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础研究组答辩顺序

基础研究组答辩顺序

国家天文台青年人才基金技术方法组答辩顺序
2010年12月16日会议室A408
序号
姓名
项目名称
时间
第一节
评审专家组内部沟通
8:30-8:40
1
孔德庆
基于天线组阵技术的空间碎片地基雷达可行性研究
8:40-8:50
2
尹佳
夜间云量的数据处理和分析
8:50-9光红移算法研究及其工具开发
CAPS信号捕获、跟踪处理平台的软件实现
13:20-13:30
23
张耀
卫星规避方案分析研究
13:30-13:40
24
李久利
国家天文台质量管理案例分析
13:40-13:50
25
李臣
深空任务数据接收最佳帧同步方法研究与仿真验证
13:50-14:00
26
李建玲
亚毫米波望远镜网络远程控制的研究
14:00-14:10
9:00-9:10
4
王兆瑞
基于最大重叠离散小波变换的三频CAPS信号周跳检测与修复方法研究
9:10-9:20
5
王函
增强现实望远镜
9:20-9:30
6
王奋飞
嫦娥二号两线阵CCD月球影像自动匹配技术研究
9:30-9:40
7
王晓帆
太阳观测中的CCD相机自动对焦和姿态分析
9:40-9:50
8
王晓倩
基于Web的嫦娥工程月球探测数据发布与检索系统的三维实现
14:50-15:00
32
林佳本
全日面磁场望远镜自动化观测终端系统的研制
15:00-15:10
33
范瑾
FAST L波段和S波段接收机前端射频滤波器的研制
15:10-15:20
34
姚蕊
大型混联机构的精度分析与综合
15:20-15:30
休息10分钟
第四节
35
封剑青
基于微波探测仪数据的月面亮度温度归一化模型研究
16:30-16:40
41
高兴烨
嫦娥三号巡视器月面科学探测过程四维仿真系统的研究及原型系统的构建
16:40-16:50
42
高裕
怀柔太阳磁场望远镜数据批处理系统
16:50-17:00
43
高鹏骐
面向空间态势感知的三维重建与可视化理论方法研究
17:00-17:10
44
屠良平
基于光谱特征的LAMOST星系光纤定位偏心判定及质量评价
27
李晓昕
哈特曼波前探测系统应用于地基太阳望远镜的技术特性研究
14:10-14:20
28
杜冰
光纤光谱的质量评估系统
14:20-14:30
29
邹小端
月球巡视器科学载荷指令执行与故障仿真方法研究
14:30-14:40
30
邹虎
南极冰穹A的天光背景和大气透明度分析
14:40-14:50
31
岳友岭
脉冲星巡天搜索研究
13
孙英姿
温度对两维光谱仪的影响分析与误差校正
10:50-11:00
14
朱明
碳纤维材料应用于FAST索网结构的可行性研究
11:00-11:10
15
汤为
FAST馈源支撑健康监测数据采集系统研究
11:10-11:20
16
邬科飞
大型天文望远镜观测控制系统框架研究
11:20-11:30
17
何丽萍
亚毫米波望远镜数据管理
11:30-11:40
18
吴明长
大射电望远镜FAST风环境数值模拟及试验研究
11:40-11:50
19
宋轶晗
用线指数测试LAMOST星系光谱质量
11:50-12:00
午餐
第三节
20
张丽荣
CAPS广域差分系统设计
13:00-13:10
21
张志勇
中波红外波段偏振元器件性能研究
13:10-13:20
22
张杰
15:40-15:50
36
胡正群
卫星导航通信信号调制方式研究
15:50-16:00
37
赵保庆
基于FAST精度控制的背架结构优化研究
16:00-16:10
38
赵清
FAST反射面子单元姿态调节平台
16:10-16:20
39
郭炎鑫
望远镜系统软件架构模型研究
16:20-16:30
40
钱璇
大气水汽含量的评估方法研究
9:50-10:00
9
田园
望远镜维护信息的分类查询
10:00-10:10
10
白仲瑞
LAMOST光谱处理软件算法研究和集成化
10:10-10:20
休息10分钟
第二节
11
刘东亮
基于ROACH平台的高性能通用数字频谱仪研制
10:30-10:40
12
孙京海
FAST馈源支撑结构阻尼识别与质量阻尼器设计
10:40-10:50
17:10-17:20
45
黄垒
天文望远镜控制系统故障诊断专家系统的研究
17:20-17:30
46
管皓
望远镜运动3D虚拟与视频监控系统
17:30-17:40
47
薛建兴
FAST节点加装弹簧方案可行性研究
17:40-17:50
48
戴妍峰
空间在轨成像稳定系统控制技术研究
17:50-18:0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