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鉴定常用术语

鉴定常用术语

药材鉴定常用术语:一包针:药材千年健根茎的折断面,呈纤维束样外露,形似一包针。

九眼独活:为五加科植物食用楤木根茎的别称,因其上有多数凹窝(茎痕)呈串珠状排列,故称~。

二甲子:指人参种子播种后第三年,地上茎分出的两枚掌状复叶,称~三花:指人参播种后第一年生出的一枚三出复叶,称三花。

三星:指款冬的头状花序由三个花朵连在一起,称三星或连三朵。

上与钩齐,下与底平:指以往采收钩藤时的茎枝留取部分上方与向下弯曲的变态枝剪齐,下方与变态枝底部平截。

千子连:特称四川地区历史上习惯作药用的黄连叶柄。

大理石纹:指由深棕色的外胚乳与淡白色的内胚乳交错或种皮与外胚乳的折合层错入内胚乳中而成状似大理石样的纹理。

如肉豆蔻和槟榔的种仁的断面。

马尾:指白薇等中药根茎下部的簇生细长须根,因弯曲紧抱状似尾形而称马尾。

马尾状:白薇根茎下部两侧簇生多数细长的根,形似马的尾巴。

马尾连:指毛茛科唐松草属多种植物含黄连小檗碱成分,其带根茎的根因根丛生于根茎,形如马尾,俗称马尾黄连,为小檗碱的资源植物。

乌鸦头:某些药材的根形似乌鸦的头部,习称“乌鸦头”,如川乌、草乌。

云头鹤颈:白术的根茎下端稍粗部分表面较大瘤状突起形成的云朵状,称云头,又称如意头;向上渐细如仙鹤的脖子,如白术。

云锦花纹:又称云纹,指何首乌的块根横切面皮层中出多个异型维管束组成的云朵状花纹。

凤眼圈:指防风断面皮部浅色,疏松,径向裂隙较多,木质部浅黄色,有放射纹,形如凤眼。

天丁:为皂角刺的别名。

指皂荚茎上的棘刺。

巴掌:指人参播种后第三年生出的1枚掌状5出复叶,称巴掌。

毛笔头:指辛夷花蕾未开放时的形状,因似毛笔头,外被长柔毛而得名。

车轮纹:指根或茎类药材横切面上维管束与较宽的射线相间排列成稀疏整齐的放射状纹理,状如木制车轮,如木通、防己等。

玉带束腰:特指山慈菇假球茎外的1~2圈明显的金黄色环纹,因似带束腰而得名。

龙头凤尾:指峨媚野连单枝药材的根茎较细,结节密集,弯曲如虾,称龙头凤尾。

又指石斛商品中加工后的枫斗呈弹簧条形,头尾伸直而中间弯曲者。

玉带腰箍:毛慈菇(山慈菇)的假球茎中部2~3个稍突起的节环,形似腰间玉带一样。

白术腿:指白术上端的一段木质地上茎。

因较细部分如仙鹤脖颈,又称“鹤颈”。

皮松肉紧:指某些根类药材的横断面皮部疏松而木部较为紧实。

如黄芪、党参。

边条参:是栽培人参的一种,生长年限较长,一般是8~9年,其中倒栽2~3次,并整形下须,使成人形。

其特点是芦长、身长、腿长,体型较美。

龙头凤尾:药材茎下部留有根须称龙头,茎上端留有半块叶片或叶柄,两者合称“龙头凤尾”,如霍山石斛。

同心环:某些药材横断面上的异形维管,排列成数层同心性圆形的环圈纹,如川牛膝。

吐丝:菟丝子经加热煮沸后,种皮裂开,伸出黄白色卷旋状的胚,形似春蚕吐丝。

吐脂:又称起霜。

指苍术饮片暴露稍久后,所含f3-桉油醇成分析出的结晶,因呈毛状,色白如脂霜,而称吐脂或起霜。

当门子:指较大的麝香仁呈不规则圆形或颗粒状位于囊口者,称当门子。

扫帚头:指根类药材顶端残留的叶基维管束,形如扫帚,故称扭帚头,如防风、禹州漏芦等。

朱砂点:指苍术药材横切面上见到的棕红色或橙黄色分泌组织,习称朱砂点。

灯台子:指人参播种后分出三桠,每桠着生一枚掌状复叶、名为灯台子,一般自第五年以后才有。

竹节羌:指羌活药材中一种环节疏生似竹节状的根茎,称竹节羌。

红小辫: 指天麻茎顶端的红棕色干枯残留芽苞,因其较长皱缩似辫状,古称红小辫。

羊角:指玄参药材弯曲,中部略粗,或上粗下细弯曲似羊角状,称羊角或角参。

