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前言 (1)第一章工业园智能化系统设计总则 (2)1.1工程设计原则 (2)1.1.1 采用先进、成熟、实用的技术 (2)1.1.2 开放性、可扩展性、兼容性和灵活性 (2)1.1.3 系统的设计和产品的选择应标准化、规范化 (2)1.1.4 系统必须具有安全性、可靠性、容错性 (2)1.1.5 个性化、人性化 (2)1.1.6 合理的性能价格比 (3)1.2工程建设目标 (3)1.2.1 提供方便、快捷、经济的信息通讯服务 (3)1.2.2 创建安全、便捷的工作环境 (3)1.2.3 建立高效、便利、科学的物业管理体系 (3)1.3工程设计范围 (3)第二章智能化弱电工程建议方案 (5)2.1概况简述 (5)2.2设计方案总述 (5)2.2.1 总体规划 (5)第三章智能化分系统方案 (9)第一节视频安防监控系统 (9)3.1.1 电视监控系统概述 (9)3.1.2 电视监控系统组成 (9)3.1.3 电视监控系统设计思想 (9)3.1.4 电视监控系统架构设计 (10)3.1.5 电视监控系统总体性能指标 (12)3.1.6 电视监控系统详细方案设计 (13)3.1.7 主要特点 (15)3.1.8 特色功能 (27)3.1.9 设备参数 (43)第二节防盗报警系统 (55)3.2.1 系统概述 (55)3.2.2 系统组成 (55)3.2.3 设计思想 (55)3.2.5 系统说明 (56)3.2.6报警管理系统设备选型及优势 (57)3.2.7 设备安装位置 (59)3.2.8 系统设备主要性能指标 (59)第三节电子巡更系统 (65)3.3.1 系统概述 (65)3.3.2 系统组成 (65)3.3.3 设计思想 (65)3.3.4 建议方案 (65)第四节背景音响 (68)3.4.1 系统概述 (68)3.4.2 设计思想 (68)3.4.3 设备选型 (68)3.4.4 建议方案 (71)3.4.5 系统描述 (72)3.4.6 产品介绍 (74)第五节车辆及梯控管理系统 (82)3.5.1 系统特点 (83)3.5.2 车库管理系统工作流程 (85)3.5.3 车库管理系统系统功能 (88)3.5.4 车库管理系统收费管理软件 (89)3.5.5 电梯控制管理系统 (93)3.5.6 现场安装指导 (94)3.5.7 产品介绍 (95)第六节一卡通楼层控制系统 (102)3.6.1 系统概述 (102)3.6.2 设备选型及优势 (102)3.6.3 系统总体结构 (103)3.6.4 门禁系统功能 (106)3.6.5 系统设备主要性能指标 (108)第七节楼宇自控系统 (115)3.7.1 系统概述 (115)3.7.2 楼宇自控系统设计依据 (115)3.7.3 楼宇自控系统项目需求 (116)3.7.4 楼宇自控系统说明 (116)3.7.5 楼宇自控系统设计方案 (120)第八节能量计费系统 (133)3.8.2 能量计费说明 (134)3.8.3 能量计费系统设计 (137)第九节集成管理系统 (144)3.9.1 系统概述 (144)3.9.2 集成系统的基本功能 (145)3.9.3 系统网络及软件构成 (147)3.9.4 系统设计 (149)3.9.5 安装服务体系 (163)第十节信息发布系统 (166)3.10.1 系统概述 (166)3.10.1 系统组成 (167)3.10.2 系统功能 (169)3.10.3 系统优势 (170)3.10.4 系统特点 (171)3.10.5 系统显示模式 (172)3.10.6 主要设备性能和指标 (173)3.10.7 系统环境设计和要求 (176)第十一节无线对讲系统技术方案 (178)3.11.1 工程概述 (178)3.11.2 方案设计 (179)3.11.3 设备安装及说明 (189)3.11.4 系统设备技术指标 (193)第十二节中央管理中心系统 (202)3.12.1 系统概述 (202)3.12.2 管理中心建设原则和管理中心参数设计 (203)3.12.3 管理中心装修 (205)3.12.4 管理中心UPS及动力配电系统 (208)3.12.5 电气系统产品选型及性能设计 (211)3.12.6 防雷接地系统 (213)3.12.7管理中心精密空调系统设计方案 (218)第四章项目组织管理 (225)第一节施工组织管理 (225)4.1.1 工程内容 (225)4.1.2 施工组织总体部署 (225)4.1.3 施工方案 (226)4.1.4 本系统工程确定为本公司重点工程项目 (229)4.1.5 质量管理 (230)4.1.6 安全管理 (233)第二节工程验收 (236)4.2.1 子系统验收 (236)4.2.2 系统验收 (236)第三节售后服务体系 (237)4.3.1 培训计划 (237)4.3.2 培训方法 (237)前言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及的兴起逐步在建筑领域得以应用,我们的园区工作环境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革命,智能化建筑群以其代表的高品质工作环境为越来越多的成功人士所瞩目。
现代化的工作园区不但要拥有优美的外部环境,同时在现代化公共服务设施方面也应建立起集中的综合保安防范体系、自动化机电设备监控管理系统、以及完善的综合物业管理和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功能。
