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热风炉施工方案

热风炉施工方案

热风炉施工方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编制说明1、编制目的:热风炉本体、框架和设备是唐山东海特钢有限公司3#高炉工程的重要部分。

热风炉主体和框架的安装是整个热风炉工程安装的重点,为保证其安装的质量和工期,特编制此方案。

2、编制宗旨:确保热风炉壳体和框架安装的施工保质、保量、保工期,使业主满意。

编制依据本施工方案的编制依据是施工文件、施工图纸、国家现行规范、规程、标准、GB/T19001—2000质量标准、河北省有关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标准,并结合以往施工的同类工程特点、施工经验,我公司施工能力、技术装备状况制订的。

方案编制所遵循的标准及规范:《钢结构设计规范》 GBJ17-88《钢结构制作安装规范》 YB9254-95《钢结构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GB50221-95《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93《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 JGJ81-2002《钢结构高强螺栓连接设计、施工及验收规程》 JGJ82-91《建筑防腐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12-91《建筑防腐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GB50224-95《焊接质量保证一般原则》 GB/T12467-90《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5-2001《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GBJ301-88《冶金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炼铁设备》 YBJ208-85《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 GB50231-98《冶金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通用规范》 YBJ201-83《冶金机械设备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炼铁设备) YBJ243-92《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GBJ80-91《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JGJ46-88《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JGJ33-2001《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装规范》 GB50194-93《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35-1997《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36-1998 《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 GB11345一、工程概况:1、工程名称:有限公司3#高炉工程热风炉系统2、工程内容:热风炉系统共三座炉壳,总重约960t。

每座炉壳共分为23带。

最高点标高为▽,最大内直径为9952mm,其中重量最大的为第5带,重约16吨。

主要尺寸见附图。

3、炉壳材质:炉体外壳采用Q345B钢,其抗拉强度、伸长率、屈服点、冷弯、冲击韧性及化学成分中碳、硫、磷的极限含量应符合《GB/T700-88》中之有关规定。

二、施工部署1、炉壳制作安排:炉壳在二十二冶工业园制作,热风炉框架主框架柱、拼接工字形梁由二十二冶制造现场制作,并根据安装计划陆续运至安装现场,平台钢梯、栏杆安装现场制作。

2、施工主要技措项目,应提前安排进料来进行制作或安装,见下表3、构件运输:根据安装进展情况,动态管理运输车辆,保证及时准确的运输构件,且现场应有构件储备。

4、工具房、仓库等搭临设施的布置:需统筹考虑,以避免开工后多次搬迁。

5、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场外道路应保证平整、畅通、转弯半径足够。

大型构件、机具进场前应进行验道。

6、吊装机械配置:炉壳采用P&H7150履带式起重机(以下简称150吨履带吊)进行吊装。

(见附表) 三、施工机械投入设备一览表现场安装(含拼装)主要施工机械投入设备表四、施工用电计划 1、主要用电设备:型塔吊+环缝自动焊焊焊机+焊条烘干箱+手工电弧焊机(包括CO2气保焊及碳弧气刨机)+普通电焊机+现场照明用电∑∑∑++⨯=)(K 1.1321c b a P K P K P P 计按此计算用电量:式中 计P——计算负荷(kw ); ——用电不均匀系数; ∑aP ——全部施工用电设备额定容量之和; ∑bP——室内照明设备额定容量之和;∑cP ——室外照明设备额定容量之和;1K ——全部施工用电设备需要系数,设备总数在10台以内时,1K =;设备总数在10~30台时,2K =;设备总数在30台以上时,3K =;2K ——室内照明设备系数,取; 3K ——室外照明设备系数,取1。

