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ARCHITECTURAL JOURNAL建筑学报66ARCHITECTURAL EDUCA TION国外建筑设计创新教育及其启示邵郁邹广天1 引言1.1 创新教育与建筑设计创新教育1) 创新教育 创新教育是在创新学理论的指导下,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实践。
高等院校不只是知识和技能传授的场所,而是产生创新知识的场所。
美国波士顿学院林奇教育学院讲座教授安迪・哈格里夫斯指出:“只有教学被寄予这样的厚望:培养和创造人的技能和能力,使个体和团体能够在当今的知识社会中生存下去并获得成功。
”[1]在世界各国,创新教育受到高度重视。
在我国,创新教育的研究和教学实践在各个不同的学科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2) 建筑设计创新教育 从广义上讲,建筑设计创新教育是指提高各种建筑学专业人员的建筑设计创新能力的教育活动;从狭义上讲,建筑设计创新教育是指在学校里进行的,系统化、规范化地培养建筑设计创新人才的教育活动。
纵观世界建筑史,各种设计思潮的发展,都是以学校的实验性教学为先锋的。
在学校进行的研究型设计,更容易产生新思想,并成为提升学科学术水平的有效途径。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建筑设计创新教育同时担负着培养建筑设计创新人才和推进建筑学学科发展的任务。
3) 建筑设计创新教育的特征 建筑设计创新教育具有适时性。
学校的教育与时代的发展紧密结合,有利于使受教育者在今后的社会设计实践中起到主流和先锋的作用,使得整个行业向积极方向发展。
同时,学校的教育领先于社会普遍的流行趋势,并能在今后很长的一个时期内产生深远的影响,推动新的创造产生。
它关注的不仅是表层的适应社会的创新能力,更意味着深层的创造潜力。
建筑设计创新教育具有规范性。
在建筑教育过程中,应始终贯穿创新的理念;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规范地引入创新性思维和技法训练的环节,建立良好的教育环境和科学的教学评估体系,同时鼓励各校的个性化办学理念和风格。
建筑设计创新教育具有系统性。
建筑设计创新教育是一个由学生和教师主体、教学原则、教学设计等子系统组成的系统。
系统的整体目标就是提高学生的设计创新能力,提升建筑学学科的整体水平。
其中各子系统处于动态平衡,以系统整体目标的优化为准绳。
系统的内容和形式不断丰富、充实和发展,使系统具有开放性。
建筑设计创新教育具有创新性。
它是一种全新的教育,它的创新性体现在构成创新教育的所有元素,都能突破旧的框框,从规范化的制度和实施方案等方面的变化,都是“革命”性的。
1.2 从国外建筑教育解读建筑设计创新教育的目的建筑设计创新教育是建筑教育中最重要、最核心、最宝贵的部分。
通过考察国外建筑教育的发展历程,可以清晰地看出其建筑设计创新教育的印记和轨迹。
这些教育实践形成了具有影响力的创新思潮,培养出了许多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从国外建筑教育中解读建筑设计创新教育,有助于在我国的建筑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建筑设计创新教育的水平。
2 巴黎“鲍扎”教育—新古典主义的开端巴黎“鲍扎”教育转变了人们的艺术观念,将建筑学带出行会的控制,使人们对艺术的认识涉及理性、科学和人文主义精神。
法兰西建筑学院的成立是建筑学学科的开始,之后成立的各类建筑学校,开始把土木工程师与建筑师的工作分开,完善了建筑学科的配备,使建筑学开始稳步发展。
“鲍扎”教育形成了以素描、理论争鸣和院士讲座为主体的规范的教学体系,使秩序、光影、比例等成为主流美学意识,最终成为新古典主义艺术思潮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同时,美术学院的成立提高了工艺和工业生产领域的水平。
3 美国新学院派—美国建筑职业教育的起点美国建筑教育始于19世纪60年代,源于职业背景,负有快速提高全社会建筑设计水平的责任。
巴黎鲍扎体系因具备完整的理论框架和教学体系,能迅速提升建筑品味,而受到青睐,成为美国建筑教育的主流。
美国新学院派表现出与巴黎鲍扎不同的职业特征,增加了公共课和人文教育的内容,对加强学生的综合知识和理性思维方式,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丰富创新源泉有重要作用。
与巴黎学院派教育的另一个区别,就是虽然采纳了巴黎鲍扎的体系和美学原则,但并不拘泥于古典的样板,鼓励创新,反对抄袭,同时在教学内容方面呈现出开放性的形态。
摘要/ 从建筑设计创新角度对建筑设计创新教育进行定义,对国外建筑教育的发展及其建筑设计创新教育进行解读,揭示建筑教育与建筑设计思潮形成的内在联系,阐述成熟的教育体系对建筑学学科发展起到的促进作用,以期有助于提高建筑设计创新教育水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建筑设计创新教育建筑设计创新建筑教育ABSTRACT/ Defining the education f or innovation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in perspective of innovation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this paper explains the development of foreign ar-chitecture education and the education for innovation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It displays the inner link between archi-tecture education and