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移动基站搬迁方案

移动基站搬迁方案

移动基站搬迁方案第一章编制本施工组织方案根据湖南省长沙市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对基站建设:移动通信基站—站机房、三管塔基础、角钢塔基础、围墙、地坪平整、基站主要设备的安装调试及附属工程的实际情况,建设单位对本工程要求和我公司综合实力进行编制。

一、编制依据1、根据甲方的施工图纸及技术参数的要求2、《砼接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923、《砌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3—984、《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025、《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026、《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7、《建筑安全技术规程》8、《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2429、《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10、《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11、《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00G10112、《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13、其它现行国家有关施工及验收规范。

14、我公司现有经济、技术综合实力情况。

第二章工程概况工程名称:湖南移动长沙分公司2014 年基站搬迁整治项目工程位置:涵盖湖南省内多个地区第三章.搬迁施工技术方案3.1无线基站设备施工的重点环节及保障措施;(1)对与天线的紧固螺丝必须要上紧,防止因大风将天线的方位吹错位;(2)在上馈线的过程中应一定用红、绿、蓝三色胶带将三个扇区的六根馈线分清,以防止馈线接错;(3)在上馈线时有条件情况下应在地面将馈线捋顺防止上线时打弯,影响信号的传输;3.2传输设备的重点环节及保护措施:传输网是通信网的基础网络,是承载业务网络的平台。

随着传输网络的不断发展和网络优化,电传输路、光路的割接将是关键性的工作之一。

任务获取:工程项目部项目主管与技术负责人参加建设单位割接准备会,掌握割接方案,明确 割接内容,根据割接资料统计工作量。

技术研究 : 技术负责人根据掌握的割接方案对施工队做好技术交底工作, 并强调割接过程中的 注意事项。

由施工队长组织参与本次割接的施工人员对割接方案中的每一个步骤进行认真阅读, 确保每 一个参与割接的施工人员对工作流程和操作方法的完全掌握。

资源要求:项目部做出割接安排,其中包括人员、车辆的安排;做好割接前的准备工作,其中 包括工具、仪表和割接资料的准备。

(2) 割接工作流程电路割接施工人员到达施工现场后,根据割接资料调查源、目标电路端口及传输路由。

根据割接资料布放割接电路跳线,跳线的布放必须按照《传输作业指导书》进行绑扎、布放, 并于割接前 10 个小时完成。

电路跳接完成后,施工人员必须使用 2M 表逐条对全程的传输通道进行测试,确定 2M 信号的收发;并由建设方机房负责人和技术负责再次进行确认, 确保整条传输通道的正常 (包括布放电路的跳线 部分;本项工作必须于割接前 6 个小时完成。

通道测试无误后先在 DDF 架的端子板上做好临时标签, 并在已布放的 2M 电缆上做好标签, 等待割接;必须于割接前 4 个小时完成。

中继电路、双系统基站( 1 个基站有 2 条电路)割接电路时必须逐条进行,割接完成 1 条电路 后,必须立即让网管机房值班人员确认,确认无误后,将原 DDF 架上的标签划掉,并记录好资料,方可 进行下一条电路的割接。

当日完成所需割接的全部电路后, 由施工负责人与网管机房值班人员对所割接 的全部电路进行逐条确认,经网管机房值班人员认可无障碍后,通知网管机房现场控制人员。

在本次割接工作结束后, 2个工作日内将 DDF 架上的新旧位置标签更换为打印标签; 3 个工作日 内把割接后的电路资料(文本和电子版各 1 份)报工程管理部项目主管处。

3.3 光路割接(1) 施工人员到达施工现场后, 根据割接资料首先在 ODF 架内找到新跳光路的光口。

使用 OTDR 对新光路逐段进行双向测试,并记录光缆长度、衰耗值等。

(2) 跳接尾纤时需使用波纹管对尾纤进行保护, ODF 架内需使用蛇管对尾纤进行保护。

尾纤布 放工艺请参照《传输作业指导书》 。

(3) 对新布放的尾纤需做好临时标签,标签必须注明工程名称、来去方向、4) 全程光路跳接完成后,需再次使用 OTDR 对全程光路进行双向测试,并记录光缆总长度、 1) 割接前准备工作ODF 架位置。

衰耗值等。

由本次割接工程负责人再次确认;必须于割接前6 个小时完成。

(5)施工负责人安排施工人员必须在割接前 2 个小时到达施工现场;割接开始后由施工负责人与网管值班人员联系,经过同意后方可进行割接。

(6)施工人员在割接光路时,首先断掉1 根光纤并与网管联系确认所断方向是否正确,确认后恢复,并再次与网管联系确认网络恢复后,断掉另外1 根光纤并与网管联系确认所断方向是否正确,确认后恢复;然后在这2 根光纤上分别做好标签(表明割接前ODF架位置,以便割接不成功时恢复)。

当两根光纤均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割接。

(7)割接完成后由项目负责人与网管值班人员联系,经值班人员确认网络正常后通知网管机房现场控制人员。

经网管机房现场控制人员同意后方可离开割接现场。

(8)在本次割接工作结束后,2 个工作日内将ODF架上的新旧位置标签更换为打印标签; 3 个工作日内把割接后的光路资料(文本和电子版各1 份)报工程管理部项目主管处。

3.4在割接工作期间,严格按照ISO9001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执行,做好“三检”工作。

(1)安全控制:在机房进行施工时严格按照公司制定的《通信机房施工安全管理规定》执行。

(2)应急预案:在割接过程中,如果遇到特殊问题,使割接工作无法顺利进行,由施工负责人向现场控制管理人员汇报,再由现场控制管理人员与建设单位管理人员沟通后,方可停止割接工作,把网络恢复到割接前状态。

