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下学期高一期中考试生物参考答案1.A【解析】低O2环境既可抑制细胞的无氧呼吸,同时有氧呼吸的强度也较弱;贮藏新鲜水果还应维持适当的湿度;低温可降低酶的活性,但零下低温会破坏细胞的内部结构,因此延长新鲜水果的贮藏,应选择低O2、适当的湿度、零上低温的环境,A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2.B【考点】个体衰老与细胞衰老的关系;衰老细胞的主要特征;细胞凋亡的含义;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分析】1、衰老细胞的特征:(1)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2)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3)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积;(4)有些酶的活性降低;(5)呼吸速度减慢,新陈代谢减慢.2、人体是多细胞个体,细胞衰老和死亡与人体衰老和死亡不同步,而个体衰老的过程就是组成个体的细胞普遍衰老的过程.【解析】①婴儿和老年人体中均有新产生的细胞和衰老的细胞,①错误;②由胚胎干细胞诱导分化成肾脏属于细胞分化,细胞全能性是指高度分化的细胞具有重新发育为完整新个体的潜在能力,②错误;③细胞凋亡对机体有利,细胞坏死是由外界不利因素引起的,对有机体是不利的,③正确;④细胞分化不会改变细胞中遗传物质,其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形成的信使RNA和蛋白质不同,④错误;⑤癌细胞是由于原癌基因或抑癌基因突变而异常分化的体细胞,⑤正确;⑥人红细胞没有细胞核,⑥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细胞衰老的特征,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时可联系老人的表现型答题.3.C【解析】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是细胞呼吸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
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都要进行细胞呼吸第一阶段,故A正确。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第一阶段是相同的,故B正确。
不能在线粒体中进行,故C错误。
有光无光都要进行细胞呼吸,故D正确。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细胞呼吸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
4.B【解析】颤藻和衣藻,属于藻类植物,有真正的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A错误;酵母菌和草履虫的细胞内都有真正的细胞核,都是真核生物,B正确;肺炎双球菌属于细菌,是原核生物,霉菌属于真菌,是真核生物,C错误;噬菌体属于病毒,衣原体不是病毒,是一类能通过细菌滤器,在细胞内寄生,有独特发育周期的原核细胞性微生物.过去认为是病毒,现归属细菌范畴,D错误。
【考点定位】生物的分类及分类单位【名师点睛】常考的真核生物:绿藻、衣藻、真菌(如酵母菌、霉菌、蘑菇)、原生动物(如草履虫、变形虫)及动、植物;常考的原核生物:蓝藻(如颤藻、发菜、念珠藻、蓝球藻)、细菌(如乳酸菌、硝化细菌、大肠杆菌等)、支原体、放线菌;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既不是真核生物,也不是原核生物。
5.C【解析】试题分析:细胞增殖包括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无丝分裂,无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核膜、核仁的周期性变化,故A 错误;细胞分化过程中遗传物质不变,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故B错误;多细胞生物个体衰老时,组成个体的细胞普遍衰老,故C正确;所有的具有细胞核的动物细胞中都有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故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的生命历程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6.C【解析】试题分析:低温下,酶暂时失活,结构未被破坏。
酶具有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
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不提供能量。
观察酶的活性,属于定量分析。
考点:本题考查酶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7.D【解析】当光照强度适当增大,植物的最大光合作用强度会增大,这时原有的饱和CO2浓度不够,所以植物的饱和CO2浓度(为6)可能比现在更大,A正确。
除CO2浓度外,在其他条件不改变的情况下,植物的CO2补偿点和饱和点都不变,再结合表中的数据分析,植物在CO2浓度为1时,光合作用速率小于呼吸作用速率,而CO2浓度为2时,光合作用速率大于呼吸作用速率,所以植物的CO2补偿点在1~2之间,B正确。
在CO2浓度为1时,植物叶肉细胞内既要进行呼吸作用产生[H],又要进行光合作用产生[H],所以产生[H]的膜结构有类囊体薄膜和线粒体内膜,C正确。
根据题意,植物在CO2浓度为4时的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速率为1.25mg/h,在特定光照条件下,CO2的吸收速率为4.25,所以植物一昼夜(12h光照)则净吸收CO2的质量为(4.25-1.25)×12=36mg,但植物实际积累的有机物还需要进过折合计算才可求出,故D错。
8.D【解析】试题分析:A、据图分析,AB段细胞体积变小,说明硝酸钾溶液的起始渗透压大于红细胞内液的起始渗透压,细胞失水,A错误;B、AB段细胞体积变小,细胞失水,则B点红细胞内液的渗透压大于A点,B错误;C、硝酸根离子和钾离子以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入细胞,使得细胞内液的渗透压高于外界溶液,细胞吸水,才出现BC段,C错误;D、B点细胞体积不变,说明KNO3溶液与红细胞内液的渗透压相等,细胞吸水和失水处于动态平衡,D正确.故选:D.9.B【解析】生物膜基本骨架为磷脂双分子层,蛋白质为功能分子,细胞膜外侧含有识别作用的糖蛋白以及糖脂,A正确。
