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世界著名大学》PPT课件

《世界著名大学》PPT课件

一、规模扩大及所带来的多样化和大 众化
二、政府资金投入减少所造成的经费 紧张
由于受人力资本理论和日益明显的高等教育机构的经济行为的影响,欧洲国家 高等教育系统由于学习时间过长和淘汰率过高而倍受指责。
自60年代以来,欧盟国家对高等教育系统进行改革,但均以失败而告终。
3、从高等教育的国际声誉及吸 引力而言,欧洲国家高等教育 机构已失去了中世纪的风采, 其高等教育系统的吸引力为后 起之秀的美国、加拿大甚至澳 大利亚等国所超越。
2006年中国普通高校和成人高校2311所,其中,普通高校1867所(本科院校 720所,高职院校1168所),成人高校444所。
各类院校学生总规模超过2500万人。
2007年中国普通高校和成人高校2321所,其中,普通高校1908所,成人高校 413所。各类院校总规模超过2700万人。
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目标
它提出了为建设欧洲高等教育区域的七个目
标:
采用可比较的和易读的学位系统,通过学位辅助 系统完成。
采用两个主要的循环系统,本科生和研究生系统, 本科生阶段至少三年时间,毕业后既可以进入相 应的欧洲劳动力市场,也可继续进一步攻读学位。 研究生阶段主要分为硕士和博士学位。
设立学分系统,如ECTS,促进学生流动。
(一)欧洲各国家政府所开展 的工作
欧洲高等教育区建设
欧洲高等教育区
European Higher Education Area
一、背景 二、过程 三、意义
一、背景
1、从整个欧洲社会大环境来说,在全球化浪潮下, 欧洲各国在经济、政治、社会等领域里的联系 日益紧密,迫切需要在文化教育上,尤其是在 高等教育领域里加强合作。
三、欧洲高等教育区建设的意义
1. 欧洲高等教育区建设成为欧洲高等教育发展的转折点 2. 由于这一目标的客观性和及时性,立即受到了广大欧洲国家的响应 3. 引起了欧洲国家一系列高等教育政策的变化
(二)欧盟所开展的工作
I.《在知识欧洲建设中大学的职责(2003年2月)》。概要探讨了在欧洲知识经 济和知识社会中大学(高等教育)的职责以及有效发挥大学职责所需要的条 件。
高等教育两个主要循环系统中的课程问题;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加强流动性;
质量保障和认证问题。
会议对所开展的工作进行评估,对今后几年
的发展制定方向和优先方案,新增加了学生“应
该参与并影响高等教育机构和教育内容”等说明。
2001年《布拉格公报》
《布拉格公报》:高等教育区建设后续进展。涉 及三个问题:
高等教育两个主要循环系统(本科与研究生)课 程问题;
2009年《鲁汶公报》
成就和需巩固的方面 为将来而学习:未来十年高等教育的优先发展领域 组织结构和后续工作
为将来而学习:未来十年高等教育 的优先发展领域
1.社会维度:机会均等和实现 2.终身学习 3.就业能力 4.高等教育中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和教学任务 5.教育、研究和创新 6.国际开放 7.流动性 8.数据收集 9.多维的透明工具 10.资金
其它教育合作与交流项目还有很多,如ECTS, TEMPUS等等。
二、欧洲高等教育区建设的进程
1998.5《索邦宣言》:提出设想 1999.5《博洛尼亚宣言》:提出方案,界定欧洲高
等教育区轮廓 2001.5《布拉格公报》:方案实施的后续保障 2003.9《柏林公报》:实现欧洲高等教育区 2005.5《卑尔根宣言》:检测与展望 2007.5《伦敦公报》:提出重点与谋划未来 2009.4《鲁汶公报》:提出欧洲高等教育未来十年
第一周:欧洲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现状 第二周:法国高等教育及著名大学
第三周:英国高等教育及著名大学 第四周:荷兰高等教育及著名大学 第五周:比利时高等教育及著名大学、考试
授课方式: 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自学为辅,配合多媒体教学片的播放
第一讲 欧洲高等教育现状及发展趋 势
欧洲高等教育现状
欧洲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趋势
2005年《卑尔根宣言》
《卑尔根宣言》:提出未来挑战和优先领域(高等教育和研究、社会维度、 流动性、与世界其他地区的合作增强欧洲高等教育的吸引力)
2007年《伦敦公报》
1.概述 2.欧洲高等教育区建设的进展 3.2009年优先发展的领域 流动 社会维度 数据收集 就业能力 在全球背景中欧洲高等教育区 4.面向2010年及以后的展望
《世界著名大学(西欧版)》 课程概述
赵叶珠 教育研究院
【西欧国家】:习惯上将英国、爱尔兰两个岛国,大陆上的法国、比利时、 荷兰和卢森堡、摩纳哥七个国家称为西欧。
西欧概况·地图
英国:牛津大学、剑桥大学 法国:巴黎大学、巴黎高师 比利时:鲁汶大学 荷兰:莱顿大学、阿姆斯特丹大学 德国:洪堡大学、海德堡大学
提出欧洲高等教育改革的三大方向:
1.必须通过卓越的质量来增强欧洲高等教育的吸引力(一方面要增强多样性, 另一方面增加投入).
