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中考模拟试题及答案(一)(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读经纬网图,关于甲、乙、丙三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D)A.甲、乙位于东半球,丙位于西半球B.甲位于北温带,乙、丙一年一次太阳直射C.甲位于高纬度,乙、丙位于低纬度D.甲、乙、丙实地面积为乙>丙>甲2.读“N地二分二至日正午日照示意图”“地球公转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A.N地可能位于南温带、中纬度B.N地正午日照如a时,地球公转至④位置C.N地正午日照如c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D.地球公转至②位置时,北极圈及以北地区出现极昼读图,回答第3~4题。
3.月食现象证明了(C)A.地球的大小B.地球自转方向C.地球的形状D.地球表面地貌4.该季节(北京时间2020年1月31日)(A)A.正值南极地区的极昼期B.地中海沿岸的游客正享受阳光沙滩C.正值印度半岛的多雨期D.撒哈拉沙漠的森林正一片葱绿茂盛如图为我国某地的气候和地形图,图中王村距某大城市最近,仅5千米。
读图完成第5~6题。
5.该地最有可能位于下列地形区中的(A)A.东南丘陵B.华北平原C.辽东丘陵D.珠江三角洲6.该地农业结构不合理的布局是(C)①在甲地大力发展苹果种植②在乙地发展蔬菜种植③在丙地发展淡水养殖④在丁地大力发展水稻种植业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北京是2022年第24届冬奥会主办地。
北京西北的张家口,雪场平均海拔1 000米以上,降雪期长,成为本届冬奥会的合办地。
读图完成第7~9题。
7.历届冬奥会举办地均位于(A)A.北半球温带地区B.南半球温带地区C.北半球寒带地区D.南半球寒带地区8.北京举办冬奥会有利的气候条件是(D)A.冬季降水少,积雪薄B.西北风强劲,积雪漫天飞C.冬季多风,空气干燥D.冬季气温低,冰雪不易化9.张家口比北京降雪期长,除纬度因素外,主要影响因素是(B)A.人类活动B.地形地势C.海陆分布D.植被类型读东南亚地区图,完成第10~11题。
10.有关东南亚地区叙述正确的是(C)A.①海峡两岸属于热带季风气候B.湄公河流经越南首都金边C.华人华侨最集中的地区D.泰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椰子生产国11.印度尼西亚多火山地震,是因其位于(D)A.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张裂拉伸处B.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与北美板块碰撞挤压处C.北美板块、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挤压处D.太平洋扳块、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处读四个国家轮廓图,回答第12~13题。
12.四个国家都有回归线穿过,其中没有沙漠分布的是(A)A.甲B.乙C.丙D.丁13.有关四个国家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B)A.甲国分布着大面积的热带雨林B.乙国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C.丙国矿产资源丰富D.丁国位于尼罗河沿岸长江经济带覆盖我国11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面积占全国的21%,人口和经济总量均超过全国的40%。
读图,完成第14~16题。
14.长江是我国巨大的“水能宝库”,长江的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A)A.上游河段B.中游河段C.下游河段D.中上游河段15.长江货运量位居全球内河第一,被称为“黄金水道”,其形成的有利社会条件是流域内(C)A.冬无严寒,无结冰期B.长江中下游地形平坦,流速缓慢C.经济发达,人口城市密集,市场需求量大D.长江水量大,江面开阔16.为防治长江洪涝灾害,在下游地区可采取的措施是(B)A.修建水利枢纽B.加固大堤C.退耕还湖D.裁弯取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我们的正常生活、学习和工作。
读2月9日全国部分省区新冠肺炎确诊人数分布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第17~18题。
17.①为福建省,该省濒临海域的名称是(B)A.渤海B.台湾海峡C.黄海D.南海18.读图发现,贵州省新冠肺炎确诊人数远比河南省少,推测原因不可能是(A) A.贵州省气候不适合疫情传播B.贵州省地形崎岖,人口流动不便C.贵州省人口分布更稀疏D.与河南省相比,贵州省距湖北较远,交通相对不便读下图我国五城市气候资料图,完成第19~20题。
19.图中城市气温年较差最大的是(A)A.乌鲁木齐B.呼和浩特C.银川D.南宁20.关于图中城市降水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B)A.乌鲁木齐——降水多,季节变化大B.银川——降水少,季节变化大C.拉萨——降水多,季节变化小D.南宁——降水少,季节变化小某教育联盟暑期组织各地学生开展“穿越中国之旅”的地理研学活动。
如图为中国四大地理分区及研学路线图。
读图,完成第21~23题。
21.图中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分界线甲、乙、丙的主导因素依次是(B)A.地形、气候、降水B.气候、降水、地形C.气候、地形、降水D.降水、地形、气候22.同学们到沈阳参观自主研发的“机器人自我生产线”。