在割接工作过程中,由于施工人员不慎造成网络中断,施工人员应在第一时间内停止割接工作,并向现场控制管理人员汇报,由现场控制管理人员调派业务水平较好的员工进行抢修。

障碍修复后,由现场控制管理人员向上级主管领导汇报。

第四章基塔基础施工方案1 、施工条件该工程因各站点分布比较广,站址具体位置不够明确,因此具体的场地情况复杂程度,和交通情况施工用电用水条件亦不明确。

所以施工单位需要甲方和设计单位的积及配合克服各种预知及未知的种种困难。

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安排建筑材料的采购、施工机具及施工人员的组织。

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做的“节”“快”省“”。

2 、基础概况第1条基站机房中轴线尺寸一般间距为5米x5米,净面积为4.7 米x4.7 米,室内外高差一般不小于300mm,机房屋顶采用结构找坡,自由落水,机房最低净高为 3 米,屋顶找坡坡度为2%。

机房结构基础部分:1)材料:砖MU10,水泥砂浆M7.5,混凝土除垫层为C10外, 其余均为C25; 2)防潮层做法为1:2.5 水泥砂浆掺5%防水粉抹20 厚; 3)基础底板及地梁主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均为35;4)基础预留洞位置及尺寸应附合图纸要求; 基础施工完毕后,应及时清理基坑(槽), 并用素土从两侧或四周同时均匀地分层进行回填夯实至室内外设计标高, 再施工上部结构。

素土的压实系数为0.94 。

机房上部结构部分:1)材料:砖MU10,混合砂浆M5.0,混凝土C25钢筋:箍筋为HPB235级, 纵筋为HRB335级。

2)所有现浇的悬挑构件(雨蓬, 挑檐)的模板和支撑均须待混凝土的强度等级达到100%,且待上部所有墙身, 楼板及屋面施工完毕后方可拆除。

3)所有现浇的悬挑构件的上部钢筋严禁踩到,踏扁,浇筑混凝土前,必须对钢筋进行修整,方可浇筑。

4)主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柱为30,梁为25,板为15, 由于屋面板跨度大于4000, 施工时须预起拱15mm.2 、基础工程施工顺序定位→挖基槽→基槽清理→验基槽→浇筑基础垫层→绑扎钢筋、支木模、地脚螺栓埋设→浇筑砼→土方回填。

第一节土方工程施工1、施工准备:1.1土方开挖过程前应掌握基坑范围内地质情况,制定相应的处理方案,以应付基坑在开挖过程中出现的意外情况。

1.2土方开挖应作好排水设施,在施工区域内设置临时性排水沟。

将地面水排至低洼处,设水泵排水;排水沟纵向坡度一般不小于2﹪,使场地不积水。

1.3施工机具、物资及人员根据本工程的土方和** 环卫及城管部门的有关规定,土方开挖时配备15 名普工开挖基槽、清理边坡。

2、工艺流程确定开挖顺序和坡度→分段分层平均下挖→修边和清底3、土方开挖施工定位放线确定基础开挖尺寸后进行土方开挖。

土方采用机械开挖,自卸式装卸车运输弃置于建设单位指定的堆场。

注意在机械开挖的过程中注意桩的保护,在机械不便的施工的位置改用人工挖土。

(1)、基础开挖尺寸:按设计基础砼垫层尺寸,周边预留300mm作施工操作面开挖基础。

(2)、基础开挖放坡:应根据具体按实际情况适当确定坡度并报请监理认可。

使用时间较长的临时性边坡坡度,应根据工程地质和边坡高度,结合当地同类土体的稳定坡度值确定基槽坡度。

(3)、开挖时,合理确定开挖顺序,路线及开挖深度,然后分段分层平均下挖。

开挖基槽不得挖至设计标高以下,如不能准确挖至设计地基标高时,可在设计标高以上暂留一层土不挖,以便在找平后由人工挖出。

(4)、土方开挖至设计标高20~30cm时复核开挖位置,确定其正确后继续开挖至垫层底标高,及时会同建设、设计、质监部门、监理单位验坑;签字认定后及时浇筑垫层砼封闭,防止地表水浸泡土质发生变化。

(5)、土方开挖至设计标高后,及时浇筑砼垫层,并在基坑周边设集水槽,角部设300×300×300 (净空尺寸)的集水坑,集水坑周边采用120 厚MU10红砖,M5水泥砂浆砌筑,基础施工期间水坑设一台一寸水泵排水。

(6)、修边和清底,在距槽底设计标高20CM槽帮处,找出水平线,钉上小木桩,然后用人工将暂留土层挖走。

同时由两端轴线(中心线)引桩拉通线(用小线或铅线),检查距槽边尺寸,确定槽宽标准。

依次修整槽边,最后清除槽底土方。

(7)、开挖基槽的土方,在场地有条件堆放时,一定留足回填需要的好土,多余的土方,应一次运走,避免二次搬运。

4、土方开挖的注意事项:4.1土方开挖过程中,应将标高测量作为重点,防止超挖和欠挖。

4.2土方开挖时,每次开挖应控制在设计范围内,以保证在开挖过程中不会因局部开挖过深而使未开挖的土方向一侧挤压。

4.3在开挖至离设计垫层标高200mm时,开始利用人工清挖,以防止超挖。

4.4在清土完成后即浇筑混凝土垫层,以免使基底暴露时间太长。

4.5在开挖至基底标高时,如出现超挖现象,必须报监理、建设、设计单位制订措施。

4.6土方开挖注意控制开挖标高和边坡结构的监测,发现存在隐患立即进行处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