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技能鉴定国家题库采油工高级理论知识试卷一、单项选择(第1题~第662题。
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将相应的字母填入题内的括号中。
每题0.1分,满分66.2分。
)1. 在地质学中认为( C )是地壳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天然物质记录,也是一定地质时间内所形成岩石的总称。
A、沉积岩B、碎屑岩C、地层D、沉积相2. 地质( D )就是各种地质事件发生的年代。
A、规律B、现象C、时间D、时代3. 地质时代包含两种意义:其一是各种地质事件发生的先后( C ),另一个是地质事件发生到今天有多大年龄。
A、规律B、现象C、顺序D、岩性4. 把各地大致相同时期沉积的某一地层,称为某某时代的( C )。
A、沉积岩B、碎屑岩C、地层D、沉积相5. 表明地层形成先后顺序 ( D )的概念称为地质时代。
A、规律B、现象C、年龄D、时间6. 用以划分地球( C )的单位称为地质时代单位。
A、规律B、现象C、历史D、时间7. 宙、代、纪、世四个级别是( D)性的地质时代单位。
A、地方B、区域C、历史D、国际8. 宙、代、纪、世、四个级别是国际性的地质时代( A )。
A、单位B、区域C、历史D、地方9. 地层( A )可划分为宇、界、系、统、阶、时、带、群、组、段、层等。
A、单位B、界限C、厚度D、年代10. 地层单位中,宇、界、系、统、阶、时、带等单位,主要是根据( D )的发展演化阶段来划分的。
A、地层B、动物C、植物D、生物11. 群、组、段、层四个单位主要是根据地层岩性和地层( C )关系来划分的。
A、时间B、沉积C、接触D、相互12. 群、组、段、层四个单位主要是根据地层( C )和地层接触关系来划分的。
A、渗透B、沉积C、岩性D、构造13. 界相当于一个( A )时间内形成的地层。
A、代B、宇C、世D、期14. 统是国际通用的地层单位,统相当一个( C )时间内形成的地层。
A、代B、宇C、世D、期15. 地质年代单位的宙、代、纪、世与地层单位相对应的是( B )。
A、群、组、段、层B、宇、界、系、统C、阶、时、带D、期、时、组16. 地质年代单位的( B )与地层单位宇、界、系、统相对应。
A、群、组、段、层B、宙、代、纪、世C、阶、时、带D、期、时、组17. 震旦系沉积地层是指( A )。
A、元古界B、太古界C、古生界D、中生界18. 哺乳动物是在( D )产生的。
A、元古代B、太古代C、古生代D、中生代19. ( C )不是中生代的。
A、白垩纪B、侏罗纪C、二叠纪D、三叠纪20. 属于古生代的是( C )。
A、白垩纪B、侏罗纪C、二叠纪D、三叠纪21. 沉积( D )是指地层剖面上相似岩性的岩石有规律重复出现的现象。
A、储层B、层理C、岩层D、旋回22. 沉积岩的岩性及岩相变化的规律是受沉积( A )控制的。
A、环境B、气候C、岩层D、水动力23. 沉积( A )的变化是由地壳升降、气候、水动力强弱的变化因素所决定。
A、环境B、因素C、条件D、动力24. 由于地壳升降、气候、水动力强弱因素变化的不平衡,所以沉积剖面上的沉积( D )就表现出不同级次来。
A、储层B、层理C、岩层D、旋回25. 湖相油层根据标准层的分布规律及二级旋回的数量和性质,用( C )确定对比区内油层组间的层位界限。
A、特殊层B、标准C、标准层D、标准曲线26. 湖相沉积油层利用沉积( A )对比砂岩组。
A、旋回B、间断C、层理D、相别27. 湖相沉积油层利用岩性和厚度对比( A )。
A、小层B、油层组C、砂岩组D、相别28. 在油田范围内( A )湖相沉积的单油层,不论是岩性和厚度都具有相似性。
A、同一时间B、不同时间C、同一环境D、不同环境29. 井网与( A )的关系实际是平面与剖面的关系。
A、层系B、油层C、小层D、层理30. 确定了开发层系后,就确定了( A )的井数。
A、井网B、油田C、区块D、井排31. 一个开发区的每一套开发层系,对其井网、注采系统、工艺手段都要( B )作出规定。
A、统一B、独立C、综合D、尽量32. 用一套井网开发一个多油层油田,必须划分( D ),才能减少层间矛盾,充分发挥各油层的作用。
A、开发区块B、井网分布C、油层D、开发层系33. 配产配注可分为 ( C )配产配注方案的编制,阶段配产配注方案的调整编制两种。
A、过程B、方面C、时期D、区块34. 配产配注方案的最终落脚点是( A )。
A、单井和小层B、水淹小层C、采油井D、低含水层35. 配产配注方案的总体目标是( D )。
A、增强采液能力B、提高注水能力C、完成生产任务D、注采平衡36. 配注水量对油井的适应程度必须与( D )结合起来,以油井的反映作为检验标准。
A、采液能力B、注水能力C、注采平衡D、油井37. 配产配注方案调整是指:根据油田( C )、开采工艺技术的发展和企业对原油产量的需求,对上一时期或前一阶段的配产配注方案进行必要的综合调整。
A、压力水平B、油层吸水能力C、开采现状D、剩余储量38. 配产配注方案调整是一个对油层不断认识和不断( C )的过程。
A、调整B、研究C、改造挖潜D、发展39. 配产配注方案调整总体上是为了确保油田地下能量的补充和企业对( D )的需求。
