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爱国意识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
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内容,现在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核心内容则是弘扬民族精神,激发民族斗志。
而民众是否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感、明确的爱国意识、自觉的爱国行为,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能否顺利实现和能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但是,爱国主义教育还存在方式简单、内容陈旧、脱离实际等问题,严重影响了爱国主义教育的质量和效果,甚至影响到民众素质的完善和提高。
对于许多学校来说,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过程中,往往更注重于弘扬民族精神,而激发学生民族斗志,恰恰是爱国主义教育中被忽视了的内容。
所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就要切实加强弘扬民族精神和激发民族斗志这两方面的教育。
经过小组商议后,就将调查目的确定为“调查爱国主义在现代人中是否普遍,以及程度如何(体现度与关注度如何),怎么样的教育才能使爱国主义深入人心等”。
小组就围绕此目的展开了一系列的活动。
二、调查内容
15年中国发生这么多事件映射的都与人们的爱国主义精神有关。
因而,我们小组决定朝着一个与爱国主义有关的方向,将爱国主义普及程度作为我们调查的主要内容,并且把对象确定为颇受争议的70后,80后,90后。
具体落实在,对于不同文化层次的社会人士及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及一部分的访问调查,从而初步了解现阶段的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普及程度,以及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体现度。
四、调查程序和方法
确定了目的与方向后,小组开始着手策划。
由于层次不一致性(教育程度不一致),我们决定就对不同层次的民众进行调查:
第一类是初中及以下学历,第二类是高中学历,第三类是大学学历,第四类是研究生及以上学历。
我们采取随机采访形式,对群众进行调查。
第一次调查2015年5月30号,校园
第二次调查2015年6月3号,实验中学
第三次调查2015年6月5号,祥阁小区
群众爱国意识调查报告
一、调查结果分析
爱国就是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
爱国主义是中国人民对自己祖国最深厚、最纯洁、最高尚、最神圣的情感。
中华民族是富有爱国主义传统的伟大民族。
爱国主义贯穿于中华民族精神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渗透于中华民族精神的一切领域,体现在中华民族精神的方方面面。
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在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内容。
爱国主义,作为一种体现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深厚感情的崇高精神,同促进历史发展密切联系在一起,同维护国家独立和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密切联系在一起。
历朝历代,许多仁人志士都是有强烈的忧国忧民思想,杜甫而面对潦倒的生活时,却仍然胸怀老百姓,痛苦的呐喊“安得广夏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此等胸怀,你能让人心痛不感动。
文天祥面对死亡却毫无惧
色,反而发出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唱。
郁达夫、鲁迅等虽为作家,不是政客,但他们的言辞之中无不透露着对国家时局的关心,对黎民百姓的同情。
他们以国事为己任,前仆后继,临难不屈,保卫祖国,关怀民生,这种可贵的精神使中华民族经历劫难而不衷。
爱国主义的范围极广,热爱祖国的山河,热爱民族的历史,关心祖国的命运,在危难之时英勇战斗,为祖国捐躯,都是爱国主意的表现。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的民族精神。
随着历史的发展,对爱国主义的定义和看法又有种稍微的差别。
面对悠久的历史,当你翻着哪一页页爱国篇章,你会惊讶的发现不是“捐躯国难,视死如归”就是“积极保护祖国的独立和完整。
”不是“打倒帝国主义,赶走外来侵略。
”就是“推翻专制统治,建立民主,只有,平等,幸福的体制."这些爱国都掺合了血的腥味,都夹家着火药的刺鼻味。
过去的历史是沉重的历史,昨天的爱国无不以血的代价来体现。
而今天,是和平的时代,是爱的时代。
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献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献身于祖国和平统一大业。
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核心利益,爱国主义还必然表现在维护祖国统一上。
任何旨在制造国家分裂、损害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行径,都将遭到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坚决反对。
从而,人们对爱国主义的看法作出了不同的看法。
