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微观经济学期中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 每小题1分 ,共10分)
1.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认为,“经济学研究的是一个社会如何利用稀缺的资源以生产有价值的物品和劳务,并将它们在不同的人中间进行分配。
” 根据该经济学定义,微观经济学的两大主题是( )。
A . 资源是稀缺的,社会必须生产有价值的物品和劳务;
B . 社会必须有效配置资源,生产有价值的物品和劳务;
C . 资源是稀缺的,社会必须有效配置资源;
D . 以上都对。
2.在均衡价格决定模型中,该模型所要决定的变量是( )。
A .内生变量;
B .外生变量;
C .参数;
D .上述都是。
3.如果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而所有其他因素保持不变,则通常将导致( )。
A .需求增加;
B .需求减少;
C .需求量增加;
D .需求量减少。
4.如果商品X 和商品Y 的需求交叉价格弹性是−2,则商品X 和商品Y 是( )。
A .替代品;
B .互补品;
C .正常品;
D .劣等品。
5.如果某商品自身价格不变而生产成本上升,则该商品( )。
A .供给曲线向右移动,使均衡价格上升和均衡数量增加;
B .供给曲线向左移动,使均衡价格下降和均衡数量减少;
C .供给曲线向右移动,使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增加;
D .供给曲线向左移动,使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减少。
6.在总效用曲线递增阶段,边际效用曲线相应地( )。
A .为正值且其值不断增加;
B .为正值且其值不断减少;
C .为负值且其值不断减少;
D .以上任何一种情况都有可能。
7. 假定商品1和商品2的价格P 1 、P 2已定,当2112P P MRS
时消费者应怎样调
整商品购买组合以实现效用最大化?( )
A .增购商品1的数量,减少商品2的数量;
B .减少商品1的购买数量,增购商品2的数量;
C .同时增购商品1和商品2的数量;
D .同时减少商品1和商品2的购买数量。
8.正常品的需求曲线呈现向右下方倾斜的特征,其中的原因是:( )
A .替代效应与价格同方向变动,收入效应与价格反方向变动;
B .替代效应与价格同方向变动,收入效应与价格同方向变动
C .替代效应与价格反方向变动,收入效应与价格反方向变动;;
D .替代效应与价格反方向变动,收入效应与价格同方向变动。
9. 关于消费者剩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消费者在购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最高总价格和实际支付的总价格之间的差额;
B .在几何图形上,可以由消费者需求曲线以下、市场价格线之上的面积来表示;
C .消费者剩余通常被用于度量和分析社会福利问题;
D .以上说法都正确。
10. 经济学中短期生产与长期生产划分的标志是( )。
A .时间长短;
B .可否调整产品价格
C .可否调整产量;
D .可否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投入量;。
三、计算题 ( 每小题10分 ,共40分)
1.如果某种商品的需求函数是Q d =15 − 0.5P ,供给函数是Q S = −5+ 0.5P ,试求: ⑴ 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⑵ 均衡点的需求价格弹性和供给价格弹性。
⑶ 如果政府实行最高限价P =15,则该商品的供给与需求关系会发生什么变化?由此带来的后果是什么?
2.假定某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221X X U ⋅= ,两商品的价格分别为P 1=4,P 2=2,该消费者用于商品1和商品2的收入为60,试求:该消费者关于商品1和商品2的需求量各是多少?消费者从中获得的总效用是多少?
3.已知生产函数为31
32K L 2Q =,劳动的价格w=4,资本的价格r =2。
⑴判断并说明该生产函数的规模报酬属于哪一种类型?
⑵当生产成本C=6000时,厂商实现最大利润时的L、K和Q值各是多少?
4.已知生产函数为2
2K
)
.
Q.
,
-
=,假定厂商目前处于短期生
=
f
(-
L
K
5
5
L
2
KL
产,且K=10。
试求:
⑴劳动的平均产量函数和边际产量函数。
⑵劳动投入量的合理区间。
⑶当劳动的平均产量达到极大值时,劳动的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各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