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5年汽机专司安规考试复习题

2015年汽机专司安规考试复习题

2015年汽机专司安规考试复习题2015年安规考试复习题(汽机专司)一、填空题:(1-15安规、16-25二十五项重点要求、26-30液氨规定)1、电力生产必须建立健全各级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按照“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做到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考核生产工作的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考核安全工作。

2、在试验和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同时,应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经本单位主管生产的领导(总工程师)批准后执行。

3、各类作业人员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4、工作人员具有执行安全规章制度的正确态度。

5、从事有职业病危害岗位人员的健康检查,应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

6、工作人员应熟悉本岗位所需的安全生产应急知识及技能,了解作业场所危险源分布情况和可能造成人身伤亡的危险因素,熟悉相关应急预案内容,掌握逃生、自救、互救方法。

7、工作人员进入噪声超标的作业区域,应正确佩戴耳罩、耳塞等防护用品。

8、接触高温物体时,作业人员必须戴专用手套、穿专用防护服和防护鞋。

9、劳动保护用品应按照规范进行配备,并定期检查和更换。

10、如在检修期间需将栏杆拆除时,必须装设牢固的硬质围栏,并设置明显的“当心坠落!”等安全警示标示牌,在检修结束时将栏杆立即恢复。

11、禁止利用任何管道、栏杆、脚手架、设备底座、支吊架等作为起吊支承点悬吊重物和起吊设备。

12、作业前,应辨识并消除作业环境中存在的危险因素。

当作业环境安全条件发生变化时,应对现场环境重新进行危险辨识,采取必要措施满足安全要求后,方可继续工作。

13、临时电源线一般应架空布置,室内架空高度大于2.5米,室外大于4米,跨越道路时大于6米。

14、安全工器具必须定期检验,经检验合格张贴合格证后方可使用,严禁使用不合格的安全工器具。

15、紧急救护应就地抢救,动作迅速、果断,防范正确、有效。

16、正确使用安全带,安全带必须系在牢固物件上,防止脱落。

在高处作业必须穿防滑鞋、设专人监护。

高处作业不具备挂安全带的情况下,应使用防坠器或安全绳。

17、选用的手持电动工具必须具有国家认可单位发的“产品合格证”,使用前必须检查工具上贴有“检验合格标识”,检验周期为6个月。

18、进入现场的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人工搬运的作业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防护手套、穿好防砸鞋,必要时戴好披肩、垫肩、护目镜。

19、严禁在运行的中清扫、擦拭和润滑设备的旋转和移动部分,严禁将手伸入栅栏内。

严禁将头、手脚伸入转动部件活动区。

20、严禁吊物上站人或放有活体。

吊装作业现场必须设警戒区域,设专人监护,严禁吊物从人的头上越过或停留。

221、设置安全警示标志,严禁吸烟,火种和穿带钉子皮鞋进入罐区和有火灾爆炸危险原料储存场所。

22、在受限空间内长时间作业,必须保持通风良好,防缺氧窒息。

23、进入粉尘较大的场所作业,作业人员必须戴防尘口罩;进入有害气体的场所作业,作业人员必须佩戴防毒面具。

24、检修现场应有完善的防火措施,在禁火区动火应制定动火作业管理制度,严格动火工作票制度。

25、禁止在压力容器上随意开孔和焊接其他构件。

26、液氨系统的阀门应采用不锈钢阀门,螺栓螺母的材质采用35CrMo或不锈钢。

27、人员吸入液氨时,应迅速转移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畅通。

28、由于氨对铜有腐蚀作用,凡有氨存在的设备、管道系统不得有铜和铜合金材质的配件。

29、氨区管道垫片禁止使用橡皮垫、塑料垫、铜质垫。

30、进入氨区,不得携带打火机等火种,手机、摄像器材等非防爆电子设备必须关机,或将手机、摄像器材、火种等存放在氨区门外指定地点。

进入氨区前应先以手触摸静电消除器,消除人体静电。

二、选择题1、所有参加电力生产的工作人员应按其岗位和工作性质,掌握本规程的全部或有关部分,熟悉《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相关内容, C 至少进行一次考试。