2、综合考虑安装现场用电量:热风炉区750KW 。

五、劳动力计划劳动力按各工种的配备见附表《劳动力配备一览表》,此表显示的是施工最高峰时的劳动力配备情况,应根据工程进展情况进行各工种的增减。

劳动力配备一览表六、钢结构安装方案1 热风炉炉底板和炉底梁的安装、炉底是整个炉壳安装的基础,应先根据土建单位提供的工序交接资料对基础上平面及侧壁埋件、定位线等进行全面复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铺设、焊接炉底板:安装底板用斜铁找平,并与基础可靠固定。

采用合理的焊接顺序防止板面焊接变形而造成顶面标高超差。

、全面测量放线:将热风炉中心线投放在基础上作出永久标记备用,同时将标高点倒至边板上作出永久标记备用。

、炉底板的焊接顺序:焊接应从中心起对称沿直径方向向外扩展,形成一个直径后,再从中央沿垂直直径方向扩展进行。

焊接采用CO2气体保护焊,减少焊接热输入,控制焊接变形。

2、炉壳安装、炉壳的拼装、对拼装平台的要求:拼装平台必须设在坚实、平整的地面上(若是软基要采取相应措施),平台在搭设时用水准仪找平,平台工作面高低差不大于3mm。

在拼装过程中,平台若产生不均匀沉降,应及时调平。

使用胎具、卡具应牢固可靠。

、拼装方法(1)在平台上作出中心标记和相互垂直的两条轴线,用地规画出待组装炉壳下口的外径圆弧线,检查确认圆弧所在平面内的高低差不大于2mm,必要时用钢板调平,沿圆弧外缘焊上定位挡块。

(2) 将单瓦炉壳在平台上进行每带装配和焊接,然后进行吊装单元的组装焊接,每个吊装单元组成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

(3) 上下带炉壳拼装时应将炉壳下口圆周与平台上画出的圆弧线对准,上下两带拼装放好间隙垫板及落位板,错口处用直角卡具加楔子调整,椭圆度用倒链及调整器调整,各带炉壳组装后,加“米”字型支撑以防止变形。

(4) 按制造厂出厂时的排版图及编号在拼装平台上进行组装,测定每带的检查线尺寸、对口尺寸、中心位移、椭圆度、上口水平度、对口错边量、坡口端部间隙等,检查合格后方可转入焊接工序施焊。

、炉壳立缝的焊接:采用气体保护立焊机进行焊接。

焊接材料选用E250-6, 焊丝直径Φ。

、每带炉壳的焊后检查及修整:焊后对下口周长、上口周长进行测量,做好记录,以作为下一带炉壳组对和安装的依据;对上、下口椭圆度进行测量如超差过大进行修整,以减少高空组对的难度及工作量;对焊口处的凹凸等进行修整,保证外观质量。

每带炉壳均须进行报验。

、炉壳吊装前的准备工作:炉壳内侧焊口板挂三角架搭设脚手。

每带按角度线均布焊4个吊耳即4个吊点。

、每带炉壳的吊装:第一带采用150吨履带吊吊装。

最重吨。

根据150吨履带性能表,吊车满足要求。

钢丝绳选择:D=4/p=21<32mm绳扣用直径32mm(11/2英寸)起重用钢丝绳(6×37+1-170)插制,考虑安全系数、吊装角度等因素后,单根安全吊重为6吨。

卡环采用额定起重量为10吨的D型卡环。

炉壳各带间的组对:组对时事先将热风炉排版图和热风炉管道图进行匹配,确定各带间炉壳立缝相对位置,使立缝间距不小于规范要求的200mm,开孔必须躲开丁字口,尽量躲开横缝。

统一在内口进行环缝组对,利用内部设置的临时平台脚手;第一带炉壳与炉底板组对完后对上口椭圆度、上口水平差等进行全面测量,确认合格后进行第二带的吊装组对;以后每组装二至三带进行一次上口椭圆度、上口水平差、上口标高、同心度等的测量,并做好记录,以便进行调整。

