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走进国家
第一节日本教案
一、对课程标准的理解
新的课程标准对认识国家地理有九点目标要求(课标):(1)在地图上指出某一国家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2)根据地图和资料,说出某一国家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指出特有的自然地理现象和突出的自然灾害,并简单说明其形成的主要原因;(3)运用地图和资料,联系某一国家自然条件特点,说出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4)用实例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在某一国家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5)举例说出某一国家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方面的经验、教训;(6)根据资料和地图,说出某一国家交通运输特点以及主要城市;(7)根据资料和地图,说出某一国家的种族、民族、人口、宗教、语言等至少一个方面的概况;(8)用实例说明一个国家的自然与社会环境对民俗的影响。
(9)举例说出某一个国家与其他国家在经济、贸易、文化等方面的联系。
二、教材分析
本课时主要介绍日本的自然环境,共有四个小标题,由“东亚的岛国”、“多山的地形”、“温湿的气候”、“东西融合的文化”组成,这四个内容既能让学生了解日本的位置、地形、气候、文化特点,同时又成为后面的内容“发达的经济”和“主要的城市”作铺垫,让学生通过对日本
自然地理条件的分析,进而达到理解日本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成功
之处,并以此作为我们的借鉴。
设计思路:
1. 播放优美的乐曲于课堂中,利用视频、动画、代表性图片等
强大的信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把复
杂的地理变化过程生动、直观地演绎出来。
2. 读图分析,小组讨论,情景模拟等活动的设计,不仅在课堂上丰富了学生的活动,更有利于学生初步体会和学习认识一个国家
的基本方法,最终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
3. 通过在日本的衣食住行活动让学生了解并学会分析人地关系。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够说出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范围和主要组成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掌握一些最基本应
对地震的自保常识;进一步提高学生利用地图学习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和分析地图及相关资料的方法辅以师生、生生之间平等交流探讨等过程,体会用图学习的方法,形成探究
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养成关注世界上其他国家的习惯;加强减灾、防灾意识。
教学重难点:
1. 认识多火山、地震的岛国。
2. 理解分析人地关系。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现在正值春暖花开,人们外出踏青旅游的美好时节,此时有樱花王国之称的日本,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旅游爱好者。
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几组这个国家的图片,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播放多媒体,在音乐中各种日本图片。
教师问:这个国家的名称是什么?生:日本。
教师接着问:图片展示了日本的哪些知识?提起日本,你还会想到那些(联系学生实际)
教师:我们这一节就从地理的角度来系统学习一下日本。
(教师板书:第一节日本)
(二)出示学习目标(旅游导航)
1.查位置,赏樱花,辩地形---选择行程。
2.观婚礼,找特色---了解文化特点。
3.尝美食,析气候---分析农业发展。
4.住木屋,泡温泉---解地震火山之谜。
(三)学习新知:
创设情境:我们班玲玲同学在日本的亲戚要在五一假期结婚,邀请她和同学们一起去日本东京参加婚礼并旅行。
同学们想去吗?这一节课我们就通过去日本的衣食住行来聊聊日本。
1.行在日本
(承转)要去日本首先要找到日本的位置。
学生按照学案活动一(学生自学)(教师绘图)(板书衣食住行)
学生活动:(1)学生自己读图记忆;(2)学生相互交流(3)分组准备
问:学生按小组准备情况上台指图回答:
(1)说一说日本位于东西半球的哪半球?南北半球的哪半球?五带中的什么温度带?
(2)说一说日本濒临哪些海洋和海峡
(3)说一说日本有哪些隔海相望的国家,日本在中国的什么方向
(4)说说日本四大岛的名称和东京的位置。
设问:请你帮助他们选择下面哪几种交通运输方式才能到日本?为什么?
A 汽车
B 火车
C 飞机
D 轮船
(承转)让我们乘坐多啦a 梦航班从北京去日本旅游吧,我们到达日本后首先想看一看什么呢?(樱花)
看看盼盼有什么疑问?5 月1 日还能看到樱花吗?
学生思考:同学们看樱花花期开放时间图,回答哪里能看到?为什么这里樱花开放的时间比其他地方晚?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从春暖花开提示学生)
承转:知道了樱花开放地,同学们打开课本,翻到69 页,在彩图上画一条从东京去北海道的路。
(学生画图)
教师:提问学生为什么选择这些道路,教师总结,道路尽量避开山地。
从哪里看出中线经过的是山区?学生讨论后回答教师,日本山区面积占四分之三,平原面积狭小,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
2.衣在日本
承转:我们忙着看完樱花,亲戚的婚礼就要开始了,我们抓紧回来。
问:想看看日本人是怎样举行婚礼的吗?
日本传统文化深受中国影响,现代有吸收了西方的文化。
请同学们找出日本文化中的“中国特色”和“西方特色”
观看视频
学生回答:和服西服戴戒指文字
教师总结:日本具有东西融合的文化
3.食在日本
承转:参加完婚礼,同学们肯定已经饿了,想尝尝日本的传统美食吗?
多媒体:出示日本食品图。
教师:日本的传统美食有什么特点?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特点?
学生:四面临海,水产品丰富。
教师:我们和日本的维度位置大体相当,那么,为什么我们的农作物以小麦为主,而日本以水稻为主呢?同学们看学案活动2 部分。
来解释这一现象。
学生按照学案学习
活动二、根据以下资料回答一下问
题:
东京邹平
最冷月
3.7℃-
4.9 ℃
均温
最热月
25.1℃26.8℃
均温
1610mm 636mm
年降
水量
右图中日本有哪两种气候类型?
左图中,东京与邹平比较,冬季气温较(),夏季气温较(),降水较()。
明显具有海洋性特点。
邹平和东京那个地方适合种植水稻,哪个适合种植小麦,原因是什么?
提问,让学生回答,教师点拨
4.住在日本
承转:经过一天的旅行,同学们也累了,我们就入住旅店休息
一下吧,我们来看看入住的地方好不好。
观看入住房屋:教师提问:
日本的房屋在材质上有什么特点?为什么呢?
学生回答。
学生如果出现困难,提示选择题。
那日本为什么多火山地震呢?
观看板块构造图,让学生回答。
教师:日本地震频繁,平均每天有4-5 次地震,积累了很多防震的经验,但是木质虽然抵挡了大多数地震,但是却没有挡住地震引发的另一场灾难---海啸的侵袭。
下面我们看一段视频。
观看视频
在大自然面前我们是渺小的,只有科学的认识自然,掌握自然规律,顺应自然,再能减少我们的损失。
(四)小结本节内容
教师:经过了一天的旅游,通过我们的衣食住行,我们今天有哪些收获,掌握了哪些知识呢?
学生回答
(五)课堂检测
下面我们用游戏的方式来测试一下同学们学习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