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天气图分析教学内容
数值天气预报图(特殊天气图)
3类地图投影法
在地图投影中,通常按照下列三个方面的要 求来选择地图投影法:
① 正形:指在地图上保持地球表面小区域 原有的形状,任一地点微分线段的比例尺不因方 向而异。其最明显的特征是,在地图上各处经度 和纬度都相交成直角。此类投影又叫等角投影。
② 等积:是地图中任何部分的面积与地球 表面上相应部位的实际面积的比例都相等。
基本天气图分析
2014年11月25日
基本天气图分析
➢ 天气图分析是天气预报的一项基础性工 作,是预报员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
➢ 基本天气图的分析,主要包括等值线、 天气系统及天气现象的分析等。
➢ 正确的天气图分析,有助于天气预报准 确率的提高,也有利于预报员认识天气 变化的基本规律。
➢ 基本天气图的分析,是一门动手能力强 的课程,重点在于实际天气图分析。
③ 正向:指地图上从投影中心到其它任何 地点的方向都与地球表面的实际方向一致。
我们知道,任何一种地图投 影法,都不可能既保持形状的正 确,同时又保持面积的正确。
在天气图分析中,主要要求 保持图形形状和方向的正确,即 满足正形、正向的要求,使图上 所填的风向和所显示的气压系统 的形状及移动方向符合实际情况。
正、负涡度。同时,上升绝热冷却气柱收缩, 高、低压减弱,气压梯度力减小;当涡旋流 场的科氏力抵消高、低的压气压梯度力时, 地转平衡恢复。 *次级环流的作用使温度平流也造成流场的
变化,并恢复地转平衡
倾向方程反映地转平衡恢复后的 局地温度变 化总是 小于平流变化。
暖平流
绝热冷却
*次级环流的作用:恢复地转平衡,流场和
江淮地区:淮河至长江间所含河南、湖北 、安徽、江苏四省地区;
江南地区:长江至南岭间所含的湖北、湖 南、江西、浙江、安徽、江苏、上海和福 建北部(从南岭向东延伸)等地;
江汉地区:江淮、黄淮以西的河南、湖北 其余地区;
华南地区:广东、广西、海南、台湾四省 (区)和福建南部、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 特别行政区;
天气底图—3种地图投影法
光源、投影平面和被照射物是 地图投影三要素。地图投影的方法, 因光源位置和投影面的形状、位置 不同可分为许多种。天气图底图常 用的正形投影法有极射赤面投影法、 兰勃脱圆锥投影法和麦卡托圆柱投 影法三种。
Micpas兰勃托投影的—天气图底图
Micpas极射赤面(北半球)投影的—天气图底图
西南地区:四川、重庆、贵州、云南四省 (区、市);
西藏地区:西藏自治区
第二节பைடு நூலகம்地面天气图分析
陆地站
船舶站
地面报观测报分为:陆地报和船舶报, 而填图形式也分为陆地和船舶填图模式
过去天气::
总云量的图形表示方法
CH、CM和CL的填图符号与云状对照表 (分别代表高云云状、中云云状和低云云状)
地图投影的
中国气象常用区域划分
一级区划中,将我国划分为 十一个大区,分别为:
西北地区: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 疆五省(区);
华北地区:山西、河北二省,北京、天津 二市和河南、山东两省黄河以北地区;
内蒙古地区:内蒙古自治区;
东北地区:辽宁、吉林和黑龙江三省;
黄淮地区:黄河至淮河间所含的河南、山 东、安徽、江苏四省地区;
三、绘制天气现象的技术规定
➢用规定的彩色铅笔勾划出天气区
四、锋面(后面有专题讲)
第三节 高空图分析
二
绘制等压面图的技术规定
➢1.1 等高线用黑色铅笔以平滑实线绘制。 ➢1.2 各等压面上的等高线均每隔4dgpm画一条。在 每条线的两端均需标明位势米的千位,百位和十位数, 并规定: 在AT850图上画等高线……,144,148,152,……; 在AT700图上画等高线……,296,300,304,……; 在AT500图上画等高线……,496,500,504,……,
➢ 在进行天气图分析前,先简单有关的一 些基本概念。
基本天气图分析
主要内容
➢1、了解地图投影 ➢2、掌握地面天气图分析 ➢3、掌握高空天气图分析
第一节 天气图与地图投影
什么是天气图?
就是把同一时刻各地气象台(站) 观测记录填写在特种地图(底图)上, 所得到的这张图就称为天气图。
它描述了某一瞬间某一区域的天 气情况。
等温线分析的技术规定
①等温线用红色铅笔细实线绘 制。以0℃为基准,每隔4℃画一 条等温线,如-4℃,0℃,4℃, 8℃等。所有等温线两端须标明温 度数值。
②温度场的暖、冷中心,分别 用红色铅笔标注“N”和蓝色铅笔 标注“L”。
等比湿线技术规定
①为了表示湿度场,AT850图上应绘制 等比湿线。但不必在全图范围内绘制, 而只在国内和国外有关地区绘制即可。 也可用等露点线来代替等比湿线(每隔 2℃绘一条线) ②等比湿线用绿色铅笔平滑绘制。规定 绘制0.5、1、2、4、6等线(2以上每隔 2g/kg 画一条),并在每条线上表明数 值。 ③在比湿最大和最小区域用绿色铅笔标 注“Sh”和“Gn” 。
与温度平流 相联系的准地转过程 地转平衡的破坏: 中层暖平流中心引起高层等压面升高,
低层等压面下降 (温度平流引起高度场 的变化) ;气压梯度力加大引起高层 辐散,低层辐合;中层上升运动。
*温度平流引起高低空等压面变化和次级环流
地转平衡的恢复:
气压梯度变小
(流场向高度场的适应过程) 高空辐合、低空辐散在柯氏力作用下转变为
在冬半年(10月至来年3月)每隔8dgpm画一根,如
496,504,512等; 在AT100图上画等高线……,1640,1648,1656 , …… ; 在AT925图上画等高线……,960,970,980,…… 。
➢2.1在AT图上,高位势区中心以蓝 色铅笔标注“G”,低位势中心以红 色铅笔标注“D”,且与纬线平行。 ➢2.2 如等高线是闭合的,则在等高 线的上端开一小缺口,在缺口中间标 注百帕数值,这数值要标注得与纬线 平行。
温度场相互作用,联结高低空
初始状态
不平衡状态 平衡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