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机械维修设备电子教程第一章 (2)
机械维修设备电子教程第一章 (2)
▪
用下,表面产生针状孔洞,并不断扩大的现象。
精品课件
减少或消除零件蚀损的对策
▪ 1.正确选材 ▪ 2.合理设计 ▪ 3.覆盖保护层 ▪ 4.电化学保护 ▪ 5.添加缓蚀剂 ▪ 6. 改变环境条件
精品课件
失效零件实例
精品课件
典型零件主要失效形式
精品课件
齿轮常见失效形式
轮齿折断
疲劳点蚀
精品课件
齿轮常见失效形式
精品课件
2.机械零件的变形及其对策
▪ 零件在外力的作用下,产生
▪ 形状或尺寸变化的现象称为变形。
▪
过量的变形是机械失效的重要
▪ 类型,也是判断韧性断裂的明显征兆。
▪ 变形量当超过允许极限时,将丧失
▪ 规定的功能,引起出现附加载荷或加速
▪ 磨损,甚至造成断裂等灾难性后果。
精品课件
防止和减少零件变形的对策
▪ 6.哪些修理作业需委托外企业协作。 精品课件
三、设备修理前的技术准备
()
一
▪ 1.预检前的准备工作
设
备
▪ 2.预检的内容
的 预
▪ 3.通过预检达到的要求
检
▪ 4.预检的步骤
精品课件
(二)编制大修理技术文件
▪
▪ 1.编制设备修理技术任务书: ▪ 1)设备修理前技术状况 ▪ 2)主要修理内容 ▪ 3)修理质量要求
▪ 设备故障有自然故障和事故性故障两类。 精品课件
磨损
变形
机械零件失效模式
断裂
精品课件
蚀损
1.机械零件的磨损及其对策
零
▪
相接触的物体相互移动时发生
件
阻力的现象称为摩擦。相对运动零
面质量变化的现象称为磨损。
精品课件
减少磨损的对策
▪ 1.正确选择零件材质。 ▪ 2.采用多种零件表面处理方法。 ▪ 3.采用合适的润滑材料和润滑方法。 ▪ 4.正确进行摩擦副结构设计。 ▪ 5.正确进行设备的使用与维护。
精品课件
为保持设备的精度和 性能,在维护保养基础 上,须对机电设备进行 修理
设备大修理是工作 量最大,修理时间较 长的一类修理。
设备大修理
将设备全部或大部分解体,修复基础件,更 换或修复机械零件、电器元件,调整修理电气 系统,整机装配和调试,以达到全面清除大修 前存在的缺陷、恢复设备规定的精度与性能
精品课件
二、设备修理方案的确定
▪
▪ 1.按产品工艺要求和精度标准能否满足生产 需要。
▪ 2.对多发性重复故障部位,分析改进设计。 ▪ 3.对关键零、部件,企业技术水平和条件能
否胜任。 ▪ 4.对基础件,在本企业或其它企业实现的可
能性和经济性。 ▪ 5.为缩短时间,哪些采用新部件比修复原有
零件更经济。
精品课件
第二节 机械零件失效及修换原则
一、零件失效
▪
在设备使用过程中,机械零件由于设计、材
料、工艺及装配等各种原因,丧失规定的功能,无
法继续工作的现象称为失效。当设备的零部件失效
时,就意味着设备处于故障状态。
▪ 机器发生故障后,其技术经济指标部分或全部下 降而达不到预定要求,如功率下降、精度降低、出 现不正常的声响等。
齿面胶合
齿面磨损
精品课件
齿轮常见失效形式
精品课件
零件失效原因分析
精品课件
二、修复零件应满足的要求
零件磨损后,在保证设备精度的前提下,能够修复的应 尽量修复,要尽量减少更换新件。对失效零件进行修复,可 节约材料、减少配件的加工、减少备件的储备量,从而降低 修理成本和缩短修理时间。
对失效的零件是修复还是更换根据下列原则确定:
▪ 1.设计 ▪ ▪ 2.加工 ▪ 3.修理 ▪ ▪ 4.使用
1)正确选材;2)合理选择 结构尺寸;3)应用三新技术。 采取工艺措施防止和减少变形。 应制定有关标准和修理规范, 大力推广三新技术。 加强管理,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精品课件
3.机械零件的断裂及其对策
▪
断裂是零件在机械、热、磁、腐蚀
▪
等作用下遭到破坏,发生局部开裂的现象。
维修人员在编制好修换件明细表和材料明细表后, 应及时将明细表交给备件、材料管理人员。备件、材料 管理人员在核对库存后提出订货。主修技术人员在制定 好修理工艺后,应及时把专用工、检具明细表和图样交 给工具管理人员。工具管理人员经校对库存后,把所需 用的库存专用工、检具,送有关部门鉴定,按鉴定结果, 如需修理提请有关部门安排修理,同时要对新的专用的 工、检具,提出订货。
1.安全可靠性 2.准确性
3.经济性 4.可能性 5. 时间性
精品课件
三、确定零件修换应考虑的因素
1.磨损零件对完成预定使用功能的影响 2.磨损零件对设备精度的影响 3.磨损零件对机器生产率的影响 4.磨损零件对机器性能和操作的影响 5.磨损零件对其本身刚度和强度的影响 6.磨损零件对磨损条件恶化的影响 7.从经济性上加以分析
第一章 机械设备修理前的准备
精品课件
第一节 机械设备修理前的准备
一、机械设备的一般修理过程
▪ 机械设备的大修过程一般可分为修前准备、修理过程和 修后验收三个阶段。
▪ 1.修理前的准备阶段 ▪ 2.修理过程阶段 ▪ 3.修后验收阶段 ▪ 设备修理后,应记录对原技术资料的修改情况和修理中
的经验教训,做好修理后工作小结,与原始资料一起归档, 以备下次修理时参考。
2.编制修换件明细表 3.编制材料明细表 4.编制修理工艺规程 5.大修理质量标准
精品课件
四、设备修理前的物质准备
▪
设备修理前的物质准备是一项非常重要
的工作,是搞好维修工作的物质条件。实际
工作中经常由于备品配件供应不上而影响修
理工作的正常进行,延长修理停歇时间,造
成“窝工”现象,使生产受到损失。
精品课件
▪
零件断裂后不仅完全丧失工作能力,
▪
且还可能造成重大事故。
▪
零件断裂一般分为延性断裂、脆性断
▪
裂、疲劳断裂和环境断裂等四种形式。
精品课件
减少或消除零件断裂的对策
▪
1.设计 设计上要合理,尽可能减少
▪ 或避免应力集中,合理选择材料。
▪
2.工艺 采用合理的结构,注意消除
▪ 残余应力,严格控制热处理工艺。
精品课件
第三节 机械设备的拆卸和清洗
一、机械设备拆卸的一般规则和要求
▪
3.使用 按设备说明书使用机电设
▪ 备,严格杜绝超载使用机电设备。
精品课件
4.零件的蚀损及其对策
▪
蚀损即腐蚀损伤,是指金属材料与周围介质产
▪ 生化学或电化学反应而导致的破坏。疲劳点蚀、腐蚀和穴蚀
▪ 等,统称为蚀损。
▪
腐蚀是指零件受周围介质的化学及电化学作用,表层金
▪ 属发生化学变化的现象。穴蚀是指零件在温度变化和介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