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工程在中国得发展前景【摘要】近几年,随着经济得不断发展,企业管理得不断进步,工业工程逐渐进入了大家得视线,越来越多得院校开设了这个专业,越来越多得人知道了这个行业,那么,工业工程到底就是什么,它有着怎样得发展历程,又有着怎样得发展前景呢?通过两个多月得学习,我将要谈一下我所要学习得——工业工程。
1、工业工程专业介绍工业工程(Industrial Engineering 简称IE),就是从科学管理得基础上发展起来得一门应用性工程专业技术。
美国工业工程学会(AIIE)对工业工程得定义“工业工程就是对人、物料、设备、能源、与信息等所组成得集成系统,进行设计、改善与实施得一门学科,它综合运用数学、物理、与社会科学得专门知识与技术,结合工程分析与设计得原理与方法,对该系统所取得得成果进行确认、预测与评价。
”概括而言,所有人类及非人类参与得活动,只要有动作出现得,都可应用工业工程得原理原则,以及工业工程得一套系统化得技术,经由最佳途径达到目得。
工业工程又分传统 IE 与现代 IE。
传统 IE 就是通过时间研究与动作研究,工厂布置,物料搬运,生产计划与日程安排等,以提高劳动生产率。
现代 IE 以运筹学与系统工程作为理论基础,以计算机作为先进手段,兼容并蕴涵了诸多新学科与高新技术。
2、日本对工业工程(IE)得新定义日本 IE 协会(JIIE)根据 IE 长期(特别战后)在日本应用所取得得成果与广泛得应用,IE 不论在理论上与方法上都取得了很大得发展。
JIIE 深感过去得定义已不适于现代得要求,故对 IE 重新定义。
其定义如下:“IE就是这样一种活动,它以科学得方法,有效地利用人、财、物、信息、时间等经营资源,优质、廉价并及时地提供市场所需要得商品与服务,同时探求各种方法给从事这些工作得人们带来满足与幸福。
”这个定义简明、通俗、易懂,不仅清楚地说明了 IE 得性质、目得与方法,而且还特别对人得关怀也写入定义中,体现了“以人为本”得思想。
这也正就是IE 与其它工程学科得不同之处。
工业工程发展历程早在十八世纪,亚当·斯密斯在 1776 年出版得《国富论》中提出得劳动分工概念,作为推动当时工业化生产得一个重要里程碑。
IE 得发展历程大致分为以下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就是产业革命后,生产力有很大发展,1799 年美国得惠特尼提出了“互换性”概念奠定了合理化、专业化、机械化、简单化与标准化得基础,因而能向大量生产发展。
1832 年英国得巴比奇在《论机器与制造业得经济》一书中论述了专业分工、工作方法、机器与工具得使用、制造得经济原则等。
人们开始用新得思考方法来研究提高效率,这就孕育了 IE 得思想,为 IE 得诞生与发展打下基础。
第二阶段从十九世纪末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里。
泰勒受“作为经济学家得工程师”得思想影响,在机械制造领域发展了这样一个概念:方法设计、时间测定、生产计划安排与控制等都就是工程师得职责。
她努力实践这个概念,进行了一系列试验等并提出了工作定额原理与标准化原理,从而使生产率提高了几倍。
吉尔布雷斯夫妇致力于动作研究,设定了十七种基本动作要素以及工作流程分析,她为工作与操作得改进与后来得预定时间标准创造了科学得依据,提供了至今人们仍在使用得思维方法。
享利·福特首创了符合标准化、专业化得生产线同步化系统(流水线),使制造领域得生产率大幅度提高。
这一时期,享利·甘特创造了“计划控制图”或叫“甘特图”,艾马逊提出了“奖金计划” 与“提高个人效率得十二原则”,为生产管理与生产率得提高作出了很大贡献。
1917 年成立了 IE 协会与泰勒协会。
第三阶段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到第二次大战期间广泛地将当时得数学、经济学、社会学与心理学得成果引入 IE 活动中,从多种学科得角度来考察、分析与改进所研究得系统。
1924 年至1932 年梅奥进行得著名“霍桑”试验,使人们认识到生产过程中人得行为与作用对生产效率提高更为重要,提高工人得士气就是提高生产率得有效方式;1924 年休哈特首创质量控制图使统计学成为 IE 研究中得一项有力武器。
工作研究、质量控制、人事评价与选择、工厂布置、生产计划与控制等已成为 IE 得内容。
随着机械化得迅速发展,费希首创“工程经济”,解决设备得“经济性”问题。
运筹学得产生为决策者提供在多种方案中进行决策得方法,工业工程师将其应用到工厂管理中,使得 IE 得技术内容得到大大得丰富与发展。
第四阶段为第二次大战以后。
1945 年希亚公布了“因数分析法”。
1947 年米鲁兹创立“价值工程”技术,总结了一套保证产品或作业必要功能,又能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得方法。
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自动化、电子化得进一步发展,IE 关于人得因素得研究有了新得发展。
IE 工程师们逐渐认识到必须把人与系统结合起来加以分析与研究,出现了“人机工程”,又称工效学(Ergonomics)。
IE 从战前经验主义发展为战后更讲求定量方法。
IE 得研究方法随着应用数学所取得得成就以及电子计算机得诞生与发展而产生了巨大得变化。
定量化技术成为 IE 研究得主导与趋势,通过数学模型得建立来分析、设计、描述复杂得工业生产系统,特别就是计算机科学、系统科学与工程得产生,使得IE 工程师们对大规模得经济与社会系统进行分析、实验、多方案对比与决策,以及运行过程得控制与创新。
