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状物类文章阅读

状物类文章阅读

小升初语文暑假衔接班第十二讲状物类文章阅读美文赏读峭壁上的树①是为了摆脱那饥寒交迫的日子,你才无可奈何地跳下悬崖?是为了免遭那被俘的耻辱,于弹尽粮绝之后你才义无反顾地投落这峭壁?②那一天你确实跳下来了,像俯冲搏猎的雄鹰,像划破静夜的流星。

然而,你并没有死,一道峭崖壁缝救助了你,一捧贫瘠的泥土养育了你。

生根、发芽、长叶……从此,你就在这里安家落户,日日夜夜,年年岁岁,终于顽强地活了下来,长成一簇令人刮目的风景。

这便是故乡那座大山的悬崖峭壁上的一棵摇曳在我记忆中三十年之久的酸枣树。

③它高不足尺,叶疏花迟。

云缠它,雾迷它,雨抽它,风摧它,霜欺雪压,雷电轰顶。

然而,酸枣树并没有被征服。

它不低头,不让步,于数不尽的反击和怒号中,炼就了一身铮铮铁骨,凝聚了一腔朗朗硬气。

④一次次,它在风雨中抗争呐喊;一回回,它把云雾撕扯成碎片;它以威严逼迫霜雪乖乖地逃遁;它以刚毅驱逐雷电远避他方……⑤它明知道自己成不了栋梁高树,却还是努力地生长;它明知道自己不可能荫庇四邻,却还是努力地茂盛着。

不像山前的桃树,山后的梨树,一个个娇生惯养让人伺候、抚慰,动辄就使性子给点颜色瞧瞧。

也不像贪图热闹的杨树柳树们,一个个占据了水肥土美的好地方,便忘乎所以地摆首弄姿,轻飘飘只知炫耀自己。

酸枣树默默地兀立肴,不鄙位卑,不薄弱小,不惧孤独。

与春天紧紧握手,与日月亲切交谈,天光地色,尽纳尽吮。

从不需要谁的特别关照与爱抚,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长成了那堵峭壁上的生命,让人领略那簇动人的风采。

它真诚而没有嫉妒,它纯朴而从不贪婪;抬手向路人致意问候,俯首向胜利者恭贺祝福。

⑥那一年秋天,于不知不觉中,它竟结出一粒小小的酸枣。

只有一粒,而且几乎小得为人们所不见。

⑦那酸枣是春光秋色日月星辰的馈赠,是一片浓缩的丹霞霓云。

亮亮的,红红的,像玛瑙,像珍珠,像一团燃烧的火焰,像那万仞峭壁的灵魂。

见到它果实的那一刻,我陡地生出一个奇怪的想法:小酸枣,或许正是那颗酸枣树苦修苦熬数十年而得到的一颗心吧!有了心,它便会有梦,便会更加热烈地拥抱世界!1.选文前四段从哪两个方面写了酸枣树生存条件的恶劣?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答:2.从第⑤段中找出具体体现“不鄙位卑,不薄弱小”的语句,用横线在原文上标出。

答:3.文中“像俯冲搏猎的雄鹰”,“长成一簇令人刮目的风景”,“像万仞峭壁的灵魂”,其中加点的“雄鹰”、“风景”、“灵魂”分别指什么?答:4.写出本文的行文线索。

答:5.文中写酸枣树的同时,写了桃李杨柳四种树;这里运用的写法是,这样写的目的是突出酸枣树的.怎样阅读状物类记叙文状物中的“状”是描摩、描绘的意思。

状物,就是对物体进行描摩。

状物类记叙文就是以叙述和描写为主,把某一物体的特点呈现在读者面前,使读者对该物体留下生动具体的印象,或受到某一方面的启示或教育的文章。

一、要明确所写之物的特点。

状物的文章,总是通过对具体形象的描述,突出物体的特点,表达思想感情,我们在阅读时,首先要把握物体的特点,以进一步理解文章的中心。

例如:《石榴》一文,通过对石榴的枝叶、花、骨朵、果实及子粒的描写,突出了石榴美丽清逸的风度,以及不畏炎阳直射的品格,充满活力蓬勃向上的精神。

《海燕》中,小燕子是活泼、伶俐、俊逸的,海燕则是一个“海上小英雄”。

丰子恺笔下的大白鹅无论是长相,还是叫声、步态、吃相,都表现出一种傲慢之气。

江口涣眼里的鹤群有翱翔太空的壮观绮丽,也有救助同伴的团队精神。

把握了这些特点,就很容易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

二、要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状物类记叙文通过写物抒发感情,寄托志向,因此,正确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是阅读的重点。

