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题1
华南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请将你认为是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答卷纸上。
本大题2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 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之一是( A )假设。
A.经济人
B.社会人
C.自我实现人
D.复杂人
2.人们权衡所面对的各种可能性的利弊,所基于的假设是( D )
A. 机会成本
B. 稀缺性
C. 生产可能性
D. 理性选择
3.总效用达到最大时:( C )
A. 边际效用为正
B. 边际效用为负
C. 边际效用为零
D.边际效用达到最大
4. 如果总产量从5单位上升到8单位,总成本从60增加到90.那么边际成本等于
( C )。
A. 30
B. 15
C. 10
D. 5
5. 在供求力量自由作用的情况下,一次谷物欠收的效果通过( B )显示在市场上。
A. 政府规定的个人谷物购买量限制
B. 谷物价格上涨
C. 报纸上劝告人们减少谷物消费量的广告
D. 谷物价格下降
6. 替代品价格上升一般会导致( B )
A.需求量沿着需求曲线减少
B. 需求曲线右移
C. 个人减少他所消;的所有商品的数量
D. 需求曲线左移
7. 当人们无偿地享有了额外收益时,称作( D )
A.公共物品
B.消极的外部性
C.交易成本
D.积极的外部性
8. 在经济衰退时期,经济活动水平下降,( D )将上升。
A 过渡性的失业
B 摩擦性失业
C 季节性失业
D 结构性失业
9. 当联邦储备委员会买卖政府债券时,它是在( D )
A.操纵贴现率
B.改变法定准备金率规定
C.对贴现窗口业务进行配额限制
D.进行公开市场操作
10. 在均衡价格下(D )
A. 价格趋于下降
B.供给量超过需求量
C. 价格趋于上升
D.价格不应变动
11. 如果在现有价格水平,需求量超过供给量( C )
A. 需求量增加,供给量不变
B. 供给量增加,需求量不变
C. 该种商品价格趋于上升
D. 该种商品价格趋于下降
12. 一种商品需要交税,那么如果这种商品的需求的价格弹性越大( B )
A. 消费者和销售商平均分担税收的机会也越大
B. 生产者承担税收的比例也越大
C. 税收带来的收入越大
D. 消费者承担税收的比例也越大
13. 在垄断竞争中,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途径是( D )。
A.调整价格从而确定相应的产量
B.品质竞争
C.广告竞争
D.以上途径都有可能
14. 高于均衡价格的价格限制将会是( C )
A. 产生短缺
B. 使价格上升
C. 产生过剩
D. 没有影响
15.价格上涨的收入效应之所以会引起消费者对该种商品消费的减少是因为( A )。
A. 价格的变化引起购买力的下降
B. 这种商品相对于其它商品变得便宜了
C. 价格的变化引起购买力的上升
D. 这种商品相对于其它商品变得贵了
16.如果某人的单位美元的边际效用为1,他愿意用20美元买第一件衬衫,愿意用35美元买头两件衬衫,第二件衬衫的边际效用是( D )
A.55
B.35
C.20
D.15
17. 一种行为的机会成本是指( D )
A. 为这种行为所花费的钱
B. 为这种行为所花费的时间的价值
C. 当你不必为这种行为付钱时就等于零
D. 投入这种行为的全部资源的其它可能的用途
18. 当经济中存在通货膨胀时,应该采取的财政政策工具是:(C )
A.增加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
B.减少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
C.减少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
D.增加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
19. 下列哪种情况使总收益下降( B )。
A. 价格上升,需求缺乏弹性
B. 价格上升,需求富有弹
C. 价格下降,需求富有弹性
D. 价格上升,供给富有弹性
20.当我们用货币购买商品时,货币承担的功能是( A )。
A.交换媒介
B.价值标准
C.延期支付标准
D.储藏手段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请将你认为是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答卷纸上。
本大题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西方经济学在研究消费者行为时,提出的假设有 BCD 。
A、消费者是社会人
B、消费者对商品存在偏好
C、消费者是理性人
D、存在预算收入的约束
2.下列属于影响商品需求量的因素有 ABCDE 。
A、消费者的收入
B、商品本身的价格
C、相关产品的价格
D、消费者的偏好
E、人们的预期价格
3.下面由收入决定的货币需求是 BC 。
A、投机需求
B、交易需求
C、预防性需求
D、投资需求
4. 下列商品组合为替代关系的有 ABDE 。
A、苹果与桔子
B、猪肉与牛肉
C、手电筒与电池
D、大米与面粉
E、咖啡与茶叶
5. 西方经济学中,生产要素包括 ABCD 。
A、劳动
B、企业家才能
C、土地
D、资本
三、解释下列概念(本大题4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 吉芬商品
答:在特定条件下,当价格下跌时,需求量减少,价格上涨时,需求量反而增加,就叫做吉芬商品。
2.效用
答:消费者从消费某一商品和服务的过程中所得到的满足感,它不仅取决于这种商品或服务满足人的欲望或需要的能力,而且这种效用的大小还由消费者的满足程度这种主观感受所决定。
3. 基尼系数
答:是一种收入分配不均的量度。
4.规模经济
答:企业的全部生产要素的规模同比例改变而获得规模报酬的变化趋势。
四、简答题(本大题3个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简述影响需求收入弹性的因素。
答:1、该商品被“需要”的程度该商品被“需要”的程度,2、商品对人们欲望的满足程度,3、收入水平。
2.简述实现生产的帕累托最优的条件。
答:1 、交换的最优条件; 2、生产的最优条件; 3、交换和生产的最优条件。
3.简述寡头垄断市场有哪些特征?
答:相互依存是寡头垄断市场的基本特征,作为厂商的寡头垄断者是独立自主的经营单位,具有独立的特点,但是他们的行为又互相影响、互相依存。
五、论述题(本题15分)
试论述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之间的关系。
答:货币政策四个最终目标要同时实现是非常困难的。
它们之间既有一致性又有矛盾性。
1)物价稳定和充分就业之间的矛盾: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存在此消彼长关系:菲利普斯曲线因此,要维持实现充分就业目标,就要牺牲一定的物价稳定;而要维持物价稳定,又必须以提高若干程度的失业率为代价。
2)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矛盾:两者根本上是统一的,但如果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不正确,比如以通货膨胀政策刺激经济,暂时可能会导致经济增长,但最终会使经济增长受到严重影响。
3)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之间的矛盾:如果经济迅速增长,就业增加,收入水平提高,加快进口贸易增长,导致国际收支状况恶化,而要消除逆差必须压缩国内需求,而紧缩货币政策又同时会引起经济增长缓慢乃至衰退。
4)物价稳定与国际收支平衡之间的矛盾:为了平抑国内物价,增加国内供给,就必须增加进口,减少出口,导致国际收支逆差。
反之,略,一样。
总之,实际经济运行中,要同时实现四个目标非常困难,因此,在制定货币政策目标是,要根据国情,在一定时间内选择一个或两个目标为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