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麻醉科疼痛诊疗的现状与发展思考(曾因明)

我国麻醉科疼痛诊疗的现状与发展思考(曾因明)

— 以急性疼痛为基础,慢性疼痛为特色 —
15
麻醉科疼痛诊疗的模式

模式:麻醉科疼痛诊疗
设“麻醉科疼痛诊疗”亚专业或中心 — 麻醉科主任或副主任兼主任 设“麻醉科疼痛诊疗专业方向”
— 麻醉科主任或副主任分管,主治
以上医师主持工作

规模较小(门诊、病房、梯队、病人)
— 主治以上医师相对固定
麻醉科疼痛诊疗如何发展

6
二、现 状
7

麻醉科疼痛诊疗发展快
— [89]12号文件后 江苏>30%

绝大多数依托麻醉科
— 人员、设备、职称
独立设科极少
8

诊疗水平悬殊很大
— 规模差异较大(门诊为主) 高水平者屈指可数

建设与发展意见分歧
— 要不要开展:要! 如何开展:?
9
三、发展思考
10
(一)纠正认识“误区”
徐州医学院
1
2
我国麻醉科疼痛诊疗 的现状与发展思考
江苏省麻醉医学研究所 江苏省麻醉科质控中心
曾因明
3
一、前 言
4
问题的由来

卫生部 [2007]227号文件
—— 疼痛科列为一级诊疗科目

继续贯彻落实[89]12号文件
—— 疼痛诊疗是麻醉科的重要工作 内涵
5
问题的焦点

麻醉科疼痛诊疗与疼痛科的关系
13
麻醉科疼痛诊疗的定位
医院疼痛诊疗的主力军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没有麻醉科就没有麻醉与 镇痛(A&A) 目前与今后仍是医院疼痛 诊疗的基础与支撑
14

麻醉科疼痛诊疗的定位
理念 运用麻醉学的理论与技术于疼痛诊治 定位
急性疼痛 — 手术无痛、术后镇痛、分娩镇痛、 内窥镜镇痛等(无痛医院)
慢性疼痛(神经病理性、癌性疼痛的诊疗等)
16
麻醉科慢性疼痛诊疗要有特色
因地制宜、选准方向、形成特色
“有所为有所不为”“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 与疼痛科有所区别,共存而不相冲 形成特色, 疼痛科不能取代
17
成功之路值得借鉴
“介入放射科”发展很快 原临床专科仍独领风骚 大血管介入治疗
脑血管介入治疗 心脏介入治疗 肝脏介入治疗……
地区、全国领先,“不可取代性”
更新理念

临床麻醉
重症监测治疗
疼痛诊疗
既要统一领导
又要独立运行
22

以人为本

归根到底两个人
分支学科优秀带头人 优秀学科带头人是关键
— “合而为一”一个人
23
历史的教训不能忘记

没有思路就没有出路 没有实力就没有地位
24
敬请讨论 谢谢大家
25
18
“离合”之道取决于“进退”

麻醉科弱势则离
人才储备薄弱
财力、物力不足 管理机制落后
19
强势则回归

单病种的“离合”
— 以(治疗技术)椎间盘脱出为例
优秀学科带头人
— 骨科主任 骨科整体优势
回归骨科
人才培育与引进
20
结 语
21
坚定、稳步发展麻醉科疼痛诊疗
以急性疼痛为基础,慢性疼痛为特色

误读[2007]227号文件
认为“麻醉科不能从事疼痛诊疗” — 部分院级领导及学科带头人! 错 ?

从事疼痛诊疗医师的资格
[2007]227号文件规定: 具备“麻醉科„等专业知识和疼痛 诊疗工作经历与技能的执业医师
11

能从事疼痛诊疗的科室
[1989]12号文件规定:
“麻醉科的业务范围除临床麻醉外, 已逐步扩大到急救、心肺脑复苏、 疼痛的研究与诊疗”

结论:麻醉科开展疼痛诊疗理直气壮
一个能从事疼痛诊疗的科室和
一个能从事疼痛诊疗的医师
12
(二)麻醉科疼痛诊疗的定位
疼痛诊疗的多学科性
疼痛的多学科性 疼痛多数是疾病的一种临床表现 极少数可是一种疾病

交叉与渗透的必然性
基础与临床的交叉 临床学科间的交叉

“包揽”与“无为”是违背科学发 展观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