《石榴》通过对石榴的具体生动的描绘,歌颂真善美,赞扬了不怕威压、坚贞刚勇、奋发向上的品格和精神,也含蓄地抒发了自己执著坚定的信念和热切的追求。

《海燕》通过对小燕子这一可爱形象的描绘,抒发了作者浓浓的乡愁,表达了他对祖国的无限眷恋与热爱之情。

《白鹅》表达了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与怀念之情。

《鹤群》文章集中对空中飞过的一群鹤作了细致而生动的描绘,热情讴歌了鹤群翱翔空中的美姿和团队战斗、友爱互助的精神。

三、弄清描写顺序,把握整体印象:状物文的写作顺序,或者是从整体到部分,或者是从概括到具体,或者是总分总。

阅读时,只有理清作者的观察顺序和写作顺序之后,我们才能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加深理解。

《石榴》一文,先点出状写对象——石榴,并以一句“石榴树便是这少数树木中最可爱的一种”总领全文,接着从不同角度对石榴的可爱之处作生动描绘,最后交代喜欢石榴的原因和对石榴的向往。

《海燕》一文,先用倒叙的方法对故乡小燕子在“烂漫无比的春天”里活动的情景,进行细致的描写,勾画出一幅“隽妙无比”的“春景图”,然后对海上的小燕子进行了细致的描写,刻画了一个“海上小英雄”的形象。

《白鹅》一文,先对白鹅与众不同的“傲慢性格”做了生动描绘,然后叙述白鹅对“我”一家所做的贡献。

《鹤群》则从“鹤群翔空”“鹰鹤大战”“救助伤鹤”三个场面来描写鹤群。

四、分析表现手法,体会作者情感的表达。

状物类文章重在抒写作者的感受,感受的抒发要通过精巧的构思,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在写景、状物、叙事中实现。

一般说来,以状物为主的记叙文经常采用的表现手法有:直接描写,间接描写,叙议结合,象征,联想,对比,衬托,先抑后扬,先扬后抑,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等等。

在《石榴》一文中,作者就采用了托物言志,借物抒情的手法,通过赞美石榴,从而赞美英勇无畏的品格特征和敢于斗争、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

《海燕》也是一篇咏物寄情的散文。

《白鹅》一文,通过对比的手法,突出了白鹅的傲慢。

《鹤群》多用拟人的手法,对鹤群进行直接描写,生动传神。

五、仔细品味文章的语言。

文章中关键词语,对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分析人物性格具有重要作用。

(1)抓住文眼,体会作者感情。

“文眼”就是文章中能直接表现作者情感和主题思想的句子或词语,它有时是文章的标题,有时是课文开头或结尾的一个句子或字眼。

例如《石榴》一文中,“最可爱”三个字,就集中表达了作者对石榴的感情。

《海燕》中“啊,乡愁呀,如轻烟似的乡愁呀”一句,就流露出了作者的感情。

《白鹅》中的“傲慢”,是白鹅性格的主要特征。

(2)分析重点语句,理解文章中心。

优秀的散文中,有好多精美的语言值得我们品味。

“最可爱的是它的花,那对于炎阳直射毫不避易的深红色的花。

单瓣的已够陆离,双瓣的更为华贵,那可不是夏季的心脏吗?”描写石榴花的形态美和精神美,把它誉为“夏季的心脏”。

这是从形态色泽美的角度描绘石榴花的“最可爱”;而“对于炎阳的直射毫不避易”则突现了石榴花敢于同骄阳抗争、毫不示弱的精神美,点明了作者觉得它“最可爱”的深层原因。

“夏季的心脏”的比喻确实精辟,让人感受到那源源不断的力量和活力。

“小燕子在海面上斜掠着,浮憩着。

它们果是我们故乡的小燕子么?”因为作者思念故乡,思念祖国,这种情思无以寄托,所以他宁愿相信眼前的海燕就是故乡的小燕子,能借以抚慰自己的心灵,捎回自己对故乡、对祖国的牵挂。

