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艺术欣赏(一)作者: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辛集第三小学徐春晖一、教案背景(一)、1,面向学生:小学六年级2,学科:美术(二)、课时:1课时(三)、学生课前准备:1、收集易于为学生接受的各类建筑的图片、幻灯片或音像资料。
2、让学生课前搜集有关建筑艺术的各种资料。
二、教学课题《建筑艺术欣赏(一)》是人教版第十一册第1课的内容。
本课教材属于“艺术欣赏”的学习领域,其主要内容是:通过欣赏天安门、万里长城、承德普宁寺、大理三塔、圆明园及水乡周庄,使学生对建筑艺术有初步的了解。
丰富学生的人文知识、审美能力,增强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三、教材分析本节教材文字内容几乎没有,只有结合学生从各门学科中学到的知识、课前搜集到的有关建筑艺术的各种资料及教师准备的建筑的图片、幻灯片及音像资料等来进行学习,使学生通过欣赏中国古代建筑初步了解建筑艺术、丰富学生的人文知识、审美能力、增强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一)、教学重点: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天安门、万里长城、承德普宁寺、大理三塔、圆明园及水乡周庄的建筑特点。
2、通过对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欣赏使学生对建筑艺术有初步的了解。
(二)、教学难点:1、使学生了解水乡周庄的建筑特点。
2、通过欣赏中国古代建筑,丰富学生的人文知识、审美能力,增强热爱祖国的建筑艺术,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的情感!四、教学方法(一)、教法:据教学内容及教学特点的需要,本课我采取了情境法、启发式教学法、赏析教学法、演示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教师只有在教学过程中想方设法为学生创造一个具体、生动、形象的情境,并通过恰当的方式把学生完全带入这个情境之中,才能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下有效地进行学习。
教学本课时,我充分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创设融形、声、画为一体的优美的教学情境,扩大学生视野,努力营造一个民主、和谐、宽松的教学情境,以唤起学生情感的共鸣,让他们学得兴趣盎然,教师则只在关键之处作出精要的点拨或总结。
这样,学生就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自主高效地掌握了新知。
2. 引导式教学法:这种教学方法适合于高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知识。
因此,学生欣赏建筑艺术时,我注意引导他们感受艺术的形式美感,艺术与生活、艺术与环境的关系。
3.赏析教学法:赏析、品味祖国优秀的建筑艺术,从而加深对建筑艺术的理解,提高学生对建筑艺术的鉴赏能力。
(二)、学法:1.探究法: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则诱发探索。
爱因斯坦也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要重要。
因此,我把质疑、释疑作为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抓住教学中的疑点和难点,设计具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问题。
启发鼓励学生思考探索,大胆想象,各抒己见,逐步解疑。
引导他们在亲身体验中探求新知。
体验到喜获知识,迈向成功的欢乐,进而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信心。