the formation of the trend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thought, and e xpounds the positive influence of ripe education system on the disciplinary development of architecture. The author hopes this expatiation will be ben-eficial to raising the level of innovative education and to foster students' ability to innovate.KEY WORDS/ education for innovation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innovation of a rchitectural design, architecture edu-cation作者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哈尔滨,150001)收稿日期:2008-09-1667ARCH ITECTURA L JOURNAL 2008.10建筑学报4 德国包豪斯—现代建筑设计的源头德国包豪斯教育是一段传奇式的建筑教育史,在现代建筑教育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是创新教育的典范。
包豪斯试验性的教学成果对现代主义设计产生深远的影响。
它挑战了学院派以艺术教育为核心的思想,吸收了当时先进的艺术改革的成果,建立了推动建筑设计发展的先进形式语言,主张“创造”是包豪斯教育思想的核心,这是现代建筑设计形成的基础。
包豪斯的教学,对适应工业社会的建筑形式进行了探索研究,为快速发展的机器与材料方面的变化做了较好的“预热”,从文学、音乐、乡土传统、新功能、新材料、新建造方式、新空间和新装饰手法等多方面发展了建筑的意义。
包豪斯形成了至今仍在建筑教育界产生广泛影响的基础课程和工作室制度。
5 美国新包豪斯—国际主义设计风格的兴起二战以后,欧洲的现代主义大师把成熟的理论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带到了几乎没有什么文化底蕴制约的美国,依托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和文化上的包容精神,大展创新本领。
格罗庇乌斯、密斯等德国建筑教育家移民到美国后,在最重要的高等院校担任了领导职位,改变了美国当时以学院派为主、缺乏建筑理论和思想体系的教育状况,给美国的建筑教育增加了新鲜力量,“他们的设计和教学对美国的建筑发展起到理论和实践的转折性作用”。
[2]上世纪50年代,包豪斯的基础课程成为美国建筑院校较有影响力的课程,到60年代,美国培养的建筑家开始成熟,并走向世界各地,美国成为世界上建筑设计、理论、教育各方面最强的国家。
在世界范围内较有影响的建筑大师中很多是美国的建筑院校培养出来的,大多与包豪斯教育体系有密切关系。
德国教育家的教育和设计实践,推动了美国现代建筑和设计思想,掀起世界范围的国际主义风格运动。
6 其它建筑设计创新教育—多元化建筑发展的动力20世纪60年代后,各国出现了很多不受学院派和包豪斯的体系严格控制的教学体系,在客观上对建筑设计创新思潮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其中包括乌尔姆设计学院、得克萨斯骑警、库柏联盟建筑学院、伦敦建筑联盟学院等。
它们的教学体系和方法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促进了建筑学科的发展。
当代公认的很多最具创新能力的建筑师、普利茨克奖得主都出自这些教育体系。
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不照搬以美国为代表的主流教育道路,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注重教育的开放性和个性,在教学方法上兼收学院派和包豪斯的长处,发展有特色的教学内容,展现了学校在创新潮流中的导向性作用,实现了高等学府的预言性和学术性;重新阐释现代建筑的精神实质,对战后功能和技术至上的趋势进行积极的修正,使文学、绘画等现代艺术人们再次走进建筑视野;注重多学科交叉带来的建筑学科发展,人文、自然、社会、技术等领域的新成就促成了异彩纷呈的建筑新领域;建筑教育成为一个严格的理性系统,从而提高某地区以至国家的设计水平;开创了理性的现代建筑教育的新局面,将设计理论研究与设计教学实践结合,使建筑教学成为“对设计过程和方法的一种研究”[3],使建筑设计成为可教的东西。
7 启示对国外建筑教育发展的解读,是建筑设计创新教育研究的重要内容。
从国外建筑设计创新教育的研究,我们可以找到建筑教育与建筑设计思潮形成的内在联系,可以看到成熟的教育体系对建筑学学科发展起到的促进作用(表1)。
这种比较研究对我国的建筑教育有重要启示,有助于从整体上提高我国建筑设计创新教育的水平,从而提高我国本土设计师的建筑设计创新能力。
我们通过考察国外建筑教育及其建筑设计创新教育,可以得到如下启示:1) 每种建筑教育体系在形成之初,都为摆脱当时设计领域某些制约建筑发展的问题而进行了探索,因此在形成初期都有超越建筑实践的“麻木”、“市侩”状况的超前性,其“学术性”高于“实践性”[4];当它发展到成熟阶段时,便开始主宰设计市场,而逐渐失去创新性,此时“实践性”高于“学术性”,如果不及时吸收新的养分就会成为建筑设计创新的障碍。
2) 从现代各国建筑教育体系的根源看,都与巴黎“鲍扎”和德国包豪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鲍扎形成了唯美主义的美学观,强调艺术至上;包豪斯倡导现代美学观,强调技术至上。
鲍扎和包豪斯传入各国后的本土化带来了建筑的迅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