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2018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试题汇编-直线运动参考答案 (2)2018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试题汇编-相互作用参考答案 (6)2018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试题汇编-牛顿运动定律参考答案 (7)2018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试题汇编-曲线运动参考答案 (8)2018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试题汇编-万有引力参考答案 (11)2018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试题汇编-功和能的关系参考答案 (12)2018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试题汇编-静电场 (20)2018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试题汇编-恒定电流 (24)2018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试题汇编-磁场参考答案 (27)2018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试题汇编-电磁感应参考答案 (36)2018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试题汇编-交变电流参考答案 (39)2018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试题汇编- 选修3-4参考答案 (41)2018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试题汇编-选修3-5参考答案 (43)2018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试题汇编-力学实验参考答案 (46)2018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试题汇编-电学实验参考答案 (48)2018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试题汇编-直线运动参考答案1(2018安徽第16题).答案:A解析:物体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在前一段x ∆所用的时间为1t ,平均速度为11x v t ∆=,即为12t时刻的瞬时速度;物体在后一段x ∆所用的时间为2t ,平均速度为22x v t ∆=,即为22t 时刻的瞬时速度。
速度由1v 变化到2v 的时间为122t t t +∆=,所以加速度 211212122()()v v x t t a t t t t t -∆-==∆+,A 正确。
2(2018海南第8题).BC 解析:A ,0—5s,物体向正向运动,5—6s 向负向运动, 故5s 末离出发点最远,A 错B 由面积法求出0—5s 的位移s 1=35m, 5—6s 的位移s 2=-5m,总路程为:40m,B对C 由面积法求出0—4s 的位移s=30m ,平度速度为:v=s/t=7.5m/s C 对D 由图像知5~6s 过程物体加速,合力和位移同向,合力做正功,D 错3(2018新课标理综第15题).解析:主要考查力和运动关系。
当恒力方向与速度在一条直线上,质点的动能可能一直增大,也可能先逐渐减小至零,再逐渐增大。
当恒力方向与速度不在一条直线上,质点的动能可能一直增大,也可能先逐渐减小至某一非零的最小值,再逐渐增大。
所以正确答案是ABD 。
4(2018天津第3题).【解析】: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考查,简单题。
第1s 内的位移只需将t =1代入即可求出x =6m ,A 错误;前2s 内的平均速度为225227m/s 22s v ⨯+===,B 错;由题给解析式可以求得加速度为a =2m/s 222m x aT ∆==,C 错;由加速的定义可知D 选项正确 【答案】:D5(2018广东第34题)、(18分) 解析:(1)答案:1.20 a/2 0.933① 要估读一位,②s=v 0t+21at 2,斜率为a/2 6(2018山东第23题).(12分)答案:①H x ②2221)(hx H x h -- ③c d 7 (2018重庆第14题).〖解析〗〖答案〗B. m m gt h 20210212122=⨯⨯==,由此可知井深约为20m8 (上海第19题).CD9(上海第26题).答案:(1)2222111[]2()()b d t t -∆∆ (2)B ,C10(新课标理综第21题). 答案:A 。
解析:本题考查受力分析与运动分析,涉及牛顿第二定律、静摩擦力、非匀加速直线运动、a -t 图象等。
由于F 由零开始随时间正比增大,当还未达到最大静摩擦力之前,两者一起运动,加速度相同,为:,两物体的a -t 图象重合,为过原点的直线。
当F超过最大静摩擦力之后,两物体有相对运动,加速度不等,设滑动摩擦力为f ,则m 2的加速度为:。
其a -t 图象与a 轴的副半轴有交点;m 1的加速度为:。
其a -t 图象是与t 轴平行的直线。
选项A 对。
答案:B 。
解析:当2121()m F gm m m μ≤+时:木板和木块一起运动1212kt a a m m ==+ 满足:木板和木块间的摩擦力2f m g μ≤合题意 当2121()m F gm m m μ>+时:木块在木板上滑动 221212,m g F m ga a m m μμ-== 满足:a 2>a 1合题意11(新课标理综第23). 解析:(1)滑块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利用at v v v v t +==02和有21t a t s v +=解得t v at s v at t s 1212121+-=+-=或 (2)图线如图所示t t s- (3)由121v at t s +-=可知,图线t t s -斜率绝对值为21a 即221==a k ,解得a=212(新课标理综第24题).(13分)解析:设汽车甲在第一段时间间隔末(时间t 0)的速度为v ,第一段时间间隔内行驶的路程为s 1,加速度为a ,在第二段时间间隔内行驶的路程为s 2。