芝麻点:天麻表面的退化须根痕,呈断续排列成环的小点。

观音合掌:青贝外层的两瓣鳞叶,大小相近,相对抱合。

观音坐莲:指松贝颗粒圆整而均匀,平放时能端正稳坐,置桌面上不倒,形似观音坐在莲花之上而得名。

过桥:指黄连的部分节间平滑如杆且较长,习称“”。

串珠状:根茎类药材状似串起来的珠子,如甘遂。

伯眉:指扁豆种子一端具白色隆起的珠柄,形似眉睫而略弯曲,称白眉。

岗纹:泽泻的块茎表面呈环形纹理突起。

岗纹:特指泽泻块茎表面节上的环形突起,称岗纹。

怀中抱月指川贝母中松贝的外层鳞叶2瓣,一大一小,大瓣紧抱小辩,未抱合部分呈新月形,习称怀中抱月。

条羌:指羌活药材中一种类圆柱形,粗细尚匀的条状者。

沙眼:根类药材表皮上中央部分凹陷的圆形突起,如银柴胡。

肚脐眼:天麻根茎一端的圆形凹陷疤痕。

芦头:根类药材顶端有盘节状短根茎,如桔梗。

芦碗指草本植物药材根茎部分每年地上茎枯死后留下的凹窝状茎痕,因中心凹陷似碗形而习称芦碗,如山参。

芦碗:芦头上的半圆形或圆形的碗状茎痕,如人参。

角质:指药材呈现半透明光亮状,为含较多淀粉或其他多糖类的药材,经蒸、煮、烫等加工后,淀粉及多糖类糊化所致。

豆豉尾:素花党参支根断落处常有黑褐色的胶状物,有特殊香气。

连三朵:某些花类药材的花序常2~3朵连生,如款冬花。

连珠状:某些根类药材形似串连起来的珠子样,如巴戟天。

针眼:指块茎类药材的表面周围密布凹点状细小须根痕,因似针扎小孔而得称,如半夏。

鸡爪连:黄连根茎多集聚成簇,常弯曲,形如鸡爪,味如连。

鸡头:指黄精根茎药材的地上茎着生处膨大而尾部细圆,形似鸡头而得称。

鸡头黄精:黄精的根茎略呈圆锥状,形如鸡头。

鸡舌香:又名母丁香,为桃金娘科植物丁香的将成熟果实的别名。

鸡肠朴:厚朴的根皮呈单筒状,常弯曲,形如鸡肠。

鸡骨常山:常山的根质地坚硬,形如鸡骨状。

鸡眼:指鸡头黄精根茎上着生的地上茎脱落后留下的圆点状痕迹,形似鸡眼。

枣皮:为山茱萸成熟果肉的别名,因果皮皱缩似枣而得名。

枣核艼:指山参根茎上的不定根较粗短,两端尖细,状似大枣之核,故称枣核艼。

枫斗是耳环石斛的别名。

又名:霍山石斛,金霍斛等。

现常指代各类石斛制品,包括:铁皮枫斗,铜皮枫斗,黄草石斛等。

油头:川木香根头偶有黑色发黏的胶状物,又称“糊头”。

油头:指川木香药材根头部偶有黑色发粘的胶状物,称油头;又指龟板胶中现褐色略带微绿,上面有老黄色似猪崇之纹理。

油点:药材断面或柑类果皮上呈现的油润点状,为含挥发油的分泌腔。

罗盘纹:特指商陆根横切面由于三生构造形成的同心性多环维管束,干燥后木质部隆起,韧皮部凹馅,呈多个凹凸不平的环层,形似罗盘,俗称罗盘纹。

虎皮斑:炉贝表面具棕色斑点,形似虎皮斑纹。

虎皮斑:炉贝表面黄白色,常具有黄棕色斑块,则称“”。

金井玉栏:又称金心玉栏。

指根类药材的横断面皮部白色,木质部淡黄色,恰似金玉相映,中间有一棕色的形成层环,俗称金井玉栏,如桔梗等。

金毛狗:指狗脊药材的根茎粗大直立或平卧似狗形,表面密被金黄色具光泽的长茸毛,称金毛狗脊。

金丝黄连:指马尾连的表面因色泽金黄,须根密集细长,俗称金丝黄连。

金包头:指知母药材顶端残留的浅黄色叶柄痕及茎痕,似金皮包头。

金线吊葫芦:指白术根茎有时留有细长的地上嫩苗,下部较粗大,习称金线吊葫芦,多见于飞子术(金钱术)。

金盏银盆(金盏银盘):指黄芪的横切面皮部淡白色,木部黄色。

青龙衣:为胡桃科植物胡桃楸和胡桃的未成熟外、中果皮入药称青龙衣;或蛇蜕的别称。

青翘:连翘表面绿褐色,多不开裂者。

顶手:金银花的花蕾肉质较厚,干燥后较硬,握之有顶手的感觉。

鱼鳞甲:指黄连根茎呈连珠状,外被残留的鳞叶短而密。

状如鱼鳞而称鱼鳞甲。