A、高产稳产B、长期稳产C、开发效果D、原油产量40. 确保油田地下能量的补充和企业对原油产量的需求,是( D )方案调整的总体目的。
A、开发B、布井C、层系划D、配产配注41. 油、水井动态分析是指通过大量的油、水井第一性资料,认识油层中( B )运动规律的工作。
A、油B、油、气、水C、气D、水42. 动态分析的三大步骤可以概括为:对油藏内部诸因素的变化,进行研究、分析;找出变化的原因和问题;提出( D )措施、预测今后的发展趋势等。
A、增产增注B、稳油控水C、综合调整D、调整挖潜43. 动态分析的基本形式有:单井动态分析、井组动态分析、( C )动态分析。
A、油层B、油藏C、油砂体D、区块44. 油、水井动态分析的资料包括:静态资料、动态资料和( B )资料。
A、钻井B、工程C、作业施工D、维修保养45. 划分井组应以( B )为中心。
A、油井B、注水井C、井排D、井组46. 井组动态分析的目的,是要使注水井达到分层注采平衡、( C )平衡、水线推进相对均匀。
A、吸水指数B、注水量C、压力D、泵效47. 油井动态分析的任务是拟定合理的( C ),提出合理的管理及维修措施。
A、生产时间B、泵效C、工作制度D、采油指数48. 井组动态分析是在单井动态分析的基础上,以注水井为中心,联系周围( D )和油井来进行的。
A、观察井B、试验井C、资料井D、注水井49. 油井动态分析首先要做的工作是掌握油井( B )。
A、生产参数B、基础资料C、存在的问题D、井下状况50. 在一个井组中,( B )往往起着主导作用,它是水驱油动力的源泉。
A、油井B、水井C、层间矛盾D、注水压力51. 油井动态分析主要分析产量、压力、含水、气油比、( D )的变化及原因。
A、动液面B、剩余储量C、工作制度D、采油指数52. 注水井动态分析的内容是:分析分层吸水能力的变化、注水井井下工作状况、( B )对油井的适应程度、注水井增注效果。
A、注水压力B、配注水量C、注水流程D、泵压53. 分层指示曲线主要用于对分层吸水能力、注水井井下工作状况、注水井( C )等进行分析。
A、配注水量B、注水压力C、增注效果D、工作状况54. 动态分析的基本方法有统计法、( D)、物质平衡法、地下流体力学法。
A、模拟法B、计算法C、制表法D、作图法55. 井组分析时一般从注水井入手,最大限度地解决(D )。
A、压力平衡B、平面矛盾C、层内矛盾D、层间矛盾56. 油田动态分析方法中,( A)是把各种生产数据进行统计、对比,找出主要矛盾。
A、统计法B、对比法C、平衡法D、图表法57. 油田动态分析的方法中,( B )是把生产中、测试中取得的数据整理成图幅或曲线,找出变化规律。
A、统计法B、作图法C、平衡法D、对比法58. 在油田生产过程中,利用物质平衡原理,预测各个时期的产量、油气比、压力等,制定油田开发方案的方法叫( C )。
A、统计法B、分析法C、平衡法D、对比法59. 阶段开发分析是指:在油田开发的某一阶段,针对开发过程中所反映出的主要问题,有( C )地进行专题研究,为制定不同开发阶段的技术政策界限、进行综合调整、编制长远规划提供依据。
A、规划B、步骤C、针对性D、计划性60. 一般情况下,应在五年计划末期、油田进行重大( B )措施前、油田稳产阶段结束开始进入递减阶段三个时期进行阶段开发分析。
A、增产B、调整C、改造D、技术61. 油田动态分析可按( A )的大小分类分析、按时间尺度分类分析、按分析内容分类分析。
A、开发单元B、开发区块C、产能D、油田62. 油田动态分析按时间尺度分类分析可分为:旬度动态分析、月(季)生产动态分析、年度动态分析、( D )开发分析。
A、增产增注B、特殊C、三次采油D、阶段63. 油田动态分析按分析内容分类可分为:生产动态分析和(B )动态分析。
A、油层B、油藏C、区块D、单井64. 区块分析的对象是整个( C )。
A、油藏B、油田C、开发单元D、井排65. 动态分析所需要的基本资料有(D )类。
A、2B、4C、5D、366. 动态分析水淹资料有:油井全井( A )资料、分层含水率资料。
A、含水率B、水质C、水线推进D、油田水67. 动态分析产能资料有:日产液量、( B )、产水量、产气量。
A、地层压力B、产油量C、饱和压力D、油压68. 油井压力资料有:地层压力、( C )、井口的油压和套压、回压等。
A、岩层压力B、生产压差C、流压D、总压差69. 动态分析的基本资料有:生产层位、砂层厚度、有效厚度、( D )、油层的连通情况、油气水分布情况。
A、测试资料B、生产压差C、井口压力D、渗透率70. 动态分析注水井压力资料有:地层压力,井底( A )压力,井口油压、套压、泵压。
A、注入B、流动C、饱和D、液注71. 油井的静态资料主要有:油田构造图、小层平面图、小层数据表、油藏剖面图、连通图;油层物性资料、( B )有效厚度、原始地层压力等;油水界面和油气界面资料。
A、地层B、油层C、岩层D、砂层72. 连通图可以了解每口井的小层情况,如砂层厚度、( D )、渗透率和小层储量等。
A、油水边界B、小层压力C、水淹情况D、有效厚度73. 油砂体平面图,可以( A )开发单元平面分布状况。
A、掌握B、统计C、计算D、编制74. 水淹图可以用来分析研究( A )、开发单元的水淹情况。
A、注采井组B、油层C、油藏D、油井75. 油田构造图能够反映主要产油层的空间分布状况、埋藏深度、( B )和类型、经过井斜校正的井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