由运动学公式得0at v = ① 20121at s =② 202)2(21t a vt s += ③ 设乙车在时间t 0的速度为v ',在第一、二段时间间隔内行驶的路程分别为'1s 、'2s 。
同样有0)2(t a v =' ④ 21)2(21t a s ='⑤ 200221at t v s +'=' ⑥ 设甲、乙两车行驶的总路程分别为s 、s ',则有21s s s += ⑦ '+'='21s s s ⑧ 联立以上各式解得,甲、乙两车各自行驶的总路程之比为75='s s ⑨ 13(2018四川第23题).(16分)【解析】(1)货车刹车时的初速是v 0=15vm/s ,末速是0,加速度分别是2.5m/s 2和5m/s 2,根据位移推论式得 av S 220=代入数据解得: 超载 45=S m 不超载 5.22=S m (2)货车与轿车相撞时的速度为 10255.22225220=⨯⨯-=-=aS v v m/s相撞时动量守恒,有 V m M Mv )(+=得 8.9=V m/s 对轿车根据动量定理有 mV ft = 解得 4108.9⨯=f N14(上海第31题).解析:答案.(12分) (1)物体做匀加速运动2012L at =(1分) ∴2220222010(/)2L a m s t ⨯=== (1分) 由牛顿第二定律F f ma -= (1分)3021010()f N =-⨯= (1分)∴100.5210f mg μ===⨯ (1分) (2)设F 作用的最短时间为t ,小车先以大小为a 的加速度匀加速t 秒,撤去外力后, 以大小为'a ,的加速度匀减速't 秒到达B 处,速度恰为0,由牛顿定律cos37(sin 37)F mg F a ma μ︒--︒= (1分)∴2(cos37sin 37)30(0.80.50.6)0.51011.5(/)2F a g m s m μμ︒+︒⨯+⨯=-=-⨯=(1分)2'5(/)fa g m s mμ=== (1分) 由于匀加速阶段的末速度即为匀减速阶段的初速度,因此有 ''at a t = (1分)∴11.5' 2.3'5a t t t t a === (1分) 2211''22L at a t =+ (1分)∴ 1.03()t s === (1分)(2)另解:设力F 作用的最短时间为t ,相应的位移为s ,物体到达B 处速度恰为0,由动能定理[cos37(sin37)]()0F mg F s mg L s μμ︒--︒--= (2分)∴0.5210206.06()(cos37sin 37)30(0.80.50.6)mgL s m F μμ⨯⨯⨯===︒+︒⨯+⨯ (1分)由牛顿定律cos37(sin37)F mg F ma μ︒--︒= (1分)∴2(cos37sin 37)30(0.80.50.6)0.51011.5(/)2F a g m s m μμ︒+︒⨯+⨯=-=-⨯= (1分)∵212s at =(1分) 22 6.06 1.03()11.5s t s a ⨯=== 2018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试题汇编-相互作用参考答案1(2018安徽第1题).答案:A解析:由于质量为m 的物块恰好静止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说明斜面对物块的作用力与物块的重力平衡,斜面与物块的动摩擦因数μ=tan θ。
对物块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恒力F ,使得合力仍然为零,故物块仍处于静止状态,A 正确,B 、D 错误。
摩擦力由mg sin θ增大到(F +mg )sin θ,C 错误。
2(2018海南第4题).解析:平衡后设绳的BC 段与水平方向成α角,则:tan 2,sin 5αα==对节点C 分析三力平衡,在竖直方向上有:21sin m g m g α=得:1215sin m m α==,选C 3 (广东第16题).B4(北京理综第18题).B5(2018海南第5题).解析:斜劈和物块都平衡对斜劈和物块整体受力分析知地面对斜劈的摩擦力为零,选A 6(2018山东第19 题).答案:AD解析:对b 进行受力分析,剪断前b 受重力、支持力、向左弹簧的拉力和绳的拉力由于它所受摩擦力0=fb F ,所以弹簧的拉力和绳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当将右侧细绳剪断瞬间,绳的拉力消失,但弹簧的拉力不变,所以b 受摩擦力fb F 方向向右,C 错误,D 正确;由于细绳剪断瞬间,弹簧的弹力不变,所以fa F 大小不变,A 正确,B 错误。
7(2018江苏第1题)答案:A 8 (2018江苏第9题).答案:AC 9(安徽第21题Ⅰ).解析:Ⅰ.(1)如图所示 (2)0.248~0.26210 (江苏第10题).【答案】(1)3.6 (2)D (3)①改变弹簧测力计B 拉力的大小; ②减小做完M 的质量(或将A 更换成量程较大的弹簧测力计,改变弹簧测力计B 拉力飞方向等) 【解析】只要验证,即只要求OB 与OM 垂直,变压器每次都要使O 点静止在同一位置。
2018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试题汇编-牛顿运动定律参考答案1(安徽第17题).答案:C解析:物体在其轨迹最高点P 处只有水平速度,其水平速度大小为v 0cosα,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20(cos )v mg mαρ=,所以在其轨迹最高点P 处的曲率半径是220cos v gαρ=,C正确。
2(新课标理综第21题).解析:主要考查摩擦力和牛顿第二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