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灯设计——未来的路灯一、教学目标:知识领域:通过学习了解路灯的种类、功能,了解设计路灯应从美观、实用和环境协调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技能领域:初步了解路灯造型的基本要素,能设计一组造型美观、构思巧妙与环境协调的路灯。
情感领域:感受路灯造型的美感,提高学生对生活物品和环境的关注,激发学生爱护公共设施、美化生活的愿望,培养想象力、创新能力和设计意识。
二、重点、难点重点:路灯的造型设计。
难点:设计出与相应环境协调的路灯。
三、课前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作品等学生:铅笔、彩色笔、黑色水笔等四、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给大家猜一个谜语,“谁也知它最热心,不欺老少不嫌贫,不怕风吹和雨打,夜夜辛苦伴行人。
”打一种公共设施。
(路灯)2、对,就是路灯,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走进“路灯的世界”。
(提示课题)3、首先请大家欣赏一组不同环境中路灯的图片。
边欣赏边思考两个问题:(1)你看到屏幕上出现了哪些种类的路灯?(2)欣赏了这些路灯后你有什么感受?4、请来回答一下刚才的两个问题?也可以选择其中的一个回答。
5、教师小结:通过刚才的欣赏和同学的发言,我们知道了原来路灯不仅给我们带来了光明,造型各异、绚丽璀璨的灯光还给我们美的享受呢。
6、关于路灯你有哪些了解?(构成、分类、历史等)你都是从哪里了解到的这些知识?7、教师小结:同学们从不同的途径对路灯的相关知识进行了调查,而且从同学们的发言中老师发现,大家不仅仅做了调查,还对调查的内容进行了整理,非常好。
信息的收集和整理是我们研究性学习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在综合实践课中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板贴:信息收集整理)8、路灯的发展其实经过了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你想不想更加深入详细的了解路灯的发展历史?一起来看。
9、看完路灯的发展史,你有没有什么想说的?或者你对路灯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以前的路灯仅有原始功能照明的作用,随着进一步发展,人们开展从美学的角度考虑,不仅有实用性,还增加了欣赏性)(二)创意设计1、是啊,路灯的发展史就是人类追求光明的创造史,也是人类美好生活的探索史。
结合自身的生活体验和对所搜集资料的调查分析,你觉得现在的路灯有没有什么不足之处?一分钟思考,一分钟讨论。
(散热、光污染、地球变暖、样式单一、功能不够齐全……)2、看来路灯在同学们心目中的形象还不够完美。
(板贴:发现问题)正是因为人们在使用过程中发现了很多的不足,才产生了改进的想法(板贴:改进不足)。
假如你是路灯设计师,你会从哪些方面对路灯进行创意设计呢?先思考再回答,也可以和同学交流一下。
(功能、样式、环境)3、其实大家所说的正是创意设计所要遵循的一般思路,那就是充分考虑人、物、环境三方面的因素。
4、接下来就请大家来当一回小小设计师,把自己的创意设计画出来,先来看看老师的几点温馨提示。
(1)以“未来的路灯”为主题,选择一个环境(公路、公园、校园、小区、广场等)设计路灯,要求造型美观,功能独特,并写上设计说明。
(2)可以自己设计也可以两人或多人合作。
(3)音乐停止活动结束。
(大约10分钟)5、学生设计。
(张贴:创意设计)(三)展示评价。
1、好的创意与大家分享是一件快乐的事情,老师选取了几个有代表性的设计,咱们一起来交流一下。
仔细听,他在介绍的过程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或者又有什么好的建议。