上口水平差、上口标高、同心度可通过增减垫板来进行调整。

组对时定位焊的工艺要求与正式焊时相同。

、炉壳安装环缝焊接环缝焊接:炉壳的环缝焊接采用环缝埋弧自动焊接、CO2气体保护焊及手弧焊,其要求如下:环缝自动焊H08A型焊丝,焊丝直径Φ;焊剂为SJ101(颗粒状烧结焊剂)。

焊接工艺参数:、炉壳安装、安装前的准备工作(1)进行技术交底,下达施工工艺、质量要求、进度计划、安全措施等。

(2)用水准仪、经纬仪对土建给定的中心线、标高及各预埋件标高进行复测,并做好记录,将中心点做出明显标志,以便安装时进行吊心检测。

并把高炉纵横中心线及铁口、风口中心线引伸到基础以外的永久建筑物上(或设立砼标记)。

(3)壳体上焊吊装吊耳,为防止因吊装使壳体变形,在吊点处加支撑加固或使用吊具。

(4)复测吊装单元的拼装质量,检查其直径、椭圆度、上口水平度及标识情况。

(5)检查土建单位提供的标高观测点,以便以后对高炉基础进行沉降观测。

(6)准备吊装机械、运输车辆、吊装索具和其它机具。

(7)按施工图纸及施工标准要求,复查炉壳吊装段几何尺寸。

(8)准备炉壳焊接用三角架,并将三角架焊接于炉壳吊装段上,与炉壳一并吊装。

、安装炉壳:整体吊装用吊车由下至上按吊装单元依次进行吊装,调整后用定位夹具固定,炉壳中心测定用测心桥测定。

、吊装方法:采用四点焊吊耳法吊装,吊耳焊接在每带炉壳上口下米的位置。

在卡环能卡且工艺孔边距足够的情况下,也可借助于炉壳上的工艺孔进行吊装。

七、框架安装:1、柱安装组装柱、柱在测平的平台上组装,平台的不平度≤4mm。

、在平台上设定柱子的宽度并焊上定位挡。

、组装柱肩及腹杆。

、以柱肩平面为基准反柱脚和柱头尺寸及各连接板。

、定位点粘焊缝的高度不宜超过设计焊缝的2/3,焊缝长度不宜小于25mm。

焊接、下雪或下雨时不得露天施焊,构件焊接区表面潮湿或有冰雪应清除干静并加以烘干。

、板材接料焊缝采用手弧焊接。

、角焊缝转角处宜连续绕角施焊,起落弧点距焊缝端部宜大于, 弧坑应填满。

、多层焊接宜连续施焊,每一层焊完后应及时清理检查,清除缺陷后再焊。

、焊缝出现裂纹时,焊工不得擅自处理,应查清原因,订出修补工艺后方可处理。

、焊缝同一部位的返修次数,不宜超过两次,当超过两次时,应按返修工艺进行。

、焊接完毕,焊工应清理焊缝表面的熔渣及两侧的飞溅物,检查焊缝外观质量,对要求焊透的对接焊缝焊完后,应打上焊工钢印。

2.钢结构平台梁、钢屋架梁、支撑制作平台梁、钢屋架梁、支撑制作程序:材料矫正→放样、号料→切割下料→制孔→组装→焊接→变形矫正→(成品)检查→除锈、涂装、编号。

平直和矫正:对变形超过验收规范允许值的钢材,在划线下料之前须予以校正。

、平台梁、钢屋架梁、支撑所用型钢,用加热矫正。

加热矫正的温度不得超过900℃。

、平台梁、钢屋架梁、支撑等所用的钢板采用人工矫正。

对厚度较大的钢板亦可用加热法矫正。

、其他构件的钢材采用上述几种方法矫正外,尚可采用人工矫正。

、矫正后的钢材表面不得有明显的凹面和损伤,划痕深度不得超过。

放样和样板(样杆)的允许偏差、放样时,先划出构件的中心线,然后划出零件尺寸,得出实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