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五知识积累运用一、古诗文名句1、(河北沧州,2分)下列古诗句不饱含深深友情的是()。
A.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B.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D.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2.(山东泰州靖江,4分)诗句默写。
(1)羌笛何须怨杨柳,__________________。
(王之涣《凉州词》)(2)最是一年春好处,__________________。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3)__________________,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泊船瓜洲》)(4)粉身碎骨全不怕,__________________。
(于谦《石灰吟》)3.(长春,5分)请将相对应的诗句及题目用线连起来。
小时不识月自在娇莺恰恰啼《江畔独步寻花》西塞山前白鹭飞呼作白玉盘《渔歌子》留连戏蝶时时舞桃花流水鳜鱼肥《古朗月行》等闲识得东风面二月春风似剪刀《春日》不知细叶谁裁出万紫千红总是春《咏柳》4.(湖北石首,8分)填充句子。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孰能无惑?(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俯首甘为孺子牛。
(3)千门万户曈曈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何人不起故园情。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煎何太急?(6)秦时明月汉时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漫卷诗书喜欲狂。
(8)水是眼波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欲问行人去哪边?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湖北黄冈,4分)古诗欣赏,请按要求完成填空练习。
诗题作者诗句(1)《己亥杂诗》_______________ 我劝天公重抖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芙蓉楼送辛渐》_______________ 洛阳亲友如相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军行》_______________ 黄沙百战穿金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闻官军收河南河北》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青春作伴好还乡。
6.(湖北,8分)我的积累。
(1)删繁就简三秋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清.郑變)(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孟子.梁惠王上》)(3)___________________,荒于嬉;行成于思,_______________。
(唐.韩愈《进学解》)(4)___________________,秋水共长天一色。
(唐.王勃《滕王阁序》)(5)___________________,观千剑而后识器。
(南北朝.刘勰《文心雕龙》)(6)横眉冷对千夫指,___________________。
(鲁迅《自嘲》)(7)天行健,___________________。
(周易.《乾》)(8)___________________,子规声里雨如烟。
(宋.翁卷《乡村四月》)7.(吉林,5分)在括号里填上带“春”的词语。
(1)竹外桃花三两枝,()水暖鸭先知。
(2)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
(3)()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4)忽如一夜()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5)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向东流。
8.(安徽,10分)补全下列句子。
(1)良药苦口利于病,___________________。
(2)书读百遍,_________________。
(3)世事洞明皆学问,_____________________。
(4)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不教胡马度阴山。
(6)天行健,__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
(8)小荷才露尖尖角,___________________。
(9)王师北定中原日,__________________。
(10)__________________,牧童遥指杏花村。
9.(四川,12分)填写诗句。
(1)大漠沙如雪,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贺《马诗》)(2)______________________,歌曲动寒川。
(李白《秋浦歌》)(3)______________________,疑是民间疾苦声。
(郑變《墨竹图题诗》)(4)______________________,江月何年初照人?(张若虚《春江花月夜》)(5)羌笛何须怨杨柳,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之涣《凉州词》)(6)可怜九月初三夜,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暮江吟》)(7)大自然美丽的湖光山色涤荡了我们的心胸,让我们心清如水;愉悦了百鸟的性情,使它们在山林间尽情歌唱。
这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啊。
(填写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中的诗句)(8)请写出运用比喻修辞描写山水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重庆,10分)语言积累。
(1)操千曲而后晓声,____________________。
(2)宝剑锋从磨砺出,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非生而知之者,____________________?(4)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中有“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诗句,高适《别董大》中有句诗与上述诗句中的“无故人”意思相反,这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每当我们遇到棘手的问题时往往一筹莫展,可经过冥思苦想,会突然发现问题的根源,难题也就迎刃而解,这真可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诗句)11.(广东,14分)名句积累。
(1)《竹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立根原在破岩中。
(2)《村居》:儿童散学归来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己亥杂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拘一格降人才。
(5)《江畔独步寻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在娇莺恰恰啼。
(6)唐代诗人岑参咏雪的千古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梨花喻冬雪,想象奇特美妙。
(7)《登飞来峰》中借景抒情,表达作者踌躇满志的情怀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江苏,2分)古人写诗常常借月抒怀,如“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请你也默写两句这样的借月抒怀诗。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河南周口,7分)按要求完成下面的诗词练习。
(1)小刚经常上网玩游戏,妈妈使用《长歌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诗来劝诫他珍惜时间,好好学习。
(2)即将告别母校,告别亲爱的老师和同学,我们自然会想到送别的诗句“海内存知己,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送别孟浩然时也写下了“孤帆远影碧空尽,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表达了离别之情。
他还在送别好友汪伦时,写下了“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不及汪伦送我情”的诗句。
小学阶段我们还学过两首送别诗,分别是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诗也已成为送别诗中的千古名句了!14.(西宁,8分)根据要求,填写相关的古诗句。
(1)翁卷以白描手法描写江南农村景象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寥寥几笔就把水乡特有的景色勾勒了出来。
像这样描写水乡的诗句还有“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示出对美好而又即将消逝的事物的留恋和惋惜,极具人生哲理,堪称千古绝唱。
(3)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了新生事物是挡不住的,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句“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体现了勇于攀登,追求更高目标的精神,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同学李华作文言之无物,无内容可写,老师开导他:“光看优秀作文收益还是浅了点儿,还要多参加实践活动,积累作文素材,古人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15.(北京重点中学,8分)运用诗句填空。
(1)冬日清晨,看雪满枝头,你不禁吟咏起岑参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提起奉献,你不禁想到李商隐“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__________”的忠贞不渝,龚自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作春泥更护花”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