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医(专长)-中医儿科学-积滞练习题

中医(专长)-中医儿科学-积滞练习题

第十六单元积滞
一、A1
1、积滞的病变脏腑主要在
A、胃、小肠
B、胃、大肠
C、脾、小肠
D、脾、大肠
E、脾、胃
2、治疗积滞乳食内积证的首选方是
A、健脾丸
B、七味白术散
C、枳实导滞丸
D、肥儿丸或疳积散
E、消乳丸或保和丸
二、A2
1、患儿,8个月。

因一次食入2个鸡蛋,并饮用一大杯牛奶而致呕吐,不思进食,腹胀,啼哭不安,大便酸臭,舌苔厚腻。

其诊断是
A、厌食
B、积滞
C、呕吐
D、疳积
E、腹痛
2、患儿,2岁。

平素喜进肉食,5天前因过食虾仁而出现腹胀嗳气,食欲减退,口臭,大便3日未行,舌质红,苔黄厚腻。

其治法是
A、消乳化食,和中导滞
B、健脾化积,和中导滞
C、清热和胃,和中导滞
D、运脾开胃,和中导滞
E、理气和中,和中导滞
3、患儿,2岁4个月。

平素形体消瘦,面色萎黄,乏力食少,近日过食甜点后,进食更少,且稍食则饱胀,腹满喜按,大便溏、酸臭,夹有不消化食物,舌淡红,苔白腻,指纹淡滞。

治疗应首选
A、保和丸
B、消乳丸
C、健脾丸
D、八珍汤
E、肥儿丸
三、B
1、A.面色少华,精神尚好
B.脘腹胀满,舌苔厚腻
C.形体消瘦,精神萎靡
D.腹痛拒按,嗳气泛酸
E.神疲肢倦,大便不调
<1> 、积滞的主要症状有不思乳食,伴见
A B C D E
<2> 、疳证的主要症状有不思乳食,伴见
A B C D E
答案部分
一、A1
1、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积滞常由喂养不当,伤及脾胃,或脾胃虚损,复伤乳食所致,其病变脏腑在脾胃。

【该题针对“积滞”知识点进行考核】
2、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积滞乳食内积证
证候:不思乳食,嗳腐酸馊或呕吐食物、乳片,脘腹胀满疼痛,大便酸臭,烦躁啼哭,夜眠不安,手足心热,舌质红,苔白厚或黄厚腻,脉象弦滑,指纹紫滞。

治法:消乳化食,和中导滞。

代表方剂:乳积者,选消乳丸;食积者,选保和丸。

【该题针对“积滞”知识点进行考核】
二、A2
1、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积滞是指小儿内伤乳食,停聚中焦,积而不化,气滞不行所形成的一种胃肠疾患。

以不思乳食,食而不化,脘腹胀满,嗳气酸腐,大便溏薄或秘结酸臭为特征。

本病既可单独出现,也可夹杂于其他疾病中。

各种年龄均可发病,但以婴幼儿为多见。

禀赋不足,脾胃素虚,人工喂养及病后失调者,更易罹患。

【该题针对“积滞”知识点进行考核】
2、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乳食内积证
证候:不思乳食,嗳腐酸馊或呕吐食物、乳片,脘腹胀满疼痛,大便酸臭,烦躁啼哭,夜眠不安,手足心热,舌质红,苔白厚或黄厚腻,脉象弦滑,指纹紫滞。

治法:消乳化食,和中导滞。

代表方剂:乳积者,选消乳丸;食积者,选保和丸。

【该题针对“积滞”知识点进行考核】
3、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积滞脾虚夹积证
证候:面色萎黄,形体消瘦,神疲肢倦,不思乳食,食则饱胀,腹满喜按,大便稀溏酸腥,夹有乳片或不消化食物残渣,舌质淡,苔白腻,脉细滑,指纹淡滞。

治法:健脾助运,消食化滞。

代表方剂:健脾丸。

【该题针对“积滞”知识点进行考核】
三、B
1、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积滞是指小儿内伤乳食,停聚中焦,积而不化,气滞不行所形成的一种胃肠疾患。

以不思乳食,食而不化,脘腹胀满,暖气酸腐,大便溏薄或秘结酸臭为特征。

本病既可单独出现,也可夹杂于其他疾病中。

各种年龄均可发病,但以婴幼儿为多见。

禀赋不足,脾胃素虚,人工喂养及病后失调者,更易罹患。

【该题针对“积滞”知识点进行考核】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疳证是由喂养不当或多种疾病影响,导致脾胃受损,气液耗伤,而形成的一种慢性疾病。

临床以形体消瘦,面色无华,毛发干枯,精神委靡或烦躁,饮食异常为特征。

本病发病无明显季节性,各种年龄均可罹患,临床尤多见于5岁以下小儿。

【该题针对“积滞”知识点进行考核】。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