2. 自学尝试法: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曾经说过:“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也曾指出:“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而是不会学习的人。
”一个人如果不具备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那么他将再也无法生存和发展,更难以适应日新月异的时代发展的需要。
因此说,让学生学会学习是时代的需要,是美术教学改革的需要。
所以在讲建筑艺术欣赏时,我就放手让学生自学,大胆地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鼓励他们想想、说说、谈谈、动脑、动口,让他们自己学会思维,学会分析,学会表达,不断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
3. 合作学习法:我们培养的是跨世纪的人才,他们除了自身要努力学习、勇于创新外,还必须具备真诚的态度、开朗的性格及善于与人合作的精神。
能够处理好与他人的协作关系,集众人之智慧取长补短,是跨世纪优秀人才必备的基本素质。
因此,我在教学本课时,给学生提供较多的讨论、交流的机会,让他们集思广益、相互切磋,在知识方面相互补充,在学习方法上互相借鉴。
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同学们,去年国庆长假老师首次去北京旅游。
当我站在天安门脚下、当我走进故宫、当我踏入颐和园、当我登上万里长城时,我完全陶醉在祖国的怀抱里,第一次那么真实的感受到祖国母亲的壮美。
今天我将陪同大家一起登上天安门,踏上万里长城,走进祖国的著名建筑,去欣赏它们的辉煌!(课件出示:请您欣赏。
生边听音乐边欣赏美丽的建筑图片。
)(注:百度搜索中国著名建筑图片【百度图片】、百度搜索音乐萨克斯《回家》【百度快照】)这些建筑漂亮吗?(生:漂亮。
)对,这些建筑非常漂亮,欣赏之后让人向往,令人陶醉。
那么,你们想不想更深入的欣赏一下这些建筑呢?(生:想!)好,现在就让我们一同去游览一下这些建筑(课件出示课题,并板书课题:《建筑艺术欣赏(一)》。
)(注:百度搜索天坛图片【百度图片】)(二)、探讨什么是建筑艺术?1、同学们,在没有踏上游览车去旅游前我想先和大家共同探讨一下什么是建筑艺术?同学们可以讨论交流一下。
(生探讨交流,畅所欲言。
)2、指名回答师引导总结:同学们说的真好!将来同学们如有兴趣一定能成为最优秀的建筑艺术家!(课件出示:什么是建筑艺术?)建筑艺术是占据庞大空间的立体造型艺术,是实用与审美相结合的产物,是艺术与科学技术的结合。
中国建筑艺术,历史悠久,分布地域广,风格鲜明,有极强的传统风范。
从功能大体可分为宫廷建筑、宗教建筑、陵墓建筑、园林建筑、民居建筑等。
(注:百度搜索什么是建筑艺术?【百度百科】)(三)、建筑欣赏1、欣赏天安门(1)、今天我们旅游的第一站将共同登上天安门。
(课件出示:天安门的图片。
)(注:百度搜索天安门图片【百度图片】)现在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我们可以结合天安门的图片,并利用从各门学科中学的知识及课前搜集到的有关建筑艺术的各种资料,相互合作,交流,探讨,总结一下天安门的建筑特点。
(生分学习小组探讨交流,畅所欲言。
)(2)、既然我们今天是出来旅游,每到一处景点都要有导游才好!现在谁来为大家当导游,介绍一下天安门的建筑特点?(生争先恐后的举手发言。
)(3)、指名回答师引导总结:同学们真是太了不起了,我认为你们都是最优秀的导游!(课件出示:天安门的建筑特点)北京天安门造型威严庄重,气势宏大,雄伟壮丽,是中国古代城门中杰出的代表作。
(注:百度搜索天安门的建筑特点【百度百科】)2、欣赏万里长城,承德普宁寺,大理三塔,圆明园(1)、接下来我们将登上万里长城,踏入承德普宁寺,攀上大理三塔,走进圆明园。
(同学们激情高涨)那么这段旅程我们将如何走过呢?我想让同学们自己去畅游!好吗?(生:好!)接下来请同学们结合课本上的有关插图,利用欣赏天安门的方法去欣赏万里长城,承德普宁寺,大理三塔,圆明园。
(生利用从各门学科中学的知识及课前搜集到的有关建筑艺术的各种资料,相互合作,交流,探讨,总结万里长城,承德普宁寺,大理三塔,圆明园建筑特点)(2)、总结万里长城,承德普宁寺,大理三塔,圆明园建筑特点现在又到了导游的展示时间了,我看谁是万里长城,承德普宁寺,大理三塔,圆明园的优秀导游!(生争先恐后的举手发言。