亮星:指药材横切后在阳光下透视而见到的粘液质小点,因能发亮而称亮星,如土茯苓。

亮银星:指牡丹根皮内表面由于丹皮酚(Paeonol)析出而形成的结晶,因于光下显亮银光而称亮银星。

厚朴树皮内析出的厚朴酚(Magnolo1)结晶也称亮银星。

将军肩:朝鲜红参的芦头与参体连接处,平直而不凹陷。

挂甲指取牛黄涂于指甲上时呈黄色,能染黄指甲且经久不褪,这种现象称挂甲。

星点指大黄根茎横切面中髓部具有的异形维管束,因呈星散状排列而称星点。

枯芩:指黄芩药材的老根中间呈暗棕色或棕黑色,枯朽状或成空洞者,称枯芩。

枯枪:指肉苁蓉的肉质茎因结实后茎中空,形成的药材质次而称枯枪。

狮子头:某些根及根茎药材头部臌大,有多数疣状突起的茎痕,形似狮子头部,如银柴胡、三七等。

狮子盘头:指根类药材顶端芦头处残留的密集茎痕;或指顶端的疣状芽痕呈瘤样突起,膨大成蜂窝状,形似舞狮头上的装饰,称狮子头,如党参多年生时野生品。

珍珠疙瘩:合欢皮表面密生的棕色或棕红色的椭圆形横向皮孔。

珍珠须:野山参须根上的点状突起,形似珍珠。

珍珠盘指银柴胡的根头部膨大,具有多数隆起的茎基及芽痕,因状似珍珠散于盘而称珠盘。

砂眼:指根类药材如银柴胡或矿物药表面有似砂粒大小的凹窝状小孔。

穿蓑衣:指黎芦药材粗短的根茎外被残留的棕色叶基维管束,形如蓑衣裹头,故有黎芦穿蓑衣之说。

此为藜芦的主要特征之一。

绒根:指从三七根上剪下的较细文根,习称绒根。

结子斗:又称耳环斗。

因加工时由工人做成体如小圆粒的环扣,称结子斗,用于石斛。

海绵状指药材具有大型的空隙,里面充满空气,其质地象海绵,如石菖蒲等。

蚕羌:四川地道药材川羌活呈棕黑色圆柱形,全体有环节紧密,似蚕形有螺旋纹,故又叫“蚕羌”,粗壮者称为“羌王”。

蚕羌:指羌活药材中一种略弯曲,长4-13cm,环节紧密似蚕状的根茎,习称蚕羌。

起霜(吐脂):苍术新断面在空气中暴露稍久,可析出白毛状结晶。

铁杆木香指川木香的根呈圆柱形,根头发黑,表面棕褐如铁,习称铁杆木香。

铁线纹:指山参主根上端较粗的部分具细密,深的黑色横环纹,习称铁线纹。

高粱碴:指大黄断碎面颗粒性,呈红棕色,质坚实,不易击碎。

剪口:指从三七根上剪下的较细根茎,习称剪口。

菊花心:指药材横切面上维管束与较窄的射线排列形成的细密放射状纹理,状似开放的菊花,如甘草,黄芪等。

蚯蚓头:指防风的根头部由叶柄脱落后留下的明显密集的横向环纹,因似虹蝴的头颈部而习称蚯蚓头。

蚯蚓纹:指仙茅根茎表面细密连续的环状横纹,因似蚯蚓躯体的环纹而习称蚯蚓纹。

铜皮铁骨:指三七药材表面光亮灰黄似铜色,断面棕黑似铁色,体重而实不易折断,形同铜皮包铁骨,而习称铜皮铁骨。

麻点:指果实中的油室干燥后形成的有色凹陷小点,习称麻点,如枳壳或指半夏表面凹陷的点状须根痕。

黄马褂:指人参采收季节不当,浆汁不足或加工不及时导致人参浆汁减少,加工成红参后参体上部的栓皮木化不透朋,呈现土黄色,形同穿了一件黄色的马褂。

棕眼:指块茎药材顶端凹陷的四周有多数须根痕,称棕眼,如天南垦、半夏。

筋脉点:根及根茎类药材横切面上的棕色或灰白色点状纹理,如天花粉。

落肩膀:野山参根上端较阔的部分逐渐下落,不平整。

雁脖芦指野山参芦头细长扭曲,状似大雁之脖,习称雁脖芦。

锦纹:指大黄药材横切面的异型维管束与周围的薄壁组织交互排列形成的织锦状纹理,习称锦纹。

靴朴:厚朴的近根部干皮一端展开如喇叭口,形似靴口状。

鼓槌状:指花类药材近等径,高度至少lcm,末端不尖,上部比基部略粗呈圆头状,习称鼓槌,如金银花。

槟榔纹:指大黄断面红棕色或黄棕色、外围具放射状纹理及明显环纹,其纹理似槟榔断面,习称摈榔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