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课堂教学的基本策略

课堂教学的基本策略


3.有效教学策略的三阶段
教学准备策略 教学实施策略 教学评价策略
教学准备策略
是指教师在教学前所要处理的问题解决行为。 主要涉及:
目标确定与叙写 资源处理与准备 教学行为选择 教学组织形式编制 教学方案形成
教学实施策略
◇是指教师为实施教学方案而发生在课堂内外的一系 列行为。 ◇按功能分为教学行为与管理行为。
指向学生所 发生的破坏 性行为或偶 发事件,教 学效率
教学策略与有效教学有着密切的关系。
2.教学策略与有效教学
(1)有效教学理念 (2)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关键取决于使用策略的
水平 (3)教学策略的训练能够提高教师教学的有效性 (4)教学策略强调对教学处理意图的清晰意识和
灵活选择,是有效教学的最高境界
(5)合理利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是有效教学的 保证
课堂教学的基本策略
南通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朱水萍 2010.7
引言:两个Leabharlann 例一位数学教师对学生极为严格,他 认为学生的数学学习肤浅,没有必要让他 们自己在课堂中去探索与钻研。他认为课 堂上,学生只需要跟着他的教学思路走就 行了,也不需要什么创新。虽然学生在他 的课堂上不活跃,但却可以屡次在考试中 取得令其他班级羡慕的成绩。
“做事情先要有策略,然后才能制定出具体的方 法,策略制约着方法,方法又体现着策略。一般说 来人们做事情就是解决问题,所以解决问题首先要 有策略,然后才能制定出有效的方法。
教育理论界对教学策略的定义基本上可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倾向于把教学策略看作是教学方法、技术的
灵活运用。这些定义比较注重教学策略的操作与应 用层面。 另一类是倾向于把教学策略看作是对教学的综合规 划或总体考虑,并非单纯指某些具体的教学方法。 这些定义比较注重描述教学策略的内部调控特征。
4.传统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教学概念演变 存在问题:
面向少数学生 片面知识教学 机械灌输方式 忽视因材施教 课堂氛围峻厉 教学手段单一
◇ 课堂教学实际上就是一个问题解决。为此, 我们首先要寻求和设计出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案, 即进行课堂教学设计。而进行课堂教学设计应 当首先选择一个有效的教学策略,并在此基础 上设计出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中所发生的行为和 操作,即具体的教学方法。
层的社会性 讲台虽小含宇宙,五味俱全是人生。
2、课堂的特征描述
多维性 同时性 即时性 生成性 社会性 历时性
3、理解课堂(教学) ★教学场所、教学环境
★课堂教学活动本身
★课程与教学活动的综合体(包括课堂实施、课程 资源开发、教学活动、师生关系、教学环境等多 种教育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学习型共同体(学习与生活):课堂是一个微型 的学校组织,课堂是一个学习型共同体,教学过 程本身也是生活过程。
主要 教学 行为
辅助 教学 行为
课堂 管理 行为
行为指向 直接指向教学
目标或内容
指向课堂中 的学生或情 境中的问题
行为类别 呈示行为 对话行为 指导行为 动机培养激发 有效课堂交流 课堂强化技术 积极的教师期望
决定因素
教师培养培训质量,教 学专业知识与技能, 事先准备程度
教师的课堂经验、人格 素养、教学机智
对话≠问答 自主≠自己 探究≠创新
(4)教学方法:
形式、技术与精神的关系?
操作的低效的 →有效的创造的
模式的复制→实践的创新的
推荐阅读:当今课堂教学变革的具体体现
——《课堂教学变革的十个要点》郑金洲2007.6
课堂教学生活化 学生学习主动化 师生互动有效化 学科教学整合化 教学过程动态化 教学内容结构化 教学策略综合化 教学资源优质化 教学对象个别化 教学评价多样化
所以:
今天的主题: 怎么教?为什么这样教?
在新西兰,每个教师在上岗之前,需要学习60 个具有操作性的教学策略。
英国教学策略菜单
交流三个方面的内容:
解读课堂 教学策略与有效教学 教学策略例举
一、解读课堂
1、关于课、堂、课堂
课堂: ◇教与学活动的时空场所——物理性质 ◇师生对话与交流的社会舞台——隐蔽的、深
二、教学策略
1.教学策略概述 策略 strategy 英文:战略、军略、谋略 古书《人物志·接识》中指计策谋略:“术谋之人,
以思谟为度,故能成策略之奇”。 现代汉语中,“策略”被解释为是“为了实现某
一政治目的,根据形式发展而采取的斗争方式 或处理问题的方法”。
现在,人们对策略的理解已经扩展到各类问题的 解决上,一般认为策略具有规划、计谋、方法、技 术、艺术等含义。
5、重构课堂:从知识课堂向生命课堂转变
(1)课程设置:知识中心 →人的完整生命与发展
冷冰冰→活生生
初中语文《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2)教师角色: 传授者、组织者、管理者→观察者、研究者、
… 促进者、辅导者、开发者、创造者
(法定课程的注解者→教学的研究者)
(3)学习方式:被动消极 →多样体验
机械训练、题海战术?合作探究自主
的后面。
问题:
“我”像(部分像)哪位教师? “我”想成为哪 种教师?
教学是教师展示其授业技巧的活动吗? 教学优劣的指标究竟是什么? 教学理念—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的关系? 怎样教才是有效的? 怎样证明教得有效? 怎样评价才能促进学生的学习? 如何以微观视野反馈教学?
……
其实,从单一指标或角度看,两位教师都 有成功之处;而从有效教学及其策略来看,两 种教学都有明显缺陷。
一位英语教师的教学极为活泼,她始终认 为英语是交流的工具,是传播文化的手段,所以 常常通过情境教学、对话教学等方式来组织课堂。 课堂上学生学得很轻松,也具备较好的英语交际 能力;教师也因其不断的教学创新在各种公开课 中屡获大奖。但令教师与学生共同困惑的是,他 们班的成绩并不占优势,甚至还时不时落到年级
实际上,这两种倾向说明了教学策略应包含有 的外化的方法系统和内化的监控系统两个层面。
美国《课堂教学策略》一书中所说,“不存在 能满足各种教学目标的技巧,也就是说,没有 一种最好的教学方法,最好的教学方法就是, 在一定情况下达到特定教学目标的最有效的教 学方法。”
教学策略在教学系统中的位置
教学观念 教学设计 教学策略 教学模式 教学方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