)a、万里长城建筑特点指名回答师引导总结:(课件出示:万里长城的建筑特点)万里长城绵延不绝地横贯于中国的北方大地,形成一种朴实浑厚、粗犷奔放、雄伟壮观、气势磅礴的独特风格,具有强大的美学魅力。
(注:百度搜索万里长城的建筑特点【百度百科】)b、承德普宁寺的建筑风格指名回答师引导总结:(课件出示:承德普宁寺的建筑特点)承德普宁寺建筑雄伟壮观,装饰金碧辉煌,融合了蒙、藏、维吾尔、汉、满等不同民族的建筑风格,堪称多民族文化艺术的结晶。
(注:百度搜索承德普宁寺的建筑特点【百度百科】)c、大理三塔的建筑特点指名回答师引导总结:(课件出示:大理三塔的建筑特点)大理三塔为方形密檐式空心砖塔,上下较小,中部较大,外部轮廓呈曲线,具有曲线美,是中国现塔最高者之一。
(注:百度搜索大理三塔的建筑特点【百度百科】)d、圆明园建筑特点指名回答师引导总结:(课件出示:圆明园的建筑特点)圆明园宏伟壮观,它包含了各种建筑风格,被称为万园之园。
单从西洋楼遗址做工极为精细秀美的雕刻就可以想象出这些建筑曾经的气度非凡。
(注:百度搜索圆明园的建筑特点【百度百科】)(3)、同学们真是太让我高兴了!你们太了不起了!你们都是最优秀的导游!我们曾经学过《圆明园的毁灭》这一课,我们知道圆明园宏伟壮观,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但是它最终遭到英法联军的毁灭,我们一定要牢记:贫穷受欺压,落后就挨打国盛则园兴,国衰则园毁勿忘国耻,振兴中华(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3、欣赏水乡周庄(1)、最后我们将走进人间仙境——水乡周庄。
在欣赏水乡周庄的建筑时,不能只从单一的建筑物出发,因为这里的建筑都是相互依存,浑然一体,和谐统一的。
为此在没有走进水乡周庄前,我为大家准备了一段有关水乡周庄的视频,请大家欣赏。
(课件出示:水乡周庄的视频短片,最后定格于水乡周庄的一张图片上。
)(注:百度搜索水乡周庄的视频【百度视频】或直接登陆网址:/upfile/zongheba....wmv下载视频; 百度搜索水乡周庄的图片【百度图片】)(2)、现在请同学们结合大屏幕上的这张图片及刚才欣赏水乡周庄的视频的感受,运用以上的学习方法相互合作,交流,探讨,总结一水乡周庄的建筑特点。
(生探讨交流,畅所欲言。
)(3)、现在我想知到谁最能胜任水乡周庄的导游呢?(生争先恐后的举手发言。
)指名回答师引导总结:同学们说的真好!(课件出示:水乡周庄的建筑特点。
)周庄镇因河成街,呈现一派古朴、明洁的幽静,是江南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虽历经900多年的沧桑,仍完整地保存着原有的水乡古镇的风貌和格局,宛如一颗镶嵌在淀山湖畔的明珠。
是当之无愧的“中国第一水乡”。
(注:百度搜索水乡周庄的建筑特点【百度百科】)(四)、回顾总结今天我们的旅行即将结束,那么同学们在欣赏了这些建筑以后有什么收获呢?(生争先恐后的举手发言。
)指名回答师引导总结:建筑不仅仅是技术科学,而且是一种艺术。
中国建筑,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光辉的成就。
中国古代建筑的类型很多,主要有宫殿、坛庙、寺观、佛塔、民居和园林建筑等结构体系。
中国古代建筑经过长时期的努力,同时吸收了中国其他传统艺术,特别是绘画、雕刻、工艺美术等造型艺术的特点,创造了丰富多采的艺术形象,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血汗的结晶。
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热爱祖国的建筑艺术,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
(课件出示,并板书。
)(注:百度搜索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百度百科】)(五)、我的作业选择你喜欢的建筑,用今天你学到的知识探讨一下它的建筑特点,并介绍给身边的亲朋好友听。
(课件出示:我的作业。
)(六)、板书设计建筑艺术欣赏(一)↓热爱祖国的建筑艺术,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六、教学反思:美术课程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