机器人制造业(C)①属于传统重工业②技术前景和应用前景很广阔③可推动工业发展④核心技术完全依赖发达国家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3.研学途中(D)A.从上海到沈阳可见花草树木逐渐凋落B.从沈阳到朱日和依次可见荒漠和草原C.从朱日和到吐鲁番沿途可见稻浪滚滚D.从吐鲁番到拉萨需准备高原反应药品中国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区域差异显著。
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海南岛地图”,完成第24~25题。
24.关于两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B)A.海南岛多内流河B.海南岛地势中部高四周低C.两区域地形均以山地和平原为主D.新疆地形分布特征是三盆夹两山25.两区域城市分布表述正确的是(C)A.沿河分布B.沿海分布C.沿铁路线分布D.沿山脉走向分布第Ⅱ卷综合题(共50分)26.读“金砖国家”的三个成员国略图,完成下列问题。
(12分)(1)三个成员国中,拥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的是巴西,该国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印度大多居民信仰的宗教是印度教;从经济发展水平来看,金砖国家均属于发展中国家。
(4分)(2)A是乌拉尔山脉(山脉);根据该山脉以东地区的河流流向可知,该地区的地势特点是南高北低。
(2分)(3)B地附近是俄罗斯重要的重工业区,简述其发展工业的有利自然条件。
铁、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
(2分)(4)印度、俄罗斯两国工业分布具有相似性,它们的分布特点是工业中心靠近资源产地。
(2分)(5)E、F均为世界人口稀疏地区,其主要自然原因是E地区:纬度较高,气候寒冷。
F地区:分布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气候过于湿热。
(2分)27.图甲是我国四个城市气候资料图,图乙是我国小麦分布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2分)(1)四城市纬度位置(从南向北)排列顺序是广州、武汉、北京、哈尔滨。
(2分)(2)四城市夏季气温普遍高温,冬季气温自南向北气温降低、南北温差大;降水的相同点是集中在夏季(季节),降水的不同点有南方多、北方少(自南向北递减) 。
(6分)(3)我国小麦分布特点:从东、西部看,集中分布在东部;从南、北方看,集中分布在秦岭-准河以北。
(2分)丙(4)一般来说,图丙中能反映四地小麦收割时间变化趋势的是(D)(2分)A.①B.②C.③D.④28.荆楚大地,灵秀湖北。
如图为湖北省及周边地区图。
结合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4分)(1)湖北省简称鄂,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分区中的南方地区。
省内地形类型多样,有山地、丘陵和平原,地势的大致特征是西高东低(西高东低,呈阶梯分布) 。
(4分)(2)武汉又称江城,长江及其最大支流汉江在城中交汇。
武汉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形区名称),这里地势低平,河流流速慢,适合航运,交通便利,自古就有“九省通衢”之称。
(3分)(3)长江干流流经图中的巫山(山脉名称),我国在此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三峡水电站。
有关水电站选址,正确的解释是AC 。
(双选)(3分)A.地势阶梯交界处B.少数民族数量多C.该河段水量丰富D.农副产品产量大湖北省的莲藕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13。
莲藕习性喜暖,低于5 ℃易受冻,整个生长期不可缺水,适宜种植在平原地区的低洼池塘、沼泽等地。
(4)结合资料,从气候、地形两方面,简要说明湖北种植莲藕的优势条件。
(4分)夏季高温,冬季温和,全年各月平均气温均在5 ℃以上;年降水量大于800 mm ,符合莲藕种植的气候条件;湖北省平原面积广,地势低平,河湖众多,符合莲藕种植的地形条件。
29.中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差异显著,人类活动各具特色。
读黄土高原地区和青藏地区及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2分)材料一 黄土高原地区相关资料材料二 青藏地区相关资料(1)读图可知,黄土高原位于 秦岭-淮河 以北,属于北方地区,耕地类型以 旱地 为主。
(2分)(2)青藏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该地农作物代表是 青稞 ,有“高原之舟”之称的牲畜是 牦牛 。
(2分)(3)古老的文明和独特的地理环境,形成了许多独特的民风民俗。
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选择其中之一,说明这些民族服饰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2分)黄土高原夏季高温,天热流汗的时候,可以用白羊肚巾擦汗,特别是春冬两季,黄土高原的西北风强大,白羊肚巾可以遮风防土;青藏高原早晚很冷,藏民可以将双手藏在藏袍袖中御寒,中午日照强烈,气温上升,可以脱下袖子系在腰间。
材料三图1为黄河某河段剖面示意图,图2为某高原景观图,图3为实验探究图。
(4)图2所示的黄河景观,出现在下游(选填“上游”“中游”或“下游”)河段,该河段素有“地上河”之称。
(2分)(5)实验探究:水土流失与地表植被的关系。
读图3,甲、乙、丙的烧杯中沙土最多的是丙。
结论:同等降雨量,同等坡度,植被越稀疏,水土流失越严重。
(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