(评价建议:你认为图列中哪部分设计得最巧妙、最美观?是如何体现的?它和周围环境协调吗?是如何体现的?要想使路灯设计的漂亮应从路灯的各部分的造型、色彩、材料等方面进行考虑,并要和周围环境协调。
)2、展示一:谁来给他评价一下。
你看,我们就是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不断进步,这也是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方法。
我们把掌声送给他。
3、展示二:现在我把权利交给你,你想叫谁来评价?听了他的建议后你对自己的设计有没有新的想法?你看,在交流中又有了新的收获,生活中也要这样。
你们的言语就是智慧的火花。
4、展示三:这里还有一张很特别的设计,这是一款专门为盲人设计的路灯。
当我问他:盲人也需要路灯吗?他说:当然需要,因为在灯光下,别人就会看见他,这样就不会撞到他。
下面有请这位同学为大家介绍一下他的设计。
盲人的眼睛虽然看不到,但是我们的创意设计会在他的心头点燃一盏明灯,让他感受到这个世界的光明和温暖。
把最热烈的掌声送给这位有爱心的孩子!5、听了这几位同学的创意你是不是又有了新的想法,课下大家可以把自己的作品进行再调整,将其他同学一些好的想法和做法融入到自己的创意设计中去,让我们的设计更完美。
完成后我们一起张贴到后面的展板上,欣赏再交流。
(四)拓展提升1、其实大家的有很多创意都与设计师的想法不谋而合了,就让我们在欣赏中再思考提升。
让我们一起来看!设计师已经设计出了这样的路灯。
接下来是一组概念路灯,就是有了创意但还没有生产应用的,相信会给大家带来新的启发。
2、瞧,惊喜都写在脸上了!这节课我们从生活入手调查研究了路灯的相关信息、发现了路灯的不足、然后产生改进设计的想法,从而完成了对路灯的创意设计。
这就是研究性学习的一般方法,同学们可以用以上这样的方法去发现其他生活中的问题并研究改进。
3、在我们整个的研究性学习过程中,你认为还有什么很重要?比如在创意设计环节,什么能力不可缺少?(丰富的想象力)想象力是创造的源泉。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在课题的确立方面,还少不了什么能力?(善于观察的能力)一双善于观察生活的眼睛,插上翅膀的想象力,再加上适当的学习方法,相信大家一定能够创新我们的生活,让未来变得更加美好!下课。
综合实践教学作为以培养创新精神、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为目标取向的一门课程,它强调让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提出问题,收集材料,对研究性课题进行探索、分析、研究,最后基于问题解决模式,在实践操作中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造能力,并学会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5世纪伦敦-路灯最早起源1417年,为了让伦敦冬日漆黑的夜晚明亮起来,伦敦市长亨利·巴顿发布命令,要求在室外悬挂灯具照明。
后来,他的倡议又得到了法国人的支持。
16世纪巴黎-路灯照明法令16世纪初的时候,巴黎居民住宅临街的窗户外必须安装照明灯具。
路易十四时,巴黎的街道上出现了许多路灯。
1667年,被称为"太阳王"的路易十四还正式颁布了城市道路照明法令。
传说,正是因为这部法令的颁布,路易十四的统治才被称为法国历史上的"光明时代"。
1807 英国汽灯最初的路灯光线比较弱,因为路灯采用普通的蜡烛和油。
后来改用煤油后,路灯的亮度有了明显的提高,而路灯真正的革命是在汽灯出现之后。
但最初,它的发明者英国人威廉·默多克却饱受讥讽。
沃尔特·斯科特曾在写给一位朋友的信中称道有一个疯子要用一种冒着“黑烟”的路灯来给伦敦的夜晚照明了。
尽管默多克的路灯惹来了很多争议,但这种路灯的优势却不容忽视。
