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民事判决不应超出诉讼请求范围

民事判决不应超出诉讼请求范围

民事判决不应超出诉讼请求范围
整理人:许斌龙律师
案情简介:
1996年6月29日,李友邦与益阳市香铺仑建筑工程公司签订建设工程承包合同,益阳市香铺仑建筑工程公司将香铺仑中学教学楼建筑工程交给李友邦承办,施行包工包料,造价每平方米400元,总造价按完工实际面积计算,120天竣工交付,由李友邦交纳100 000元质量保证金。

本工程的税金按税率3.3%分期由联校代扣,工程的管理费按总造价的10.8%收取。

工程竣工后,由益阳市香铺仑建筑工程公司返还李友邦0.8%的管理费。

该工程经决算总造价528 064元,截止1997年1月26日,益阳市香铺仑建筑工程公司支付李友邦工程款440 000元,余欠工程款88 064元及返还0.8%管理费未付。

法官推理(一审):
原审法院认为,李友邦与益阳市香铺仑建筑工程公司所签承包合同依法成立。

李友邦要求益阳市香铺仑建筑工程公司支付余欠工程款及延期付款利息之诉应予支持。

益阳市香铺仑建筑工程公司应依约返还李友邦工程管理费0.8%。

法律依据与判决结果(一审):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八十四条、第一百零八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第六条、第三十四条二项五目之规定,判决:由益阳市香铺仑建筑工程公司偿付李友邦工程款88 064元,延期付款利息31 680元,返还工程管理费4224元,总计金额123 968元。

案件诉讼费4100元,其他诉讼费900元,由益阳市香铺仑建筑工程公司负担。

案件事实认定(再审一审):
一、关于诉讼主体的情况。

李友邦于2007年7月去世,其继承人有子李晏某、李世某、女李春某、李灵某。

益阳市香铺仑建筑工程公司的主管部门为益阳市香铺仑乡政府,香铺仑建筑工程公司于2004年12月被吊销营业执照,2005年3月益阳市香铺仑乡企业办公室决定,并经乡政府同意,由乡企业办对香铺仑建筑工程公司的债权债务进行处理。

后香铺仑乡企业办公室被撤销,其权利义务由香铺仑乡政府继受。

2005年12月香铺仑乡政府、过鹿坪镇政府、长春镇政府合并为长春镇政府,香铺仑乡政府的权利义务由长春镇政府继受。

故益阳市香铺仑建筑工程公司的权利由长春镇人民政府主张。

二、关于建设工程承包及工程款支付的事实。

1996年6月10日益阳市香铺仑联校(现更名为长春镇第二中心学校)与益阳市香铺仑建筑工程公司签订了一份《乡中学教学楼建筑工程承包合同》,为香铺仑中学建设一栋教学楼。

1996年6月29日,益阳市香铺仑建筑工程公司与李晏某、李世某、李春某、李灵某之父李友邦签订了《香铺仑中学教学楼施工承包合同》,将香铺仑中学教学楼工程转包给了李友邦。

合同约定:工程包工包料,单位造价每平方米400元,按完工实际面积计算总造价,120天竣工交付,李友邦交纳10万元质量保证金,工程验收合格后退还,并按银行存款利息给付。

工程款由联校付给香铺仑建筑工程公司,再由香铺仑建筑工程公司付给李友邦,实际上联校付款给李友邦并未通过建筑公司,而是直接付款给李友邦,这种付款方式得到了联校、公司、李友邦三方的认可及当时主管部门的支持。

该教学楼工程包括主体工程与其他附属工程,工程款包括:教学楼主体工程528 064.48元,教学楼加固28 115.13元,旧教学楼加固18 463.39元,旧教学楼维修84 339.39元,应付利息28 443.63元(联校与李友邦双方约定),总工程款为:687 426.02元,李友邦交纳10万元质量保证金,联校应付工程款及质量保证金共计787 426.02元,至2003年5月20日止,联校共付李友邦工程款及质量保证金710 625.14元,尚欠工程款76 800.88元(从1999年2月至2003年5月联校共支付李友邦工程款及质量保证金30176元)。

