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 第1部分 专题4 细胞的生命历程

2020 第1部分 专题4 细胞的生命历程

专题四细胞的生命历程构建知识体系·串联主干知识■核心要点清误····························································细胞分裂和受精作用1.真核细胞的增殖方式主要是有丝分裂,原核细胞的增殖方式主要是无丝分裂。

(×)提示:原核细胞的增殖方式是二分裂,有丝分裂、无丝分裂都是真核细胞的增殖方式。

2.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形成赤道板,赤道板扩展形成细胞壁。

(×)提示: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形成细胞板。

3.有丝分裂后期由于纺锤丝的牵引,使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提示:纺锤丝的牵引使染色体向细胞的两极移动,而不是使着丝点分裂。

4.受精卵中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另一半来自母方。

(×)提示:受精卵的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几乎全部来自卵细胞。

5.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6.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导致基因重组仅发生在减数分裂中。

(√)7.同一生物体不同时刻产生的精子或卵细胞染色体数一般相同,染色体组成一般不同。

(√)8.一个精原细胞(含n对同源染色体)经减数分裂形成的精子有2n种,而一个卵原细胞只能形成一种卵细胞。

(×)提示:一个精原细胞(含n对同源染色体)经减数分裂形成的精子一般有两种。

9.等位基因分离是由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提示:等位基因分离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导致的。

10.在受精作用过程中,不同基因型的雌雄配子随机结合产生了多种类型的基因重组。

(×)提示: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不发生在受精作用过程中。

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1.细胞分化使细胞趋向专门化,提高了机体生理功能的效率。

(√)2.某细胞中存在血红蛋白能说明其已经发生分化。

(√)3.种子萌发过程中存在细胞的增殖、分化,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

(×)提示:种子萌发过程体现的是植物幼体发育的过程,而细胞全能性的体现是已分化的细胞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

4.小鼠骨髓造血干细胞形成各种血细胞过程中,发生了细胞分化且能体现细胞全能性。

(×)提示:该过程发生了细胞分化,但不能体现细胞的全能性。

5.小麦花粉经离体培养发育成单倍体植株的过程,发生了细胞分化且能体现细胞全能性。

(√)6.原癌基因的主要功能是阻止细胞发生异常增殖。

(×)提示:抑癌基因的主要作用才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

7.病毒癌基因可整合到宿主基因组诱发癌变。

(√)8.细胞凋亡是各种不利因素引起的细胞死亡。

(×)提示:细胞凋亡是基因控制的,不是不利因素引起的。

9.细胞凋亡受基因控制,不利于个体生长发育。

(×)提示:细胞凋亡属正常的生命现象,对机体是有意义的。

10.细胞内磷脂、DNA、蛋白质等物质受自由基攻击,可能导致细胞衰老。

(√)11.衰老细胞内染色质固缩影响DNA复制和转录。

(√)12.细胞衰老表现为酶活性降低,细胞核体积减小。

(×)提示:细胞衰老时细胞核体积变大。

考点1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对应学生用书第30页)■核心整合——知识内化融会贯通··································1.细胞增殖方式及相互关系2.细胞周期的表示方法(1)甲:A→B→C→A。

(2)乙:a+b或c+d。

(3)丙:a+b+c+d+e。

3.细胞分裂方式图像识别染色体数目⎩⎪⎨⎪⎧奇数:减数第二次分裂偶数⎩⎪⎨⎪⎧无同源染色体:减数第二次分裂有同源染色体⎩⎨⎧有同源染色体联会、分离的现象:减数第一次分裂无同源染色体联会、分离的现象:有丝分裂写出上图中各个细胞的分裂方式与时期:(1)图1处于有丝分裂前期,图2处于有丝分裂中期。

(2)图3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图4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3)图5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图6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4.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与核DNA 数量变化(1)核DNA 、染色体数量变化曲线的判断方法曲线中有“斜线”存在——核DNA 数量变化曲线;曲线中没有“斜线”存在——染色体数量变化曲线。

