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市经济发展分析
谢谢观看!
大连市经济发展情况分析
大连,位于欧亚大陆东岸,中国东北辽东半 岛最南端,西北濒临渤海,东南面向黄海,有 包括大小岛屿260个。是中国的副省级城市、 计划单列市,也是全国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 是中国辽宁省的一个重要沿海港口城市,省内 第二大城市,是中国东北主要的对外门户;也 是东北亚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国际物流中心、 区域性金融中心。
2005-2011年工业增加值直方图
三 农村经济
2011年,全年农林牧渔业及服务业增加值395.7亿元, 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5%。其中,农业增加值 115.8亿元,林业增加值3.3亿元,牧业增加值74.4亿元, 渔业增加值171.1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31.1亿元, 分别增长8.5%、3.3%、4.7%、5.6%和8.5%。
2011年三产业所占比例饼形图
2012年经济工作目标与任务
(一)深化经济结构战略调整,加快转变发展方式 (二)加速全域城市化进程,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三)推进“三个中心”建设,提升城市核心功能 (四)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增加人民福祉 (五)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六)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努力建设文化强市 (七)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增强创新发展动力 (八)加快绿色大连建设,再造宜居城市新优势
旅游业收入折线图
五 固定资产投资
2011年,城市地铁进入全面施工阶段,大连北站站房项目 主体结构及屋面工程全部完成。东港、梭鱼湾、新机场沿岸三 大商务区基础设施配套工程加速推进。202路轨道线路延伸线、 金州至普湾新区城际铁路项目有序实施。西部通道北段立交桥、 明珠路跨西部通道立交桥建成通车,东北路接大连北站立交桥 主体完成,拓宽改造东纬路、长春路北段、西南路南段等,新 建港湾式停车站20处,解决道路拥堵点8处,维修主干路和街 巷路3/日一期净水系统工程完工并投入运行。甘井子 热电厂中水回用、泉水河综合治理、周水河上游河道改造和马 栏河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全部完成。毛茔子垃圾填埋场四期和梭 鱼湾垃圾转运站建成并投入使用。城区居民室内供水旧管网改 造5000户。农村地区改建无害化卫生厕所1万座,新建无害化 公厕30座。
大连是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之一、全国5 个国家社会与经济发展计划单列市之一。是辽 宁沿海经济带的金融中心,航运物流中心,也 是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东北地区最大的港口 城市。
一 综合经济分析
2011年,初步核算,全年地区生产总值 6150.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 13.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95.7亿元, 增长6.5%;第二产业增加值3204.2亿元,增 长16.3%;第三产业增加值2550.2亿元,增 长11.3%。三次产业构成比例为6.4:52.1: 41.5,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2%、 61.2 %和35.6%。人均生产总值91287元,按 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8%;按年末汇 率折算为14454美元。
四 旅游业
2011年,全年接待国内游客4260.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 12.8%;接待海外游客117万人次,增长0.3%。旅游总收入 650.2亿元,增长18.2%。其中,国内旅游收入597.9亿元,增 长20.7%;旅游外汇收入8.1亿美元,增长0.2%。截至年末, 全市拥有旅游宾馆(饭店)238家,比上年增加8家,其中星 级宾馆(饭店)176家;旅行社366家,其中出境旅行社28家; 国家A级旅游景区(点)37个,增加1个,其中5A 级2个,4A 级11个。旅游会展业成绩突出。通过了创建“中国最佳旅游 城市”检查验收。金石·发现王国主题公园等一批重大旅游项 目开业,全年接待海内外游客222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60亿 元,增长23.3%。举办了首届中国(大连)国际服装纺织品博 览会等119个展会,展出面积87.8万平方米,增长22.6%。成 功申办2007年夏季世界经济论坛成长峰会。
二 工业经济
2011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2816亿元,比上年增长 16.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2485.4亿元,按可 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6.3%。其中,重工业1806.1 亿元,增长15.1%;轻工业679.3亿元,增长19.8%。 “四个基地”工业增加值1646.4亿元,增长14.4%。 其中,石化工业508.5亿元,下降2.4%;现代装备制 造业785.5亿元,增长24.9%;船舶制造业235亿元, 增长21.5%;电子信息工业117.4亿元,增长15.9%。 销售产值8469.3亿元,增长24.4%。工业产品销售率 97.01%,下降0.89个百分点。主营业务收入8003.7亿 元,比上年增长20.5%;利税总额617.4亿元,下降 0.1%;利润总额313亿元,增长1.4%。主要工业产品 产量总体上继续保持增势。
县域经济发展势头强劲。五年间,“一岛十区”及
产业项目在县域布局和开工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 村建设加快。7个涉农区(市)县GDP年均增长18.4%, 高于全市2.1个百分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31.7%,高于 全市4.7个百分点。北三市在全国百强县的位次持续提升, 瓦房店市进入前20强。县域经济成为新的发展引擎,支 撑作用日益凸显。
生活质量持续改善。五年间,市县两级财政直接
用于民生的支出801.6亿元。全市新增就业80万人, 比“十五”时期增长18.3%。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分 别增长12.2%、15.5%。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 社会事业加速发展,生态环境不断优化。市民得到 更多实惠,幸福指数逐步提高。
农产品
水利建设
2005-2011年农业总产值折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