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规格说明书文件更改摘要:目录1引言 (3)1.1目的 (3)1.2范围 (3)1.3术语 (3)1.4参考资料 (3)1.5需求描述约定 (4)2项目概述 (4)2.1系统功能 (4)2.2业务描述 (5)2.3数据流程描述 (5)2.4用户的特点 (5)2.5运行环境要求 (5)2.6设计和实现上的限制 (5)3功能列表 (5)4功能需求的描述 (6)4.1.1SRS.FUNC.SENDUSSD.001 增加营销策略 (6)5非功能需求 (7)5.1系统性能要求 (7)5.2系统安全及保密要求 (7)5.3系统备份与恢复要求 (8)5.4系统日志 (8)6外部接口说明 (8)7其他需求 (8)8附件 (8)1引言{系统建设的相关背景,从而引出建设该系统的驱动力。
}1.1目的{说明编写这份需求规格说明书的目的。
}建议阅读者文档编写目的(指导开发、测试进行设计)1.2范围【项目范围明确了这次的项目建设做什么,不做什么;包括什么内容,不包括什么内容;项目范围应该在项目初期就被明确定义,以用于指导业务分析和系统实施,使后面的工作内容不会超出范围,也不会出现没有完全覆盖所有内容的情况项目范围不等同于系统的功能范围,明确项目范围时要从项目建设和业务需求的角度来分析本期项目应该实施哪几个方面以及需要分析、实现哪些业务行为】本期项目建设的范围要包括:本期项目建设的范围不包括1.3术语{1.4参考资料{列出有关的参考资料,如:1、本项目经核准的计划任务书或合同、上级机关的批文;2、属于本项目的其他已发表的文件;3、本文件中各处引用的文件、资料、包括所要用到的系统开发标准。
4、行业标准和规范。
列出这些文件资料的标题、文件编号、发表日期和出版单位,说明能够得到这些文件资料的来源。
}1.5需求描述约定{在此说明本文描述需求的约定,这些约定可以包括:1、需求标识方法(应确保需求标识在整个项目中的唯一性,且不受需求变更的影响,不得使用WORD自带的序列号作为需求标识);2、需求的跟踪粒度(明确需求的跟踪力度);3、优先级(在本文档中设定的级别及其含义,例如第一阶段设置优先级为H,第二阶段设置为M);4、功能描述的方法(包括功能描述,业务规则,原型界面,输入,输出,业务流程,约束条件。
其中流程类需求必须要有业务流程,否则可以不需要。
);下面以一个具体项目举例:1、本系统的需求标识方法:层次化编号方法模块缩写+序列号,如SZAG01、SZAG01.01、SZAG01.01.02指功能模块的主功能点,第三层次指主功能点下的具体需求。
2、本系统的需求跟踪粒度跟踪到第二层功能需求。
3、本文档的需求级别定义a、本文档的优先级别分为:高、中、低;b、同时对于主功能点还描述实现的周期:一期、二期、三期;4、功能描述方法a、功能描述;b、业务规则;c、原型界面;d、输入:提供所有与本功能有关的输入描述,包括:输入数据类型、媒体、格式、数值范围、精度、单位等;e、输出:提供与本功能有关所有输出的描述,包括:输出数据类型、方式、格式、精度、单位等,以及图形或显示报告的描述;f、业务操作流程(流程类):描述正常业务流程,使用图示并配合必要的文字说明;g、约束条件:列出在各个工作领域不需计算机化的功能并提供其原因以及特殊条件;}2项目概述2.1系统功能{概述了产品所具有的主要功能,其详细内容将在系统功能需求和特性中描述,所以在此只需要概略地总结。
以图表形式画出系统功能结构图,并加入必要文字说明。
}2.2业务描述{对系统主要功能模块以场景方式进行描述,并能体现系统独有的特色。
}2.3数据流程描述{建议使用VISIO画出系统主要业务数据流图,包括系统间和系统内。
}2.4用户的特点{使用VISIO画出系统组织架构图,并描述组织机构涉及的部门,这些部门分别使用系统中的哪些功能模块,以及部门需求确认人的相关信息。
}2.5运行环境要求{1、硬件环境需求(描述数据库服务器,应用服务器,接口后台服务器配置说明)(依据实际情况,有则写,没有则待定);2、软件环境需求(依据实际情况,有则写,没有则待定);a、操作系统要求(描述各个硬件服务器安装的操作系统);b、应用软件要求(描述各应用软件的名称、安装位置、版本信息);c、客户端要求(描述对客户端IE、第三方软件的版本信息);3、运行模式(描述该系统的运行模式,如:B/S或者C/S)4、其他环境需求(如有其他环境需求则描述清楚,否则写无)}2.6设计和实现上的限制{主要描述用户要求、经费、法律法规、可利用资源上的限制,如:1、用户要求不能使用mysql数据库;2、用户要求短信平台不能使用电子运维现用功能;3、用户要求人员组织机构数据必须来源于EIAC;4、有防火墙,隔离装置等限制;}3功能列表{列出本需求中的功能点、需求编号、需求内容、优先级与内容描述。