(2)细胞分裂方式判断方法——“三看法”①一看“染色体峰值”:最大值为4N ,则为有丝分裂;最大值为2N ,则为减数分裂。

②二看“核DNA 复制和分裂次数”:“斜线”出现一次,“垂直下降”出现两次,则为减数分裂;“斜线”出现一次,“垂直下降”出现一次,则为有丝分裂。

③三看“结果”:染色体和核DNA 数目与分裂前相等,则为有丝分裂;若减半,则为减数分裂。

5.细胞分裂与生物变异的关系■素养提升——规范表述严谨准确··································1.辨别基因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和基因重组中的基因。

提示:基因分离定律、基因自由组合定律中的基因分别是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和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基因重组中的基因是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和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2.从配子形成和受精作用两个方面,简要说明遗传的多样性和稳定性的原因。

提示:配子形成过程中,由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时期,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可能互换部分遗传物质;中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因此配子中染色体组合是多样的。

受精作用又是精子和卵细胞的随机结合,因此,后代的性状是多样的。

减数分裂产生了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精子和卵细胞,受精作用时精子和卵细胞结合使受精卵及其发育的个体体细胞,又恢复为该生物染色体数目。

性状是由染色体中的遗传物质控制的,生物前后代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恒定,保证了前后代遗传性状的相对稳定。

■真题再做——思悟方法体验感悟·································1.(2019·江苏高考)下列关于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只有从新生的根尖上取材,才能观察到有丝分裂B.解离时间要尽量长,以确保根尖组织细胞充分分离C.滴加清水、弄碎根尖以及压片都有利于细胞的分散D.临时装片镜检时,视野中最多的是处于分裂中期的细胞C[从生长旺盛的部位取材,包括茎尖、形成层、根尖等部分,均可以观察到有丝分裂,A错误;解离时间一般在3~5 min,时间过长,细胞过于酥软,不利于漂洗且染色体易被破坏,因此解离的时间不宜过长,B错误;在观察有丝分裂的实验中滴加清水,主要是为了更容易将盖玻片盖上,盖好盖玻片后实验材料会充盈在水环境中,处于比较舒展的状态,便于使用显微镜观察其结构,弄碎根尖、压片可使细胞分离开,因此三者都有利于细胞的分散,C正确;由于细胞分裂间期的时间最长,因此临时装片镜检时,视野中最多的是处于有丝分裂间期的细胞,D错误。

]2.(2019·江苏高考)下图为初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时的一对同源染色体示意图,图中1~8表示基因。

不考虑突变的情况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与2、3、4互为等位基因,与6、7、8互为非等位基因B.同一个体的精原细胞有丝分裂前期也应含有基因1~8C.1与3都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分离,1与2都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分离D.1分别与6、7、8组合都能形成重组型的配子B[1与2是相同基因,1与3、4可能互为等位基因,1与6、7、8互为非等位基因,A错误;精原细胞有丝分裂前期与其进行减数分裂时形成的初级精母细胞含有的染色体的数目和基因种类、数目均相同,故均含有基因1~8,B正确;若不考虑交叉互换,1与3会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1与2会在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随姐妹染色单体的分开而分离,若考虑交叉互换,则1与2可能会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随同源染色体分开而分离,1与3可能在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随姐妹染色单体的分开而分离,C错误;1与5在同一条姐妹染色单体上,5与6是相同的基因,因此1与6不属于重组配子,D错误。

故选B。

]3.(2018·全国卷Ⅲ)关于某二倍体哺乳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A.有丝分裂后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都发生染色单体分离B.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都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C.一次有丝分裂与一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复制次数相同D.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染色体都排列在赤道板上B[染色单体分离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A正确;同源染色体联会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B错误;无论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染色体仅复制一次,C正确;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整齐排列在赤道板上,D正确。

]4.(2017·全国卷Ⅲ)利用一定方法使细胞群体处于细胞周期的同一阶段,称为细胞周期同步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