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刑事控告受理案件通知书
篇一:刑事案件立案标准
遵义市公安局办公室文件
遵公办〔201X〕78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关于印发《遵义市公安机关刑事案件立案程序规定(试行)》的通知
各县、自治县、区(市)公安局、分局,局机关各部门:为确保全市如实立案统计工作的顺利开展,进一步规范刑事案件受理、立案工作,遵义市公安局在
广泛征求各地公安机关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遵义市公安机关刑事案件立案
程序规定(试行)》。
现印发你们,请认真执行,执行过程中的问题,请及时
报市局刑侦支队。
附件:1993年9月9日公安部关于报警案件统计中几个问题的解答
遵义市公安局办公室二00七年九月二十七日
遵义市公安机关刑事案件立案程序规定
(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全市公安机关刑事执法行为,严格刑事案件受理、立案工作,确保如实立案统计工作的顺利开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公安机关刑事法律文书格式(201X 版)》、1993年9月9日《公安部关于报警案件统计中几个问题的解答》、
《公安机关内部执法监督工作规定》、《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执法过错责任追究
规定》的规定,特制定本规规定。
第二章刑事案件受理程序
第二条案件来源:
(一)公安机关依法受理案件:
1、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以及居民、村民委员会的控告、举报的材料;
2、被害人的控告、知情人、目睹人、发现人和其他公民的举报;
3、犯罪嫌疑人的自首,检举、揭发;
4、其他司法部门办案活动中发现移送的材料;
5、工商、税务、国土、卫生、技监、安监、食品药品监督等
部门在日常业务活动中发现移送的材料。
(二)公安机关主动发现和直接受理案件:
1、刑事案件的侦查调查过程中发现的犯罪线索;
2、通过秘密侦查措施手段发现提供的犯罪信息资料;
3、预审期间对案犯的审理和调查取证活动中,以及羁押人犯中发现提供的犯罪线索;
4、户口管理等治安管理中,发现提供的犯罪信息资料;
5、在情报信息分析研判中发现的犯罪信息资料。
第三条案件受理程序:
(一)案件受理的程序。
公安机关对报案、控告、举报、群众扭送或者犯罪嫌疑人自首以及其他行政主管部门、司法机关移送的案件,应当及时受理、进行登记,实行“首问负责制”。
做到“无条件接报,规范化受理”和“谁接报,谁登记”,作好《值班记录》,认真填写《接处警登记表》、《接受刑事案件登记表》,并妥善做出以下处理:
1、对接报的案件,首先应核实案件性质及发案地、报警人联系方式,对故意杀人、放火、投毒、爆炸、抢劫、强奸、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重大盗窃等大要案件,出警同时应报告带班所队领导和公安局值班领导,必要时报告分管局领导和主要领导。
2、对属于本单位管辖范围内的,应当及时调查处理,进入立案程序。
3、对属于公安机关职责范围,但不属于本单位管辖的,应当
在受理后立即登记并在24小时内,报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签发《移送案件通知书》,移送有管辖权的机关处理,并告知报案人。
4、对不属于公安机关职责范围内的事项,告知当事人向其它主管机关报案或者投案。
5、属于公安机关职责范围,但不属于本单位管辖的案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受理案件或者发现案件的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应当依法采取必要的强制措施
或者其它处理措施,再移送有管辖权的单位处理:
(1)违法行为人、犯罪嫌疑人正在实施危害行为的;
(2)违法行为人、犯罪嫌疑人正在逃跑的;
(3)有人员伤亡,需要立即采取救治措施的;
(4)违法行为人、犯罪嫌疑人已被抓获或被发现的;
(5)国家、集体或公民利益正在遭受重大损害的;
(6)其它应当采取紧急措施的情形。
6、在接受刑事案件后,应立即填写《接受案件回执单》一式四份,一份受案单位存档,一份报案件主管部门,一份交案件主办部门,一份交报案人收执。
填
好《接受案件回执单》后,将其及时送达报案人和案件主管部门。
(《遵义公
安案件信息系统》建成后可直接生成《接受案件回执单》)
7、在接受案件24小时内将案件信息录入《遵义公安案件信息系统》。
对于报
警称是刑事案件,但处警后发现明显属于行政(治安)
案件、民间纠纷、报警求助或不属于公安机关职责范围内的其它事项的,在作
好解释工作后,报警人(或当事人)不要求公安机关出具《不予立案通知书》的,可不制作《接受刑事案件登记表》、《接受案件回执单》和《不予立案通
知书》,而按有关法律规定处理。
第四条案件受理要求:
(一)受理案件的民警对于报案、举报、控告、扭送和犯罪嫌疑人自首的,要
严肃认真地对待,不得敷衍搪塞,甚至推诿不管,更不得态度生硬,出言不逊。
(二)受理案件的民警应当向举报人、控告人说明诬告、陷害应负的法律责任,要求他们实事求是地反映情况。
但只要他们不是捏造事实,伪造证据,即使控告、举报和报案的事实有出入,甚至是错告的,也要和诬告严格区别开来。
(三)对于不愿公开自己的姓名、住址的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应当为他
们保守秘密。
同时,应当采取相应的措施,保障报案人、控告人和举报人及其
近亲属的安全。
(四)对于报案、控告、举报、扭送的案件,受理案件的民警应制作《询问笔录》。
第三章刑事案件立案程序
第五条立案审查:
(一)审查内容。
公安机关对已经接受的案件应当就报案事实是否存在、报案
事实是否符合立案标准、是否属于自己管辖、线索来源和内容是否可靠、真实,受理程序是否合法等进行审查。
篇二: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流程图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流程图
篇三:检察院立案文书
一、
立案文书
1
第一联统一保存
2
第二联附卷
3
制作说明
一、本文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十八条第二款、第一百零七条、第一百一十条的规定制作。
为检察长、检察委员会决定对案件立案侦查时
使用。
二、使用本文书时,对于贪污贿赂犯罪,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渎职犯罪,国家
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非法拘禁、刑讯逼供、报复陷害、非法搜查的侵
犯公民人身权利的犯罪以及侵犯公民民主权利的犯罪的案件,引用《中华人民
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七条、第一百一十条。
对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
用职权实施其他重大犯罪案件,省级以上人民检察院决定直接由本院受理的,
引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十八条第二款、第一百零七条、第一百
一十条。
三、共同犯罪的案件,应当填写全部犯罪嫌疑人的姓名。
以事立案的案件,不填写犯罪嫌疑人基本情况一栏。
制作时由检察长签名或盖章,并加盖立案的人民检察院印章。
四、本文书以案为单位制作。
五、本文书共二联,第一联统一保存备查,第二联附卷。
4
第一联统一保存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