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动作心理学》
•在某些文化中,情感的表达方式比在其他文化中丰富;
•有些人比别人更易感情外露;
•有些人比其他人敏感,更易被触动;
•有些人很难隐藏情感,他们觉得那样是欺骗。
每个人都拥有独一无二的的身体语言。
文化背景的不同不能完全解释身体语言的差异,请记住:我们面前的任何人,只要他的内心涌动着某种情感,我们就能通过他的身体姿势和面部表情发现和确定这种情感。
通过面部表情识别情感
持久情感和瞬间情感在面部的体现不一样。
随着时间的流逝,持久情感会在身体上留下痕迹,而瞬间情感仅是为了传递情感而生,完成任务后就消失了。
只要内心存在某种情感,它就会通过身体表现出来。
换句话说,情感不可能完全被人掩盖。
持久情感和瞬间情感
时光易逝,时光在流动中感知生命的轨迹,岁月在我们的脸庞留下生命最宝贵的财富——皱纹。
皱纹是人生的痕迹,是情感的印记。
皱纹并不仅只是让面部表情变得丰富,每种皱纹都表达了特定的情感。
脸上的皱纹可以分为两类:永久皱纹和瞬间皱纹。
永久皱纹揭示了人的性格特征,瞬间皱纹则传递着稍纵即逝的情感。
千万
不能将这两者弄混。
是什么让我们认为永久皱纹反应了人的性格特征呢?如果皱纹是永久性的,那它更倾向于是生理学的,用常识去判断时就要格外谨慎。
人在表达某种情感时,会激活两种类型的肌肉:平滑肌和横纹肌。
当大脑有意或无意地给身体发号施令时,身体动作或面部表情也会接受大脑的调控并作出反应。
例如,人在害怕时会出现生理上的逃跑反应,血液从脸上回流到四肢特别是腿部,以做好搏斗或逃跑的准备。
要进行这一动作,必须借助平滑肌的活动。
这些肌肉分布在静脉、小静脉、动脉和小动脉周围,保证运动时肌肉群的血管舒张和收缩。
当平滑肌内的血液流空时,平滑肌就不能按横纹肌要求的速率做出反应。
根据要达到的不同效果,平滑肌会用比平时慢40~400倍或更长的时间来做出反应。
在这种情况下,反复出现的情感就有可能永久地停留在面部和身体上。
例如,如果某人经常感到紧张,那即使导致紧张的根源已经消除,他的面部仍然会在一段时间内保持紧张状态。
我还清晰地记得一位男性的面容及身体的变化。
他在童年时遭受家暴, 15 岁左右时离家出走后,就再也没有回去过。
在整个孩提时代,他的内心都充满了对父亲的恐惧,这种恐惧影响并塑造了他成年后的肌肉组织,他的肩膀总是向上耸着,好像没有脖子似的。
这不是正常的生理构造,而是肩膀骨骼上的平滑肌运动造成的。
正是在经历紧张情感的过程中,这些消极、紧张的情感无形中让肩膀肌肉向上耸起。
长期的心理恐惧会改变人的身体
形态,不幸的生活对身体形态的影响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
没有心理原因或生理因素,人一般不会耸着肩膀。
当人愤怒时,眉间区域会出现凹陷的皱纹,从水平方向上将鼻子和额头分开。
这种皱纹我们经常看到,不过它们大多数时候都会转瞬即逝。
但就如同耸肩一样,这样的皱纹也可能会成为永久皱纹。
婴儿瞬间的愤怒状态,和易怒的成年人的瞬间愤怒状态存在差异。
因为经常感到愤怒,愤怒已经成为成年人永久的面部特征。
某种情感反复出现,最终就会改变人的相貌特征。
比如易怒的人,如果愤怒的情感长期持续,他的脸部就会因愤怒而产生皱纹。
如果愤怒成为一种性格特征,人的面貌就会迎合这种特征,发生相应的改变。
持续的愤怒可以从眉间的皱纹看出来。
如今,神经生物学比从前更为普及。
专家们研究身体语言时,还研究人的情感背景,以找出瞬间情感和持久情感之间的差异。
皱纹里写满人生沧桑,皱纹也会随着人生的境遇而改变、消失。
相同的情感,会给人留下相似的特征。
这种现象普遍存在,并已得大家的公认,我们可以据此来解读八类情感。
从三个角度看八类情感
面部表情的变化体现着内心的情感动态。
以下三个问题可以帮助识别各种类型的情感:
•是处于紧张状态还是放松状态?
•生活在积极情感状态下还是消极情感状态下?
•是愿意分享情感还是喜欢隐藏情感?