而我们的大学生又是一个特殊的群体。
有着自己的思维方式,对事物的看法有不同的见解,在一定程度上象征着祖国的未来。
但又是一个脆弱的群体。
对许多事物抱着美好的想法,一旦面对残酷的现实,他们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就会受到严重的创伤。
二、建议
针对调查时发现的问题,我们小组提出以下建议,希望社会各方共同努力:
1. 加强多媒体的丰富的形式的教育,组织观看优秀爱国主义影片,开展影评活动,将优秀影视片与爱主义教育、国情教育、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紧密结合起来。
同时可以经常开展影评征文活动,举行相关演讲比赛,召开观后座谈会等。
2. 国家教委应尽快组织人才,依据《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和大、中、小学生的特点,对现行小学生思品课、中学政治课、大学马列主义理论课教材进行必要的修定,使之突出爱国主义教育,并尽快稳定下来。
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渠道。
教师要结合学科特点和德育个性,找准切入点,寻准结合点。
抓准疑点,学生关注的热点,有机、适度、自然、和谐地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3. 学校是爱国主义优良的实施环境。
学校要精心设计各项教育活动。
正规教育的同时,必须辅以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寓教于乐,使爱国主义教育得到强化,形成爱主义教育的递进模式。
同时抵制消极、腐朽思想的渗透和影响,抵制不健康的文化倾向。
学校要有校旗、校徽、校歌,在醒目的地方悬挂名人画像、爱国名言,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文化体育娱乐活动,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
既要体现鲜明的教育专题,又要讲究教育方法,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可以开展举行爱国主题班会,关于爱国主义演讲比赛、知识竞赛,等活动,使爱国主义教育渗透于活动之中。
4. 以社会实践为途径,用真实可信的事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每年利用寒暑假组织学生集中参加社会实践。
此外,结合国情教育和专业思想教育,经常组织学生参观考察改革开放的先进单位和各级各类医院,上街义诊等,激发起勤奋学习、立志成才的热情,也激发起学生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
平时要鼓励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并为之提供条件。
5. 学校要主动采取利用学校家长会、家长接待日、家访、参观、访问、社会调查、实践等形成与家庭,社区教育及其它相关单位部门的联系,互相沟通,使爱国主义教育延伸到校外大课堂,并形成爱国主义教育的良好氛围。
6. 针对初中,高中生,因为他们面临着升学压力,家长和学校不能忽视对他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另外,在经济条件允许的范围内,学校可以鼓励家长带学生红色旅游路线。
更重要的是,将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学生学习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方方面面。
让祖国的下一
代更加深刻的体会爱国精神,民族精神的重要性
三、遇到的问题很多,但是总结一下,主要的有以下点:、
困难1:调查问卷的题目是很难确定的,我们先后考虑了调查人群,调查内容,以及与题目的绑定,这中间我们小组意见不能统一,也有过争执,最终经过多方考虑,最终才完成调查问卷,进行一系列的调查研究。
在我们确定主题后,还是有很多问题存在。
因为大家就此问题感慨颇多,又由于我们调查的课题比较抽象,所以在设计问卷方面出现问题。
大多会出现“在你看来爱国主义的概念是什么”,“你觉得怎样的行为算是爱国”等难以回答,或者是包罗万象难以统计答案的题目。
我们上网查找,翻阅相关书籍,反复修改了问卷,最终得到了较为满意的问卷.。
体会:当然,没有什么成功是一蹴而就的。
通过这次问卷的设计以及反复的修改,不仅让我们从内心重新审视了自己,也更深深的理解到,爱国主义不是泛泛而谈,其实它可以体现在我们身边的每一个小细节。
困难2:进入社区进行调查其实并没有什么困难,缺的只是经验。
平时都是“纸上谈兵”
而已,到了真实情景才知道麻烦之所在。
刚开始是很没头绪,逢人便很热情迎上去问他们是否愿意做调查。
有些人很合作,但是也免不了被拒绝的尴尬。
到后来都很不好意思问别人了,主动性急剧下滑。
后来大家发现一些小技巧,互相勉励,慢慢开始学会“厚脸皮”,当然,技巧最重要。
经验:绝对不要怀疑自己的能力,微笑是一张绝对通行证,遇到困难也不要轻易气馁。
每个人都不是独立的,遇到困难的时候不要吝啬相互勉励。
做什么事情更不能盲目而行,掌握技巧会让你事半功倍,比如不要在别人忙的时候去烦扰人家,这只会让别人对你不理不睬,尊重别人才能获得别人对你的尊重;比如时刻微笑,那会让别人觉得你很有诚意······
困难3:完成问卷调查其实只是其中的一步,还有统计数据这个大工程在。
我们是一个一
个学校统计的,虽然这样是比较清楚的,但是几个人的数据老是统计不到一起,总有误差在。
而且统计出来的数据让我们小小的惊讶了下,和我们预想的有点出入。
四、体会
不管做什么事我们都要有耐心,有恒心,而且小组之间要配合好,要认识到我们是一个团体。
另外,数据更具代表性,真实性。
问卷的缺陷和不足:由于问卷的数量不大,调查范围不广,我们的数据总的来说有局限性,不是很有代表性。
调研人:李春
2015年6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