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整理
病理室工作程序规范病理科工作制度
一、全科人员要热爱本职工作,坚决执行医院提出的各项承诺。
二、工作人员必须服务热情,态度和蔼,耐心解答病人的疑问。
各项工作均应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宗旨,互相协作,上下团结。
一、 病案号、
二、 三、 取材过程中及取材后,取材医师与技术人员再次核对取材的标本编号及标本总数。
四、 技术人员包埋组织蜡块后,蜡块编号及蜡块总数应与申请单及工作单再次核
对。
五、制片后,切片与申请单及工作单核对无误后交与诊断医师,如有脱片等特殊情
况,在工作单上注明,由技术人员负责重新制片。
六、诊断医师在书写报告时,应认真复核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科室及病案号、
临床诊断、送检部位及送检日期,如项目不全者,可用“?”号表明。
病理科住院医师职责
一、在科主任和上级医师指导下进行工作。
积累。
报告。
二、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及操作规范,严防差错事故的发生。
三、负责各项常规病理技术工作,包括常规切片、冰冻切片、细胞涂片的制作和染色。
四、责组织化学、免疫荧光等技术工作,积极配合科研和教学。
五、负责低年资技术人员和进修人员的技术指导工作。
六、分工负责贵重仪器的保管维修,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或报告。
七、负责病理标本的保存及制作。
病理科基本工作流程是:
将各种组织制成非薄的切片标本,需要经过一系列比较繁杂的过程,每一步都要求病理技术工作者要认真,耐心,细致地使整个过程一环扣住一环,才能获得优良结果。
制作切片的主要过程有:(1)取材,(2)固定,(3)脱水,(4)包埋,(5)切片,(6)染色,(7)封固。
在这七个主要过程中,又包括着若干步骤,(详
)过于
固定液(
(四)送检标本主要病灶被事先挖取或一件标本分送两个单位者。
(五)对标本较小、难以制作切片或其他可能影响病理检查可行性和诊准确性的情况,应予送检医师说明或不予接收。
对符合送检要求的标本,由接收标本者在相关科室的标本送检簿上签收,或发给收到标本通知单。
二、申请单、送检标本的编号与登记
病理科工作人员于标本收集的当天,及时对申请单与标本同时编号,经第2次核对无误后,进行登记。
登记簿和(或)微机记录、申请单、送检标本容器上的编号应完全一致。
三、大标本的补充固定
固定的意义:固定是指将各种组织浸入防腐剂内,使细胞内的物质为不溶性。
程序。
4~5
行监督。
取材者应在记录者宣读上述内容时,对标本容器上的编号、姓名及标本件数作第3次核对。
如发现标本的件数不符,应将该标本另置,待与临床联系后再作处理。
巨检的观察、描述与取材应按第三章的要求进行。
经反复检查,仍未发现送检标本内有临床所提到的病变时,应将标本另置,待与临床联系后再处理;必要时邀请手术者共同参与取材。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在标本编号后编写小序码号,并将编号与相应的组织块连同放置和固定:
(一)一位病员被送检一件以上的标本;
(二)申请单中注明有特殊标记的标本;
一、脱水:脱水就是用脱水剂完全除去组织内的水分,为下一步透明及浸
蜡创造条件。
此外,脱水还可以使组织再次发生一定的硬化,脱水剂
必须是与水在任何比例下均能混合的液体。
二、透明:组织脱水后,还要经过一个浸蜡的媒剂透明过程。
目的是使石
蜡渗透到组织中去,达到包埋的支持作用。
常用的脱水剂如酒精等,
不能溶解石蜡与之相混合,因此必须使用一种既可以同酒精又能同石
蜡相混合的媒剂,当组织脱水后,浸蜡之前将组织投入这种媒剂中。
由于两剂能相混合,另一方面也由于这种媒剂比酒精比重大,组织中
的酒精就被该媒剂取代,待酒精完全被该媒剂完全取代后,组织即成
透明状态,因此我们长称这种媒剂为透明剂,在制片中的这一过程就
称为透明过程。
实质上透明仅是一种过程而非目的,其所以出现透明
现象使因其折光系数改变的缘故。
从组织的状态上看,由于组织经过
一、
出置入充满熔融石蜡的包埋框内,包埋成块,使组织和包埋剂相熔一体并迅速冷却,这个程序称为包埋。
包埋剂凝固后,进一步加强了组织的硬度和韧度而便于进行切片。
二、切片技术:优良的切片技术取决于所有器械的透彻了解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实验工作的每一方面都需熟练的技巧,这只有靠实践才能获得。
早期练习如草率和不当,多年后还会反映出来:但要是达到了训练的高标准,以后
就会一直保持下去。
经良好训练和实践的技术工作者能在很短时间内制出
第一流的切片。
三、染色的基本原理:染色就是利用染料在组织切片上给予颜色,使其与组织
或细胞内的某种成分发生作用,经过透明后通过光谱吸收和折射,使其各
种微细结构能显现不同颜色,这样在显微镜下就可显示出组织细胞的各种
成分。
染色剂与组织细胞相结合而使组织细胞着色的过程与物理和化学作
四、
裱(
全一致。
全部工作完毕后,技术人员在制片人栏内签字,并将蜡块按顺序归档。
如有专人保管栏案,则由保管人员核对蜡块总数与取材总数,两者相符合,由保管人员签字归档。
七、镜检
诊断人员在收到当日切片后,在技术室送片记录本上签字。
如发现切片数与取材数不符,应及时与技术室人员联系,进行核查。
你在观察切片过程中,如发现下列情况,应作出反应:
(一)切片内有明显污染组织,应与技术室人员联系并检查;
(二)切片内容与送检组织不符,应分别与技术室人员、取材者联系,必要时,应与送检科室联系;
等)
告如遗失,经病理科主任同意后方可以“抄件”形式补发。
理诊断书发出期限:在通常情况下,应于标本收到之日起3天内发出(节假日除外)。
凡因补取材、深切、特染、脱钙、延长固定(如结核病标本)、会诊或作免疫组化而不能如期发出病理诊断书时,应口头通知临床科室或发出“迟发病理诊断通知单”。
在通知单上应说明迟发原因。
病理诊断书是病理医师签署的医学证明文件,必须慎重对待。
九、病理诊断书的送收
住院病人的病理诊断书由病理科送达相应科室护士办公室,收到人应在签收栏
字资料(
(一)病员因转诊或外地会诊需要借片者,应填写借片单,按医院规定办理借片手续后,由病理科复制所需之切片,并经原签发报告人和科主任核对后方可借出。
一般情况下,原切片不予外借。
蜡块为无法复制的重要档案,原则上不得外借。
会诊单位确需作特染或免疫组化时,可借出重切之蜡片(白片),或由会诊单位病理科向原诊断单位病理科直接商借,并由借方负责归还。
(二)如医院规定为不同意借出切片,则应由病理科以彩色图文报告或会诊形式,满足病人的需要。
十二、会诊
病理科医师遇有疑难病例应争取在科内或同行间进行会诊。
会诊方式可以采取计算机远程会诊、邮寄切片会诊及读片会会诊等,切片和(或)蜡块,由请求会诊的病理科提供。
会诊意见应记录或附贴于该例病理检查申请单后,一并归档。
如会诊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