让智能工作园区中的广大工作人员领略到现代化的精神内涵。
智能化系统工程成功建设的关键是四大基本要素:“正确的认识、合理的需求定位、优化设计和规范实施”。
智能化建筑群设计思想遵循以下要求:适用性、先进性、可靠性、实施的可行性、标准化、可开放性、可扩充性、数据安全性、易操作性,这样才能达到合理定位和最优设计的要求。
整个“XXXX企业中心”作为智能化建筑群,位于金桥出口区。
XXXX项目的主要内容为:设计遵循“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并结合工作环境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有效的智能控制网络,对各系统进行优化配置和高度系统的集成,为用户提供先进的安全防范技术、高效的信息服务和完善的物业管理系统。
以便更好体现XXXX企业中心内“安全、高效、温馨、美观”的工作条件,建立一个便于发挥人的创造性和主动性的现代化文明工作环境。
园区各有独立的车库及机电配套设施。
我们将严格按照实际图纸的情况、行业标准及国家和地方规范,对项目进行精心的设计,深入考虑项目的异同点及业主的需求完成配合及施工。
第一章工业园智能化系统设计总则1.1 工程设计原则1.1.1 采用先进、成熟、实用的技术安防技术发展已经比较成熟,因此,我司在XXXX项目上技术要追求简便实用,而且,在设计及施工上要讲究成熟,不容许任何带有实验性质的应用。
1.1.2 开放性、可扩展性、兼容性和灵活性随着信息高速公路即将建成使用,管理体制日趋完善,使得系统演绎成综合性的信息服务系统。
因此要求具有开放性,能紧密地与其他系统连接,融和成一个整体,更好的为用户服务。
要求系统能适应多种规模,要有较强的可扩展性;能随时适应系统的扩容要求。
同时要求系统具有很强的兼容性和灵活性,能适应产品的升级换代。
1.1.3 系统的设计和产品的选择应标准化、规范化为便于管理、使工作规范化,系统的设计和产品的选择必须走标准化、规范化的道路。
1.1.4 系统必须具有安全性、可靠性、容错性系统本身的安全性非常重要,应具有很强的防破坏能力,故系统设备的可靠性是个非常重要的指标。
加上层次和素质参差不齐,将导致系统在使用当中的误操作现象。
因此,要求系统具有很强的容错性和自检功能。
1.1.5 个性化、人性化系统的服务对象是工作人员,虽具有较相对稳定的特点,但个性却大不相同。
园区的各项设计要有卓越的开放性,快捷地实现贴近需要的工作方式。
1.1.6 合理的性能价格比在系统规划中,应为用户着想,尽量提供好的性能价格比。
1.2 工程建设目标1.2.1 提供方便、快捷、经济的信息通讯服务应用综合布线系统技术和通讯技术,建立楼内的高速数据通讯基础设施,适应信息时代人们多样化的信息通讯需要。
1.2.2 创建安全、便捷的工作环境应用现代安全防范技术,建立园区必要的安全防范体系,同时综合应用技术手段,营造一个安全便捷的工作环境1.2.3 建立高效、便利、科学的物业管理体系应用综合布线系统技术、软件技术、现代控制技术和等技术建立以人为本的物业管理体系,在这里物业管理是对工作人员、费用、设备、设施、安保消防和保洁绿化措施的综合管理。
1.3 工程设计范围根据此项目业主要求,本次设计考虑了系统的适用性,同时也出于现代楼宇科技发展的要求,我们提出了“XXXX企业中心”智能化系统功能性方案,深入细微地体察了建设方各种可能的要求,策划了十二大子系统:●视频安防监控系统●防盗报警系统●电子巡更系统●背景音响系统●车辆及梯控管理系统●一卡通楼层控制系统●楼宇自控系统●能量计费系统●集成管理系统●电子公告系统●无线对讲系统●中央管理中心系统第二章智能化弱电工程建议方案2.1 概况简述随着21世纪的到来,特别是近年现代高科技和信息技术(IT)及应用技术正在走向能源管理园区。
现代社会的办公人员正在以追求带来的多元化信息和安全、便利的工作环境作为一个理想的目标。
国家也在科技产业工程项目实施方案中,将建设智能化楼宇列入国家重点的发展方向。
因此也就必然促使技术向智能化建筑的方向发展。
智能化建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
为了给在工作的人员提供一个便捷、安全的工作环境,我们根据开放商对项目弱电系统工程要求以及提供的工程图纸,按照国家建设部的要求,结合本公司从事智能化建筑弱电系统的工程经验,对园区的智能化弱电系统功能提出整体的建议方案。
XXXX工业园选址于金桥出口加工区。
基地东北侧为XX路,西侧XX路,东南、西南均为已开发的其它工业用地。
项目建设11栋10-12层综合办公楼、配套用房以及厂区设施,总建筑面积为285112.70平方米(其中地下92513.5平方米)。
根据设计院的设计和甲方对智能化系统的功能需求,XXXX企业中心完工后将建设成为一个拥有安全、高效、环保、便捷的生产及辅助综合性工作园区。
2.2 设计总述项目本园区智能化系统规划建议方案以强化园区安全防范功能;实现工作自动化管理;优化园区业主管理服务水准为基本内容,紧密结合本园区的实际,设置各技术系统。
2.3 总体规划XXXX项目建设11栋10-12层综合办公楼、配套用房以及公建设施。
智能化系统结构划分为四个片区,分别设置分区分控机房,并由主机房集中管理。
片区划分:东面C1、C2、D号楼;南面B1、B2、B3号楼;西面A1、A2号楼;北面E1、E2、E3号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