按合同关系,应由联校向建筑公司支付工程款,由建筑公司向李友邦支付工程款,但联校向李友邦支付工程款的行为,因为已经得到联校、建筑公司、李友邦三方的认可,所以联校向李友邦支付的工程款可以视为建筑公司向李友邦支付了工程款。

李友邦完成了建设工程,建筑公司应全额支付工程款687 426.02元给李友邦,扣除已由联校直接支付给李友邦且经建筑公司认可的610 625.14元,建筑公司尚欠李友邦工程款76 800.88元未予支付。

法院推理(再审一审):
原审法院再审认为,益阳市香铺仑建筑工程公司与李友邦之间签订的承包合同依法成立,李友邦按时完成施工,施工项目已经交付使用,应视为该工程已经验收,李友邦要求益阳市香铺仑建筑工程公司支付工程款的诉讼请求应予支持。

李友邦要求益阳市香铺仑建筑工程公司承担延期付款违约金的诉讼请求,因在工程款的计算中已包含了利息,不应重复计算,故对其这一诉讼请求,不予支持。

益阳市香铺仑建筑工程公司辩称其已足额支付工程款的意见与客观事实不符,应不予采纳。

原审法院原审仅凭建筑公司向联校出具的44万元总收款凭证认定工程款的支付情况,未调取联校向李友邦及建筑公司支付工程款的收据明细,没有查清本案中工程款的支付方式和交易习惯,故原审对建筑公司支付李友邦工程款具体金额的客观事实没有查清。

另外,原审中益阳市香铺仑建筑工程公司与李友邦均未提供双方系内部承包关系从而不禁止建筑公司按约定收取管理费的证据,亦没有查清建筑公司是否已按10.8%收取了管理费的事实,原审判决建筑公司按0.8%向李友邦返还管理费缺乏事实依据,且原判决超出了李友邦的诉讼请求,故原审判决确有错误,应予撤销。

法律依据与判决结果(再审一审):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第十五条、第十八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六条第一款之规定,判决:一、撤销(1999)资民初字第99号民事判决;二、由益阳市资阳区长春镇人民政府支付李晏某、李世某、李春某、李灵某工程款76 800.88元。

三、驳回李晏某、李世某、李春某、李灵某的其他诉讼请求。

限判决生效后10日内付清。

案件受理费5000元,由益阳市资阳区长春镇人民政府负担。

法院推理(再审二审):
本院认为,本案系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

本案争议的焦点是:一、长春镇政府是否应向李友邦支付工程款;二、李友邦是否交纳了10万元质量保证金,原审法院再审判决是否超过了诉讼请求。

一、关于长春镇政府是否应向李友邦支付工程款的问题。

经查,益阳市香铺仑建筑工程公司与李友邦签订的《香铺仑中学教学楼施工承包合同》是双方真实意思的表示,现该工程已经交付使用视为已验收,益阳市香铺仑建筑工程公司已被吊销营业执照,其权利、义务的继受人长春镇政府应按约支付工程款。

长春镇政府提出的其没有在香铺仑联校处收到工程款故其主张不应向李友邦支付工程款的上诉请求于法无据,本院不予支持。

二、关于李友邦是否交纳了10万元质量保证金,原审法院再审判决是否超过了诉讼请求的问题。

经查,《香铺仑中学教学楼施工承包合同》明确约定“李友邦交纳10万元质量保证金,工程验收合格后退还”,李友邦按约向益阳市香铺仑建筑工程公司交纳了该10万元质量保证金,有加盖益阳市香铺仑乡教育委员会财务专用章的收据足以证实。

由于香铺仑联校与香铺仑建筑工程公司在履行合同付款义务中认可李友邦的工程款与质量保证金已混同,该事实有原审法院对证人黄晏华的调查笔录予以证实。

故原审法院再审认定李友邦交纳了10万质量保证金正确,本院予以支持。

综上所述,上诉人长春镇政府提出的上诉理由均不能成立,本院不予支持。

原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准确,程序合法,实体处理正确,本院依法予以维持。

法律依据与判决结果(再审二审):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三条第一款第(一)项之规定,判决如下:
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本案二审案件受理费3060元,由上诉人益阳市资阳区长春镇人民政府负担。

本判决为终审判决。

整理人简介:
许斌龙:博士,律师,华东政法大学教授、研究员、研究生导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