2.通过完善高等教育体系和机构管理实现高等教育的治理(大学的自治并非 国家权力的放弃,相反,欧洲要加强高等教育系统的公共责任).
3.需要更有效的高等教育投入。
欧盟委员会敦促各国进行高等教育现代化改革,保证充足的高等教育投入 (占GDP的2%.
4、欧盟及欧洲国家间已有的教育合作已为欧洲高等教育区的建设作了铺垫。
1953年《欧洲相互承认大学学位的条例》及《条例议定书》(1964); 1956年《欧洲大学学习期限的换算条例》; 1959年《欧洲大学资格的学术互认条例》;
1979年《欧洲地区国家有关高等教育的学位、学位文凭、学习研究的互认条 例》;
欧洲高等教育现状
欧盟27国(European Union)4.5-4.6亿人口 欧洲委员会47个国家(Council of Europe) 8亿多人口
两个独立的机构,都使用相同的会旗。
高等教育概况
欧盟目前拥有4000余所高等教育机构,在校生超过1700万,教职工150万 (2006年)
美国2006年拥有高等教育机构4352所,其中四年制为2675所,两年制为1677 所。注册人数为1820万人。其中四年制为1124万人,两年制为665万人。
提出大学在知识欧洲建设中处于核心地位。因此,欧盟需要一个健康运行的 繁荣的大学系统。需要优秀的大学来完成欧盟提出的里斯本战略目标。
II.《调动欧洲脑力:让高等教育在里斯本战略中充分发挥作用》(2005年11 月)。
报告首先强调在实现里斯本战略目标中大学最为关键。
欧洲应加强知识三角:教育、研究和创新,大学在这三角中起着根本性的作 用。
的工作优先领域
《索邦宣言》
《索邦宣言》题为“建设和谐的欧洲高等教育体系之联合宣言”,主要涉及 两个问题:
一是,呼吁建设一个开放的欧洲高等教育区域。 二是,加强欧洲国家间学位互认,增强欧洲高等教育的吸引力。
《博洛尼亚宣言》
《博洛尼亚宣言》:是对《索邦宣言》所提出的 建设欧洲高等教育区内容的具体化。
1996/97学年度留学英国的国际学生为198,839名,占其总学生人数的10.5% 留学德国为165,977名, 占其总学生人数的7.8% 留学意大利的占24,858名,占其总学生人数的1.3%; 留学法国为138,191名(1995/96)
对亚洲学生的吸引力比较: 1995/96年,在留学美国的453,785名留学生中,亚洲学生占64.1%; 新西兰的6,415名留学生中,亚洲学生占70.8%; 留学法国的学生中亚洲学生仅占13.4%, 留学德国的165,977名学生中,亚洲学生占36.2%,
留学意大利的学生中亚洲学生占12.1%, 留学英国的学生中亚洲学生占34.2%, 可见,90年代中期,对亚洲学生吸引力最大不是欧洲,而是以美国为首的非
欧洲英语国家。
从世界上主要英语国家留学生总人数来看,1996/97年,共有602,000名留 学生在英国、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四国学习,其中在英国学习的占 17%,在美国的占68%,在澳大利亚的占10%,在加拿大学习的占5%。
克服其他障碍使学生与教师有效地流动。
促进欧洲区域内高等教育质量保证方面的合作。
进一步发展必要的欧洲高等教育特性。
在尊重文化、语言和国家教育系统多样性以及大 学自治的基础上,宣言提出通过政府间合作和在 欧洲高等教育方面有资格的非政府组织的努力, 以巩固欧洲高等教育区域。
《布拉格公报》:高等教育区建设后续进展。涉 及三个问题:
次直接选举。
1.5 1992年《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签署。 1.6 1999年欧元的正式启用。
一个以经济为基础向各领域不断渗透的全方位 联合的欧洲联盟正在形成。
到 了 90 年 代 , “ 欧 洲 人 身 份 (European Identity) ” 或 “ 公 民 的 欧 洲 ( Europe of the Citizen)”的概念又成为欧洲联盟建设的主要 议题之一。
课程内容
一、欧洲高等教育现状及改革 与发展的主要趋势
二、西欧主要国家高等教育体制 三、著名大学例举 (英国、法国、德国、荷兰、比利时)
教学目标: ①了解欧洲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要趋势, 包括主要的教育价
值观和教育理念。 ②了解西欧主要国家的高等教育概况 ③了解西欧著名大学的情况
时间安排:
大学现代化议程:教育、研究和创新(2006年5月)。报告分析了欧洲(盟) 高等教育所面临的挑战——体系单一、管理过度、大学与外界联系不够、大 学内部学科之间互动不够、资金投入不足等。
报告提出欧洲高等教育需要在九个方面进行改变: 第一,打破欧洲大学之间的界限; 第二,保证真正的自治和大学的问责制; 第三,加强与工商界的合作; 第四,提供具有优良技能组合和胜任能力的人才满足劳动力市场;
1990年《欧洲大学学习时间的换算条例》等。
1997年这些条例均被纳入《里斯本条约——欧洲高等教育资格互认的协定》 的框架之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