1807年,这种新型路灯被安装在了波迈大街上,并很快风靡欧洲各国的首都。
1843 上海煤油灯1843年,中国上海街头出现了第一盏路灯,尽管它是煤油点燃的,可在人们的心目中,比月光还要神圣。
黄浦江边摩肩接踵的人群专门前往一睹风采。
后来,上海的租界的路灯又改为煤气灯,它是由伦敦移植过来的,亮度比煤油灯提高了数倍,在夜间行人的眼中,简直就是夜晚的“太阳”。
直到1879年,上海十六浦码头终于亮起了中国第一盏电灯,配备的是一台10马力的内燃机发电组,相当于一台手扶拖拉机的功率。
初始的马路电灯在每根电线杆上装闸刀开关,仍需人工每天开启关闭,3年后方改为多个路灯合用一个开关,这种形式的路灯在全国各个城市沿用到20世纪。
1873 用电路灯人类用电照明的历史与两位发明家的名字紧密相连,那就是俄罗斯人亚力山大·洛德金和美国人托马斯·爱迪生。
1873年亚力山大·洛德金因设计出白炽灯泡而获得了彼得堡科学院颁发的罗蒙诺索夫奖。
不久,这种灯泡被应用于彼得堡海军大厦的照明。
几年之后,托马斯·爱迪生对这种灯泡进行了改进,使这种灯泡的亮度更强,生产成本更低。
随着这种灯泡的大量出现,汽灯迅速退出了道路照明,电灯取而代之,成为城市夜晚户外照明的重要工具。
1906 北京官办路灯京师华商电灯公司首先在东城安装了官办路灯,管理路灯的官员叫稽查员。
这些电灯算是北京最早的电路灯,到今年整整100年。
1911 北京城内7个区的街道路灯中,有电灯600多盏。
1929 北京煤油纱罩灯陆续换成了电灯。
1943 北京最后一批87盏煤油路灯被电灯取代,煤油灯退出历史舞台。
1950 北京市决定,由北京供电企业代理收取路灯费,从原来的按照明电价加收4%改为加收5%。
1959 周总理亲自审定天安门路灯新中国成立10周年大庆前夕,北京进行十大建筑和天安门广场建设。
长安街的华灯也是这时设计制作的。
当时长安街路灯造型设计方案有很多,现在使用的莲花灯和棉桃灯造型还是周总理亲自审定的。
1960 前门地区安装了23盏日光灯路灯。
这是北京第一次试用新光源,大大提高了路灯照明度。
1981 北京高杆路灯北京已经有立交桥36座,为美化城市避免电线杆林立,北京立交桥开始使用高杆路灯。
北京的第一个高杆路灯灯建在车公庄环岛路口。
当时灯杆高23.5米,上端灯盘直径有5米,分两层,外圈装灯16盏,内圈装灯8盏,但平时只开8盏灯。
90年代后灯源技术升级随着新的光源技术的出现,后逐步升级为高强气体放电灯、LED路灯。
路灯后时代-智慧路灯1993 智慧城市理念即在世界范围内悄然兴起,许多发达国家积极开展智慧城市建设,将城市中的水、电、油、气、交通等公共服务资源信息通过互联网有机连接起来,智能化作出响应,更好地服务于市民学习、生活、工作、医疗等方面的需求,以及改善政府对交通的管理、环境的控制等等。
2006 欧盟于发起了欧洲Living Lab组织,它采用新的工具和方法、先进的信息和通讯技术来调动方方面面的“集体的智慧和创造力”,为解决社会问题提供机会。
该组织还发起了欧洲智慧城市网络。
2008 在纽约召开的外国关系理事会上,IBM提出了“智慧地球” 这一理念,进而引发了智慧城市建设的热潮。
2010 IBM正式提出了“智慧城市”愿景,希望为世界和中国的城市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2013 全球超过400个城市竞逐最有智慧城市头衔,最后选出这7个城市,分别是:美国俄亥俄州哥伦布市、芬兰奥卢、加拿大斯特拉特福、台湾地区台中市、爱沙尼亚塔林、台湾地区桃园县、加拿大多伦多2015 4月7日住建部和科技部公布了第三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确定北京市门头沟区等84个城市(区、县、镇)为国家智慧城市2014年度新增试点,至2013年来国家累计批准智慧城市试点已到290个。
2016 5月11日2016TMFLive全球峰会在法国尼斯举行,会上正式宣布“2016TMF全球智慧城市峰会”将于9月7日-9日在银川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