紧张状态或放松状态
紧张反映了人们在交流过程中的投入程度。
在人际交往中,想参与谈话的人的身体会呈紧张状态,这自人类蒙昧时代以来就如此。
想象一下,我们的祖先生活在热带丛林或某个热带大草原上,当他正处于“严阵以待”的情况时,他的精神高度集中,周围哪怕最细微的声音也不能忽略,此时他的身体可能处于放松状态吗?不可能。
远古时代的丛林草原,就如同我们今天的求职面试,或是签订合同的会议。
为了生存,祖先经过辛苦狩猎才能把猎物带回家。
今天的我们,仍然为了维持生计四处奔波。
在会议上谋求利益,如同在丛林中觅食,都有可能一无所获、空手而归。
虽然身处环境不同,但肾上腺素在血管里流动,这是一样的。
丛林中千奇百怪的声音,就像当今商务会议中的问题辩论声。
同样的多巴胺提高了同样的身体警惕度,同样的紧张特征呈现在面部和身体上。
当身体呈紧张状态时,就是做好准备做出反应了。
紧张特别明显地表现在肩膀的姿势上。
一个人处于紧张状态时,会有耸肩的倾向;一个人处于放松状态时,肩膀放松下垂。
这两种姿势都很常见。
不过,每个人原本的身体姿势都不尽相同,所以辨别肩膀的姿势不是那么容易,但我们可以试想某人放松时是什么样的状态,可以这样设想:“站在我面前的这个人如果独自一人舒服地呆在客厅,他还会是这种姿势吗?”如果你觉得有这种可能性,那么,面前的这个人毫无疑问是处于放松状态。
实例如下:
当人处于积极情感状态时,肌肉是处于紧张状态还是放松状
态,特征非常明显,容易辨认。
当人的真实情感处于消极状态时,身体也会出现出一些特征。
右图的这个女人闷闷不乐,可能是一个人坐在客厅里看电视。
但左图的这个女人,则不可能是情绪平静地坐着看电视的。
我们之所以以肩膀的姿势为例,是因为肩膀的动作很难掩饰。
当人处于警惕、专注的状态时,他的肩膀不可能呈下垂、放松的姿势。
身体在放松的情况下,人的警觉性必然会随着肩膀的放松而减弱。
这是由人类遗传学证实了的。
通过肌肉的紧张程度,可以衡量对话者在谈话过程中的投入程度。
肩膀肌肉越紧绷,就表示他越想参与交流。
积极情感或消极情感
同样,情感是否积极,也可通过一定的身体特征加以辨认。
在所有的文化背景中,对于所有的社会群体,人生各阶段的积极情感都具有相同的且可识别的面部特征。
这些象征着积极的紧张情感的图片都有一个共性。
这个共性是什么呢?
这两位女性的脸上都没有纵向皱纹。
没有纵向皱纹,这是紧张的积极情感特征之一。
再来看看紧张的消极情感,与积极情感的表现截然不同。
从图中人的面部表情中,我们能看到表示消极情感的纵向皱纹。
纵向皱纹不是因为年龄增长产生的,而是因人们的消极情感造成的。
如果消极情感在孩童时代就已经常出现,纵向皱纹在成年后会更加明显。
纵向皱纹在面部的三个部位上清晰可见,只要其中两个部位
出现纵向皱纹,那即使不说话,对方也能感受到她的消极情感特征。
不一定非要别人沮丧地大喊大叫,我们才能识别他的消极情感特征。
通过面部纵向皱纹的形态,我们就能轻松判断某人是否处于消极情感状态。
即使这个人没有叫喊,但他内心的紧张也很容易识别。
尽管有些皱纹是持久性的,但是积极、正面的情感能抚平岁月留下的这些痕迹。
情感隐藏或情感外露
某个人的情感是藏在内心深处还是对他人倾诉?我们也能从身体语言上轻而易举地看出来。
当一个人不愿传递内心情感,比如想要保持缄默时,如何才能感知他的这种情感呢?无论是用文字还是通过面部表情来表达,人的内心情感都是一样的。
他在有意无意间会“轻轻地低下头”,通过这个非常细微的动作,他向交谈对象表明自己不愿参与谈话的立场。
当然,有时对方也很难辨识他的态度,因为他低下头时,眼睛仍然注视着对方。
我们来比较一下两种积极的情感状态。
左图中的年轻女性的情感是积极的,但由于自身的原因,或许只是不想在对方面前炫耀自己的幸福,她低下头,试图隐藏内心的情感。
而右图中的女性较为成熟,她的情感和心态在对方面前展露无遗,因为她毫不掩饰地扬着头。
嘴巴张开或闭合,头部是低垂还是扬起,这些不是判断交谈
者是否想要参与交流沟通的标准,但籍由这些细微动作的变化,我们可以判断他的性格是内向还是外向。
当人处于消极情感状态时,内向型情感(情感隐藏)和外向型情感(情感外露)也会出现某些身体特征。
请看下面的例子。
图中两位女性的下巴姿势也明显不同。
在实际生活中,如果无法仔细观察对方的整体面貌,最好只观察面部某一部位,比如下巴。
以下八类情感表现出来时,都有一定的身体特征:
•积极的紧张型情感外露
•积极的紧张型情感隐藏
•积极的放松型情感外露
•积极的放松型情感隐藏
•消极的紧张型情感外露
•消极的紧张型情感隐藏
•消极的放松型情感外露
•消极的放松型情感隐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