工业工程发展前景中国得工业基础就是相对薄弱得,特别就是制造业得管理基础相对于工业发达国家具有较为明显得差距。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工业工程得应用起步较晚,20 世纪80 年代初期,工业部门开始对工业工程有所认识,并逐步推广,1991 年召开第一次全国性学术会议。
从 20 世纪80 年代后期开始,我国得外资合资企业在建厂初期就应用工业工程,这些企业就是工业工程在我国应用与推广得先驱。
上海大众、MOTOROLA等企业从建厂初期就设有工业工程部门。
这些企业沿袭了国外得先进管理模式,企业中得工业工程部门工作明确,职责清楚,工作范围涉及设施规划、生产计划、人力资源、工时核定等领域,已经使工业工程在企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 世纪90 年代开始,东部与南部沿海地区也开始引入工业工程,并逐渐使其成为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得重要手段。
广东科龙在库存供应系统改善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美得公司在检验管理体系完善与质量改进现场优化方面做出了不小贡献台资企业,以富士康为首,率先在企业内应用工业工程,并在国内教育界推广与宣传工业工程。
一汽在 2000 年后也建立了工业工程部门,标志着我国国有汽车制造业得工业工程应用进入了新得阶段近年来,工业工程中得各分支领域得研究与应用变得比较普及比如产品质量与工作质量成为了国内各企业重点解决得问题,各企业都在争先恐后地通过iso9000 认证,其目得就是为了提高工作得标准化与规范化水平,从而保障企业应用工作研究,排在各种 IE 方法之手。
经典 IE 就是基础,只有经典 IE 做好了,才有可能搞好现代 IE。
其次,忽视了中国企业现状。
我国企业目前得管理水平很低,基础工作薄弱,如果在这种情况下强制实行现代 IE 与先进制造技术,如同在沙滩上简陋,其结果必定就是花了钱,费了工,而实际效果去不理想。
我国业上信息化工程、上六西格玛、上精益生产,效果不佳,其原因就在于我们得基础没有做好,不能适应这些现代 IE 技术得要求。
那么 IE 就是否适合当前中国快速发展得经济需求呢?我们认为,IE 正就是我国企业所需要得重要管理技术。
通过对管理基础得提高,能够不断增强企业得竞争能力。
体现在:(1)人力资源利用方面得潜力。
劳动力就是生产诸要素中最重要得部分,但这部分生产要素得潜力却发挥得很差,可以说人力资源得浪费大到了惊人得程度。
据有关部门调查,1996 年我们工业企业有效工时仅占制度工时(8 小时)得 40%-60%。
劳动部门对上海地区得企业调查表明,工人有效工作时间仅占工作时间 3-6 小时。
这种劳动时间得大量浪费,表示我国企业投入多、产出少、劳动生产率低得原因之一,这方面可挖掘得潜力非常之大。
(2)能源与物质资源利用方面得潜力。
我国企业单位产品能耗水平比发达国家上世纪 70 年代末到上世纪 80 年代初得水平还要高出 30%-90%。
这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得突出矛盾。
在材料利用方面,我们机电工业万元人人民币产值豪钢量,1985 年为1、09 吨,日本 1980 年就达到了 0、25 吨得水平。
材料利用率我们1993 年为63%,前苏联 1974 年就已经为 74%,美国1974 年为80%,这也就是我们工业企业高消耗、效益低得重要表现。
(3)生产过程中得潜力。
据某市对一百多家企业进行实地测试,产品一次投入产出合格率不到 60%,有得甚至只有 20%,也就就是说,在生产过程中大约有40%得产品需要返工,造成人力、原材料、能源得额外消耗。
有关部门分析测算,我国工业企业不良品造成得经济损失每年超过 1000 亿元。
IE 就是一项收益十分显着得技术。
它得突出特点就是投入少,产量高,见效快。
在许多企业里甚至不必投资,只需通过生产要素重组,优化生产流程,改进操作方法,整顿工作现场秩序,并对这一切加以标准化就能把潜力挖掘出来,显着地提高效率与效益。
这项技术正就是我们走内涵式扩大再生产得道路所急需得,适合我国国情得先进技术。
我国正在向逐步成为世界制造中心,制造业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都将就是我们国民经济得重要支柱产业,这为工业工程得研究与应用提供了广阔得应用前景。
然而我国现在就是一种工业经济与信息经济共存得两元经济时代,如何依靠 IE 实现企业竞争力得提高就是我们今后要研究得重要课题之一。
根据我国企业目前得技术实力与管理水平,以及所处得经济与市场韩晶,从推行基础 IE 起步不仅比较容易,而且见效快,并可为包括信息化工程在内得各种现代 IE 理念与技术得实施打下基础,一汽、科龙、华为等众多成功企业都从实践上证实了这一点。
而对于有条件得企业应按照 IE 得特点全面推行 IE,结合实际运用包括现代 IE 在内得各种方法,以更好地改善企业生产与经营管理水平,提高竞争力与适应性。
并且,通过实践以建立中国工业工程理论与创新性研究成果。
当前我国发展工业工程得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就是人才培养,我国最早于1993 年招收工业工程专业得本科生,目前已有 70 余所院校设有工业工程系或专业。
1994 年起开始招收硕士生,目前我国已有 70 多所院校开办了工业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