“此情此景多么壮丽啊!上百只鹤恰似飘摇于飓风中的鸿毛,轻盈飞扬;又如海中的巨大漩涡,缓缓升腾。

”这一句把鹤群飞翔的景观比作轻盈飞扬的“鸿毛”和缓缓升腾的“漩涡”,形象生动地写出了鹤的悠悠自得,壮观绮丽。

六、激情朗读,用心体会。

在把握文章内容以及作者思想感情的基础上,还要认真朗读课文,在朗读中自然感受其中的情韵,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作品中去。

夯实基础古文中的成语1.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解读】子:对别人的称呼;矛:进攻敌人的刺击武器;盾:保护自己挡住敌人刀剑的牌。

比喻拿对方的观点、方法或言论来反驳对方。

2.一不做,二不休。

【解读】要么不做,做了就索性做到底。

指事情既然开了头,就要索性做到底。

3.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解读】三秋,三年。

一天不见,就好像过了三年一样。

形容思念的心情非常迫切。

4.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解读】一片树叶挡住了眼睛,连面前高大的泰山都看不见。

比喻为局部现象所迷惑,看不到全局活整体。

5.一言既出,驷(sì)马难追。

【解读】一句话已经说出口了,就是用四匹马拉车去追也难追回。

这是对信守承诺的形象说法。

一个人,一旦对别人做出了承诺,无论遇到多么大的困难,都有责任去兑(duì)现。

6.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解读】比喻事情波折很多,一个问题还没有解决,另一个问题又发生了。

7.一着(zhāo)不慎,满盘皆输.【解读】原指下棋时关键一步棋走得不当,整盘棋就输了。

比喻某一个对全局具有决定意义的问题处理不当,结果导致整个失败。

8.十目所视,十手所指。

【解读】指个人的言论行动总是在群众的监督之下,不允许做坏事,做了不可能隐瞒。

9.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解读】树:培植,培养。

比喻培养人才是长久之计。

也表示培养人才很不容易。

10.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解读】虑:考虑;忧:忧愁。

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出现眼前的忧患。

表示看事做事应该有远大的眼光,周密的考虑。

11.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解读】指事情已经到了无可无奈的地步,没有别的好办法,只能出走了事。

12.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解读】比喻做事没有恒心,经常中断。

1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解读】器:工具。

工匠想要做好活,一定要使工具精良。

比喻要做好一件事情,准备工作非常重要。

14.士可杀,不可辱。

【解读】指士子宁可死,也不愿受侮辱。

形容文人志士宁死不屈的气节。

15.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解读】愿意是周瑜定计火攻曹操,做好了一切准备,忽然想起不刮东风无法胜敌。

后以此比喻一切准备工作全部做好,只差最后的一个重要条件。

16.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解读】走一千里路,是从迈第一步开始的。

比喻事情的成功,是从小到大逐渐积累起来的。

17.千里之堤,毁(溃)于蚁穴。

【解读】一个小小的蚂蚁洞,可以使千里长堤溃决。

比喻小事不注意,会造成大乱子。

18.言必行,行必果。

【解读】信:守信用。

果:坚决、果断。

说话一定要讲信用,行动一定要坚决、果断。

19.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解读】靠近朱砂易染成红色,靠近墨就会变黑。

比喻会因环境的影响而改变习性。

20.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解读】精诚:真诚。

真诚之心所达到的地方,像金石那样坚固的东西也能被打开。

比喻只要一直坚定,心思专一,就没有做不成的事。

2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解读】自己不喜欢的事情,不要强加在别人的身上。

这句话讲的是与人为善的处世态度,那就是要将心比心,善于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

22.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解读】攻:琢。

别的山上的石头,可以用来琢磨(zhuó mó)玉器。

意指别国的贤才可以作为本国的辅佐。

后来以比喻能帮助自己改正缺点错误的外力,一般多指朋友。

23.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解读】尺虽比寸长,但也有它的短处;寸虽比尺短,但也有它的长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