考试不合格者不准上岗。

A 三个月B 半年C 每年D 两年2、生产人员调换岗位、因故间断工作连续 B 以上者,必须学习本规程的有关部分,并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开始工作。

A 一个月B 三个月C 半年D 一年3、安全带和专作固定安全带的绳索在使用前应进行外观检查,并应定期(每隔 B )按批次进行静荷重试验;试验荷重为225kg,试验时间为5min。

A 3个月B 6个月C 一年D 两年4、禁止在 A 存储易燃物品,如汽油、煤油、酒精、稀料、油漆等。

运行中所需小量的润滑油和日常需用的油壶、油枪,必须存放在指定地点的储藏室内,专门管理。

A 工作场所B 检修现场C 库房D 钳工房5、工作场所的井、坑、孔、洞或沟道,必须覆以 C的坚固的盖板。

A 高出地面B 低于地面C 与地面齐平D 未要求6、安全带的挂钩或绳子应挂在结实 C的构件上,或专为挂安全带用的钢丝绳上。

A 活动B 移动C 牢固D 松动7、在无法搭设脚手架或无法安装栏杆的场所工作,高度超过 A 时,必须使用安全带,或采取其他可靠的安全措施。

A 1.5MB 2MC 2.5MD 3M8、在检修工作中如需将盖板取下,必须装设牢固的 B 和明显的“当心坑洞、当心坠落”等安全警示标示牌。

A 临时围栏B 硬质围栏C 警示绳D 围挡9、生产现场各类废油应倒入指定的 C 内,及时回收处理,严禁随意倾倒。

3A 地沟B 油箱C 容器D 污水井10、新录用的工作人员,须经过 A 合格。

符合电力生产人员健康要求。

A 体格检查B 文化考试C 安规考试D 安全交底11、在高温环境工作时,应合理增加作业人员的工间 B ,工作人员应穿透气、散热的棉质衣服。

A工作时间 B 休息时间 C 加班时间 D 午休时间12、现场临时照明线路应经常检查、维护。

照明灯具的悬挂高度应离工作面 C 以上。

A 1米B 2米C 2.5米D 3米13、使用砂轮机、无齿锯、磨光机时必须戴 A 或面罩。

A 防护眼镜B 防尘口罩C 防尘帽D 防毒面具14、进入容器、槽箱内部进行检查、清洗和检修工作,进入前,应检测有无有毒有害气体,并测量容器内氧浓度、温度是否符合要求,氧气浓度应保持在 B 内,否则不得进入。

A 15%B 19.5%-21%C 25%D 30%15、在金属容器内工作时,应使用 C 以下的电气工器具,或选用Ⅱ类手持式电动工具。

A 6VB 12VC 24VD 36V16、 A 首先要使触电者迅速脱离电源,越快越好,因电流作用的时间越长,对人体伤害越重。

A 触电急救B 创伤急救C 溺水急救D 挤压伤急救17、发电企业接到液氨泄漏报告后,应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专业人员处理,现场处理人员不得少于2人,严禁单独行动。

A 1人B 2人C 3人D 4人18、氨区半径 B 范围内严禁明火和散发火花。

A 20mB 30mC 40mD 50人19、氨区系统检修开工前应用氮气进行置换合格并泄压后,方可进行检修工作,与系统的隔绝点需挂锁、加装带手柄堵板(盲板),恢复堵板(盲板)前需确认堵板内无压力,氨气浓度低于 B 体积浓度)。

如出现工作间断,每次开工前应再次测量氨气浓度,符合要求后方可开工。

A 20ppmB 35ppm C40ppm D 50ppm20、当液氨与眼睛接触时,应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 B 彻底冲洗眼睛至少15min,并迅速就医。