必要时独立成立4功能需求的描述{对系统每个功能模块都必须按照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描述:1、功能描述。
2、业务规则,以图形方式进行呈现和文字说明。
3、原型界面。
4、输入:提供所有与本功能有关的输入描述,包括:输入数据类型、媒体、格式、数值范围、精度、单位等。
5、输出:提供与本功能有关所有输出的描述,包括:输出数据类型、方式、格式、精度、单位等,以及图形或显示报告的描述。
6、业务操作流程(流程类):描述正常业务流程,使用图示并配合必要的文字说明。
7、约束条件:列出在各个工作领域不需计算机化的功能并提供其原因以及特殊条件。
} 4.1.1SRS.FUNC.SENDUSSD.001 增加营销策略4.1.1.1功能简介描述该模块的需求,主要是从业务的角度4.1.1.2输入4.1.1.3处理主要是对该模块业务流程进行描述,除非该部分非常简单,一般是通过业务流程图来进行体现4.1.1.4输出1.操作成功,接口功能正常,正常发送USSD消息;2.操作失败,接口功能不能正常使用,返回相应的错误码。
异常表:4.1.1.5界面原型高保真原型的输出结果5非功能需求5.1系统性能要求{1、时间特性a、时间精度要求(时间戳的精度:秒);b、并发访问系统的操作用户数(区间);c、并发统计响应的操作用户数(区间);d、基本操作(增、删、改、查)响应的时间(单位:秒);e、数据统计响应的时间(单位:秒);f、数据采集误差(单位:%);g、数据统计误差(单位:%);2、系统有效性为取得系统有效性,应考虑标准工作日、周末和公共假期的操作时间。
例如:系统每天需要连续运行24小时,每周运行七天,包括公共假期和周末。
3、容错性如硬件情况尚不清楚则简要描述系统的数据库服务器主备双机环境,以及数据库服务器和应用服务器的互备措施,否则要详细描述硬件服务器之间的容错情况。
4、可扩充性描述系统软硬件平台,系统架构,功能设计,管理对象,内外接口的可扩展性。
} 5.2系统安全及保密要求{1、系统基本需求a、描述系统权限控制的要求,只有赋予相应权限情况下才允许执行相应的操作;b、描述系统停止服务的时间累计不超过X天/年;c、描述系统在设计时保证平均无故障时间不小于X天;d、描述系统出现异常停止后也能保证其他系统的正常运行和业务;e、与其它系统连接中断时,系统在一定时间内自动尝试重建连接,如连接失败则以告警形式提示用户;2、应用系统安全性设计需求a、描述登陆系统的安全验证策略;b、用户关键信息的加密措施;c、防止sql语句注入措施;d、内部或者外部接口服务调用的认证策略;e、防止非法用户的访问,入侵,删除/修改数据的措施;3、存储安全性设计需求a、服务器上定制数据库的备份策略;b、后台/接口程序配置文件中账号密码的加密策略;}5.3系统备份与恢复要求{1、描述各种信息(配置数据,统计数据,业务数据,日志数据)的保存期,以及备份和恢复策略;2、阐述在保存期过后需要实施的行为,例如:转移到计算机外部的介质中,或删除它们;3、如转移到计算机外的介质中,叙述存储期及贮存介质的类型。
例如:磁带、磁盘、报告等;4、环境异常时,系统恢复策略描述;}5.4系统日志{1、日志内容(操作日志、接口日志),以及记录策略;2、日志的保存时长、保存策略;3、日志内容的访问控制;}6外部接口说明{1、接口方式类型(硬件接口、数据库接口、webservice,ftp,socket等通信接口);2、接口描述,包括接口方向、数据来源、接口数据等;3、接口与本系统的输入输出描述;}7其他需求{这样的需求可能包括法律需求、国际准则、重用目标等,如果没有则写无。
}8附件{附件可能包括各个模块的具体的功能需求描述、需求跟踪表,或者系统的词汇表、待确定问题列表,以及其它所有能够成为需求基线内容的正式文档,如果没有则写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