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平均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2.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3.在愉悦轻松的课堂里,掌握富有挑战性的知识,丰富生活经验;在活动中增强探索数学规律的兴趣,积累积极的数学学习体验。
教学重点: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移多补少”“公式法”的实际意义和应用。
教学难点: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灵活运用平均数的相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引入新课
师:我们班为了丰富同学们的课外生活,成立了几个兴趣小组:有环保小组、体育小组还有美术小组等。
这是我们班环保小分队的队员们在利用课余时间收集饮料瓶,下面我们一起看一下他们在上周的表现怎么样?(课件出示照片和问题)环保小队利用周末时间回收了很多废旧电池,4名同学回收了80个废旧电池,平均每人回收了多少个?
学生读题
师:你能从题中获得哪些数学信息?要求的什么?(学生回答)
师:再仔细思考这道题目,题目的意思其实是什么?要求的又是什么?
引导学生复习得出:将80平均分成4份,求每份是多少的问题,进一步去复习平均分的概念,强调平均分要使得每份都相等。
二、自主探究 ,解决问题
1. 初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求平均数的方法。
(课件出示教材第90页例1情境图)
师:这是环保小分队的同学们收集饮料瓶的统计情况和他们提出的问题,通过观察图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指名说信息和问
题)
师:那么你能解决“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饮料瓶?”这个问题吗?每人都有这个图,请同学们独立思考解决这个问题,然后小组交流你的想法。
(预设:两种方法。
)
师:这个小组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饮料瓶?(13个)
师:大家都同意这个算法吗?13是怎么来的?
(1)“移多补少”的方法。
指名学生说自己用的方法,结合学生的口述和学生动手操作,用课件演示“移多补少”的过程。
师:这种方法对吗?为什么要把小红的一个给小兰,把小明的两个给小亮?(为了使他们每个人的瓶子数量同样多)能给这种方法起个名字吗?(指名学生试着回答总结)
师:像这样在一组数据中,把较多的那个数拿出一部分给较少的那个数,使这组数据都达到一个相同的数,这样的方法叫做“移多补少”法(教师板书)(2)“公式法”的方法
师:还有不一样的方法吗?
生:求出4名同学收集的矿泉水的总数量,然后除以4
教师总结:4名同学收集的矿泉水瓶加起来就是这组数据的总数量,再平均分成4份,也就是除以4,这个4就是这组数据的总分数,得到的13就是这组数据的平均数,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
(引出课题)(3)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师:你们已经知道了如何去求平均数,那么什么是平均数呢?你是怎样理解的?
学生汇报,师生总结:无论是通过移多补少还是公式法,其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使原来几个不同的数变得同样多,这样得到的数就是这组数据的平均数。
13就是这4个数的平均数。
师:在这道题中,14.12.11.15的平均数就是13,13这个平均数是每个学生收集矿泉水的实际数量吗?
生:不是的,不是实际的数
师:请同学们再仔细观察下这组数据和他们的平均数,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发现,这些数据有的比13大,有的比13小。
也就是实际的数有可能比平均数大,也有可能比平均数小,他是大小属于中间的那个数,平均数并不是一个实际的数,而是为了反应一组数据的总体水平的一个虚拟的数。
2. 巩固练习
课件出示“做一做”以及”“游泳池问题”的巩固练习
学生汇报,教师总结。
3. 内化拓展、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1)小组合作探究
师: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体育小组的活动(课件出示照片和91页例2情景图------踢毽比赛)小天使想知道哪个队的成绩好,现在老师让你们当裁判,一定要公平公正地裁决。
老师想发挥集体的智慧,小组讨论下
请听要求:
把你的想法说给你的小组同学听,看看哪个小组的方法多,哪个小组的方法好?
学生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汇报:
a、可以通过求平均数的方法
b、可以通过求总数的方法
c、可以进行一一比大小
师:哪种方法好?
(2)自主探究
师:粗心的记分员把孙琦的分数落下了,现在老师将他补上,现在再用求总数的方法来求还公平吗?为什么?
学生回答,老师指导。
师:那应该用什么方法来解决呢?
生:求平均数的方法
师:方法已经有了,那就开始动手吧。
学生自主解答,请学生板演,教师指导
教师总结:通过这道题目,我们知道,在比较数据的时候,如果数据的个数不一样,那我们就不能用求总数的方法,而应该用求平均数的方法来求。
因此,平均是他不是一个实际的数,而是代表一组数据的总体水平的一个虚拟的量。
平均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也是很广泛的。
课件出示生活中的平均数,并让学生举例生活见到的平均数。
(3)巩固练习
圆圆3个星期得了21朵花,壮壮4个星期得了24朵花,()平均每个星期得花多。
A、圆圆
B、壮壮
C、一样多
学生小组交流并汇报。
五、评价反思、感受成功
师;同学们回顾一下本节课学习的内容,说说学到了哪些知识?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