A 酒精B 清水或生理盐水C 硼酸液D 碘伏21、对外来 A BCE 等人员,必须进行现场危险有害因素、应急事项等的告知,并在有关人员陪同下方可进入现场。

A 参观B 学习C 检查D 检修 E指导22、所有工作人员均应具备必要的安全救护知识,应学会紧急救护方法,特别要学会触电急救法、窒息急救法、心肺复苏法等。

掌握防护用品的使用方法,会使用现场消防器材,并熟悉有关 A BCDE 等急救知识。

A烧伤 B烫伤 C外伤 D气体中毒 E溺水23、工作服禁止使用 A BC 的衣料制作,以防遇火燃烧加重烧伤程度。

A 尼龙B 化纤或棉C 化纤混纺D 纯棉424、在检修工作中如需将盖板取下,必须装设牢固的硬质围栏和明显的 BC 等安全警示标示牌。

A 当心烫伤B 当心坑洞C 当心坠落D 当心吊物25、所有 A BCD 平台以及通道等有坠落危险处,必须设置符合标准的固定式工业防护栏杆、扶手等实施。

A 升降口B 吊装孔C 大小孔洞D 楼梯26、严禁将 BCD 等液体废料倒入沟道、隧道、地下室和地坑。

A 水B 油料C 酸D 碱27、在从事可能造成 ABCD 物体打击等工作时,必须使用安全工器具。

A触电 B灼伤 C坠落 D摔跌28、高处作业均需采取 ABCD等措施,防止工作人员发生坠落。

A 搭设脚手架B 使用高处作业车C 梯子 D移动平台29、进入氨区,禁止穿着可能产生静电的衣服或带钉子的鞋。

在工作时应按照规定佩戴安全防护用品,安全防护用品(如: A BCD 等)应定期维护并处于完好状态。

A 护目镜B 防护手套C 防氨面罩D 防护服30、液氨设备的布置应 BCD ,同时必须留有足够宽度的操作面和安全疏散通道。

液氨储罐应装设防雷装置,防雷装置应每年在雷雨季前检测一次,并建立设备档案。

A 便于检修B 便于操作C 通风排毒D 事故处理三、判断并改错,正确的打“V”,错的打“X”(1-9安规、10-15二十五项重点要求)1、各级领导人员不应发出违反安全规定的命令,任何工作人员除自己严格执行本规程外,有责任督促周围的人员遵守本规程。

(√)2、所有新入厂(公司)的人员(含实习、代培人员),必须经厂(公司)、车间(部门)和班组(岗位)三级相应内容的安全教育培训,告知作业现场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措施,并按本规程和其他相关安全规程要求,考试合格后方可进入现场参加指定的工作。

(√)3、防护栏杆高度不低于1m,踢脚板高度不低于100mm,横杆间距不大于380mm,立柱间距不大于1m。

安装在离地高度等于或大于20m高的平台、通道及作用场所的防护栏杆,高度不得低于1.05m。

(×)改:1.05m 1.2m4、现场各类管道应用设别色来设别管道内的介质种类,管道上应标示介质流动方向和管道名称。

(√)5、电气工具和用具的防护装置,如防护罩、盖等,可以任意拆卸。

(×)改:不得6、在清理端部轴封、隔板轴封或其他带有尖锐边缘的零件时,可以不戴手套。

(×)改:应戴7、任何人在生产现场使用移动式通信设备时必须确保自身安全。

(√)8、作业前,应辨识并消除作业环境中存在的危险因素。

当作业环境的安全条件发生变化时,应对现场环境重新进行危险辨识,采取必要措施满足安全要求后,方可继续工作。

(√)9、使用砂轮机、无齿锯、磨光机时必须戴防护眼镜或面罩,并应远离其他人员和易燃、可燃物品,必要时设置遮拦和做好防火措5施。

(√)10、对容器内的有害气体置换时,要进行吹扫,不留残留气体,防止人员中毒。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