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实验报告
——分析中信银行和中国银行的经营能力
管理学院
会计学0X-XX班
XXXX
XXXXX
一.研究目的
比较中信银行和中国银行的经营管理能力。
二.研究原理
商业银行是独立法人,是企业,其基本管理目标是实现银行价值的最大化,但它是经营货币资金的借贷、交易并提供各种金融服务的特殊企业,其资金主要来自负债,因此在经营管理上与一般工商企业有所区别,有其特殊性。
中国商业银行目前所处的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特殊的经营环境,为了比较两家银行的经营管理能力,就从银行经营业务的“三性”方针着手,即盈利性、安全性、流动性。
三.研究分析
(一)盈利性。
盈利性是指商业银行在稳健经营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银行的盈利能力,力求获得最大利润,以实现银行的价值最大化目标。
就两家银行的盈利性,我选择用总资产净利润率和净资产收益率来反映其状况,因其能比较全面地反映银行的经营水准。
1.总资产净利润率。
总资产净利润率(Rate of Return on Total Assets)是银行净利润与资产平均总额的比率,即过去所说的资金利润率。
它是反映企业资产综合利用效果的指标,也是衡量企业利用债权人和所有者权益总额所取得盈利的重要指标。
总资产净利润率=净利润/平均总资产
净利润=利润总额×(1-所得税率)
平均总资产=(资产总额年初数+年末数)/2
指标越高,表明资产的利用效率越高,说明公司在增加收入和节约资金使用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否则相反。
总资产净利润率
从上图中,不难发现,中国银行的总资产净利润率的指标整体高于中信银行,虽在08年时进入低谷,但之后一直处于上升趋势,资产的利用效率相对高。
中信银行的总资产净利润率虽只在08年高于中国银行,但其崛起可见一般,发展的势头良好。
2、净资产收益率
净资产收益率=银行净利润/银行当年平均净资产,亦称为“权益报酬率”。
该指标反映股东权益的收益水平,用以衡量公司运用自有资本的效率。
指标值越高,说明投资带来的收益越高。
净资产收益率·全面摊薄=报告期净利润÷期末净资产。
是个强度指标,说明期末单位净资产对经营净利润的分享。
强调年末状况,是一个静态指标,能够很好的说明未来股票价值的状况。
常常用来分析每股收益指标。
从企业外部的相关利益人股东看,应使用此指标,只是基于股份制企业的特殊性:在增加股份时新股东要超面值缴入资本并获得同股同权的地位,期末的股东对本年利润拥有同等权利。
所以对于向股东披露的会计信息,应采用该方法计算出的指标。
从上图看出,在2010年上半年之前中国银行的净资产收益率(摊薄)都明显高于中信银行,2010年后半年后落后于中信银行,但增长趋势稳定。
净资产收益率·加权平均=报告期净利润÷平均净资产。
是个平均指标,说明单位净资产创造净利润的一般水平。
强调经营期间净资产赚取利润的结果,是一个动态指标,说明经营者在经营期间利用单位净资产为公司新创造利润的多少。
它是一个说明公司利用单位净资产创造利润能力的大小的一个平均指标,该指标有助于公司相关利益人对公司未来的盈利能力作出正确判断。
从经营者使用会计信息的角度看,应使用此指标。
该指标反应了过去一年的综合管理水平,对于经营者总结过去,制定经营决策意义重大。
因此,企业在利用杜邦财务分析体系分析企业财务情况时应该采用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另外在对经营者业绩评价是也可以采用。
通过上图可知,中国银行的净资产收益率增长稳定,说明经营者在经营期间利用单位净资产为公司新创造利润在相对稳定增长,而中信银行则相对跳跃性比较大。
(二)安全性
安全性是指银行具有控制风险、弥补损失、保证银行稳健经营的能力。
银行是高风险的行业,其风险来源于银行的自有资本较少,主要靠负债经营;另一方面,银行在经营过程中始终面临各种风险,如信用风险、市场风险、管理风险等。
如果银行不能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各类风险,则必然会削弱银行的清偿力,危机银行的声誉及银行自身的安全。
1、资本充足率
资本充足率是指资本总额与加权风险资产总额的比例。
资本充足率反映商业银行在存款人和债权人的资产遭到损失之后,该银行能以自有资本承担损失的程度。
规定该项指标的目的在于抑制风险资产的过度膨胀,保护存款人和其他债权人的利益、保证银行等金融机构正常运营和发展。
资本充足率
由图可知,2009年之前中国银行与中信银行的资本充足率都在下降,但中国银行在2009年上半年之前资本充足率高于中信银行,且其变动幅度低于中信银行;2009年后两家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均上升,说明两家银行都能以自有资本承担大的损失程度,但中国银行能承担的更大一点。
故风险较小,安全性较高。
2、不良贷款率
指金融机构不良贷款占总贷款余额的比重。
不良贷款是指在评估银行贷款质量时,把贷款按风险基础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五类,其中后三类合称为不良贷款。
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是评价金融机构信贷资产安全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
不良贷款率高说明金融机构收回贷款的风险比较大,不良贷款率低说明金融机构收回贷款的风险比较小。
不良贷款率计算公式如下:不良贷款率=(次级类贷款+可疑类贷款+损失类贷款)/各项贷款×100%
不良贷款率
不良贷款率逐年降低。
不良贷款过多不利于银行健康的持续发展。
由上图可知,不良贷款率的降低说明了,中国银行与中信银行已经采取了即使有效的措施,有针对性的着手减少不良贷款,提高其不良贷款“免疫能力”。
中国银行的不良贷款率降低的幅度较中信银行更大,但同时其起点也更高。
综合说明中国银行的风险较大,安全性较低。
(三)、流动性
流动性是指银行具有随时以适当的价格取得可用资金,随时满足存款人提取存款和满足客户合理的贷款需求的能力。
当商业银行流动性不足时,它无法以合理的成本迅速增加负债或变现资产获取足够的资金,从而影响其盈利水平,极端情况下回导致商业银行资不抵债。
这里就用一种方法来分析商业银行的流动性:流动性比率。
流动性比率
流动性比率计算公式:流动性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在运用流动比率指标进行经营评价状况时,债权人大多认为流动比率越高越好,但从管理的角度来看,该指标应该有一个上限,流动比率过高,有可能表明公司资金的运用效率不高。
流动性比例
由上图可看出,中信银行的流动性比率明显高于中国银行,且中国银行的流动性比率在不断地下降!
四.研究结论
综上,中国银行的盈利性高于中信银行,但其安全性、流动性却没有中信银行优秀。
从中,发现了“三性”间既相互矛盾又相互统一。
一般来说,商业银行的安全性与流动性呈正相关关系。
流动性较大的资产,风险较小,安全性也较高。
而盈利性较高的资产,由于时间一般较长,风险相对较高,因此流动性和安全性就比较差。
因此,盈利性与安全和流动性之间的关系,往往呈反方向变动。
盈利性、流动性和安全性三原则之间的关系可以简单概括为:
流动性是商业银行正常经营的前提条件,是商业银行资产安全性的重要保证。
安全性是商业银行稳健经营的重要原因,离开安全性,商业银行的盈利性就无从谈起。
盈利性史商业银行的最终目标,保持盈利是维持商业银行流动性和保证银行安全的重要基础。
作为商业银行的经营者,要依据商业银行自身条件,从实际出发,统筹兼顾,通过多种金融资产的组合,寻求“三性”的最优化。
该报告数据均来源于GIONE软件,仅选取中国银行和中信银行进行了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