细胞之间的信息交流还可以通过细胞通道,如高等植物的胞间连丝,B错。
溶酶体和高尔基体都具有膜结构,能够发生膜的融合,C正确。
内质网与脂质合成、以及蛋白质合成和加工相关,具有多种酶催化相关反应,而性腺细胞合成的性激素为脂质小分子,故其内质网发达,D正确。
【考点定位】生物膜系统【名师点睛】易错点:细胞之间的信息交流均依赖于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
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图1体现了通过体液运输实现细胞间的间接交流,图2体现了细胞与细胞间的直接交流。
图3体现了通过细胞通道传递信息。
图1和图2均依赖细胞膜的糖蛋白(受体),图3没有。
10.D【解析】O2在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参与反应生成水,故最先出现的放射性化合物是水,答案为D。
【考点定位】有氧呼吸【名师点睛】本题就是考查有氧呼吸的三个反应阶段:项目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场所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线粒体内膜物质变化C6H12O6丙酮酸+[H]丙酮酸+H2O CO2+[H][H]+O2H2O 合成ATP少少多根据反应式,各原子的去向和来源判断就很容易了11.B【解析】试题分析:真空包装抑制了水果的细胞呼吸。
酸奶是利用乳酸菌的无氧呼吸。
酿酒是利用酵母菌的无氧呼吸。
温室大棚适当增加二氧化碳、肥料提高光合速率,利用的是光合作用的原理。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呼吸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12.CD13.C【解析】试题分析:图示为酵母菌的无氧呼吸,在此过程中酵母菌消耗葡萄糖,产生酒精和CO2。
CO2溶于水导致pH 降低。
酵母菌的数量经过快速增长后处于稳定后期,随后,由于营养物质的消耗和环境的改变酵母菌的死亡率大于出生率,最终导致细菌的数量下降;选C.考点:酵母菌的无氧呼吸.点评:本题综合性强,突出理解、分析和推理能力的培养。
14.D【解析】本题涉及的知识点有: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有关知识等。
考查的能力是理解能力、推理能力、计算能力等。
解答此题首先要认真看清坐标的含义然后进行曲线分析,其次要把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联系起来考虑,并用两个生理过程进行的条件和时间进行分析。
注意净光合速率=总光合速率—呼吸速率,有机物的积累的速率与净光合作用速率成正比。
据图可知在25℃时单位时间内同化的CO2量最多,所以此时光合作用速率最高,故A项不对; B点对应的25℃时,有机物的积累速度约为2.9(4.2-1.5)个单位,小于20℃时的有机物积累速度,故B项不对;在15℃时,有机物积累的速度约为1.8(2.5―0.7)个单位;35℃时,有机物积累的速度约为1.3(3.8-2.5)个单位;故C项不对;曲线I和Ⅱ的交点表示单位时间内光合作用吸收的CO2量等于单位时间内呼吸作用释放的CO2量,即净光合速率为零,故应选D。
15.A【解析】平衡状态时,骨骼肌能量供应来源于有氧呼吸,有氧呼吸分解葡萄糖过程中消耗的O2与产生的CO2的体积相等;剧烈运动时,有氧呼吸功能不足需要无氧呼吸共同来供能,即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同时存在,此过程中消耗的O2体积比产生的CO2的体积少。
16.A【解析】试题解析:甲图处于有丝分裂前期,含有4条染色体,8条染色单体,8个DNA;乙图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含有8条染色体,8个DNA,无染色单体;丙图处于有丝分裂中期,含有4条染色体,8条染色单体,8个DNA。
甲和丙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与DNA分子数比例都为1∶2∶2,乙细胞中染色体、染色单体与DNA分子数比为1∶0∶2,A正确B 错误;中心体复制发生在有丝分裂间期,分裂前期中心体向两极分离,发出星射线,形成了纺锤体,C错误;图中细胞无细胞壁,含有中心体,属于动物细胞,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分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17.C【解析】试题分析:过程a表示细胞呼吸,过程b表示光合作用,都存在[H]的生成和消耗。
①过程和②过程的酶和场所不一定相同。
c是合成ATP时吸收的能量,包括光能和化学能,d是ATP分解释放的能量,一般只转化为化学能。
ATP在活细胞中含量少,产生和消耗都很快。
考点:本题考查ATP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识图能力。
18.D【解析】体细胞内有8对染色体共16条染色体,每条染色体含1个DNA,有丝分裂间期染色体的DNA复制,结果每条染色体含2条单体和2个DNA,细胞共有16条染色体、32条单体和32 个DNA,进入有丝分裂中期一样,D正确。
【考点定位】有丝分裂19.D【解析】5过程表示有氧呼吸第三阶段,为生命活动提供的能量最多,A项正确;2过程为暗反应阶段,需要多种酶参与,并且需要ATP供能。
过程3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第一阶段,发生的物质变化相同,因此除病毒外的生物都能进行,B项正确;4过程(有氧呼吸第二阶段)产生的CO2进入相邻细胞参与2过程(光合作用暗反应)至少要穿过的生物膜层数是2层线粒体膜+2层细胞膜+2层叶绿体膜共6层,所以至少要穿过12层磷脂分子,C项正确;真核细胞的光合作用在叶绿体中进行,呼吸作用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中进行。
光合作用产生的[H]用于暗反应还原C3化合物,有氧呼吸产生的[H]能与氧结合成水,故D项错误。
【考点定位】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细胞呼吸【名师点睛】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中[H]、ATP来源、去路的比较20.D【解析】这道题综合考察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主要涉及到读图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