不缺乏对项目可行性研究的意识,或根本不重视项目可行性研究,对项目编制可行性研究处于“走过场”,或是只是为了争取上级投资补助的一种形式。

(二)初步设计阶段。

初步设计是按照已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9设计文件,是编制施工图设计,安排年度计划、开展招投标工作、控制工程投资的重要依据。

1.国家规定及审批权限。

中央投资项目根据《中央预算内投资补助和贴息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国家计委2005年第31号令)规定,国家直接投资或资本金注入方式管理的项目由国家审批初步设计。

单个投资项目拟安排的投资补助和贴息资金数额3000万元以上的,要报送初步设计概算,国家发改委将委托有关机构进行评审,根据评审结果决定投资补助或贴息资金的具体数额。

申请国家补助总投资3000万元以下的项目一般都由各省、市(自治区)审批初步设计。

2.初步设计的主要内容。

初步设计文件编制的内容和深度必须达到国家有关规定和技术规范的要求。

申报审批初步设计需要提供以下材料:(1)申报批复初步设计和招标方案的文件;(2)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议书)批复文件;(3)初步设计(主要内容包括设计依据、工程水文、气象和勘察单位出具的工程地质勘察情况、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总图设计、外部配套条件、原料供应等相关协议、工艺流程设计、主要设备选型和配置、主要建、构筑物和公用辅助工程设计、施工组织设计、工程管理、招标方案、土地使用情况、环保节能专篇、各项技术经济指标、总概算和单位工程概算、设计深度要求提供的图纸等);(4)开工备案表;(5)按照审批权限由建设规划部门出具的建设用地许可证;(6)按照审批权限由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出具的建设用地批准书或土地使用证;(7)按规定需有关行业主管部门提出的行业审查意见;(8)法规、规定应提供的其他支持性文件;(9)项目单位对申报材料真实性负责的证明文件。

3.设计变更和概算调整。

按照国家发改委《关于加强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概算调整管理的通知》(发改投资〔2009〕1550号)的规定,对设计变更和概算调整提出如下要求:(1)建设项目初步设计一经批准,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随意更改,在建设过程中由于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价格上涨、政策调整、地质条件等因素发生重大变化,确需对部分建设内容、重大设计方案、总概算进行变更、调整的,必须按初步设计审批程序报请审批部门批准同意,未经审查批准的设计变更不得实施。

(2)设计变更的建设项目原则上由原设计单位承担。

设计单位应当及时论证变更方案,编制设计变更或概算调报告,并对报告内容承担相应责任。

(3)项目变更、调整后,项目单位应向省市(自治区)发展改革委提交以下材料:项目所在地发展改革委报送的项目设计变更或概算调整申请;设计变更或概算调整报告(主要包括项目实施情况、变更或调整的主要内容、技术方案论证、变更的理由、调整依据、工程量、投资变化对照分析单位概算表、相关设计图纸等);落实超出总投资概算的资金来源,并出具资金承诺手续;项目单位对申报材料真实性负责的证明文件。

(4)审批部门收到设计变更或概算调整报告后,组织有关行业主管部门、技术和经济方面专家进行评议论证咨询,通过审查后给予批复。

(5)申请调整概算的项目,凡概算调整幅度超过原批复总概算10%及以上的,原则上先由审计部门审计后,审批部门在视具体情况进行概算调整。

对于使用基本预备费可以解决所增加投资的项目,不予调整概算。

(6)对由于价格上涨、政策调整等不可抗力因素造成投资超过原批复概算的,经核定后予以调整,调增的价差不作为计取其他费用的基数。

(7)设计变更和概算调整文件编制深度与要求、文件组成及表格形式同初步设计编制规定。

4.存在的问题。

一是设计说明一般性内容较多,针对性和专业性说明较少;二是设计内容偏离可研报告、可研批复,对可行性研究报告遵守不够(初步设计必需严格按照批复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这是设计单位编制初步设计文件要遵守的重要原则,是衡量初步设计文件是否合格的重要方面);三是初步设计深度不够是初步设计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

(三)开工备案2007年国家为了加强对新开工建设项目的管理,国务院印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规范新开工项目管理的通知》(国办发〔2007〕64号),规定了严格的8条新开工条件。

三、项目建设实施阶段(一)项目建设必须实行“五制”。

为了提高政府投资项目工程质量,促进项目实施,提高投资效益,建设项目必须严格执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和工程质量责任制”五项制度。

1.项目法人责制。

是指经营性建设项目由项目法人对项目的策划、资金筹措、建设实施、生产经营、偿还债务和资产的保值增值实行全过程负责的一种项目管理模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