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年高考生物二轮习题:选择题3组1练(八)_含详解

2019年高考生物二轮习题:选择题3组1练(八)_含详解

选择题3组1练(八)(建议用时:45分钟)第1组1.(2018·全国100所名校高考模拟金典卷八)在细胞中有许多相似的膜结构。

下列关于膜结构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蓝藻细胞的光合片层膜上含有色素和光合酶B.线粒体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其膜上含有全部的呼吸酶C.神经肌肉接点处肌细胞膜折叠,其膜上有神经递质的受体D.细胞内单位膜折叠成的囊腔和细管组成内质网,其膜上有合成磷脂的酶2.(2018·四川蓉城名校联盟高三联考)下列有关酶与ATP的叙述,正确的是()A.酶的作用原理与无机催化剂不同,酶是降低了化学反应的活化能B.随着温度的升高,酶的最适温度一般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C.细胞中吸能反应往往需要消耗ATP,放能反应往往产生A TPD.无氧呼吸产生的A TP少,是因为有机物中的大部分能量以热能的形式散失3.(2018·山西孝义高三一模)2017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给了美国的三位科学家,他们发现果蝇的昼夜节律与PER蛋白浓度的变化有关。

下图是PER蛋白作用的部分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PER蛋白可反馈抑制per基因的转录B.per mRNA的合成过程不会在细胞核外发生C.PER蛋白与TIM蛋白结合后穿过核膜进入细胞核D.一个per mRNA分子上可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进行多条相同肽链的合成4.(2018·北京大兴区高三一模)2018年3月20日,世界上最后一只雄性北部白犀牛——苏丹,在肯尼亚的奥佩杰塔自然保护区被安乐死。

作为地球上第三大陆生动物、食物链的顶级营养级,北部白犀牛曾经遍布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东部、中部地区。

由于传统医学和手工艺品对犀牛角的需要,多地的北部白犀牛被彻底猎捕,到了1984年,野外仅剩15只幸存。

苏丹的离世使得世界上只剩下两只雌性北部白犀牛。

下列关于北部白犀牛的叙述,正确的是()A.北部白犀牛濒临灭绝是由于其不适应自然环境的变化B.北部白犀牛的灭绝将导致食物链中断,能量流动受阻C.北部白犀牛现存数量过少,不能体现生物多样性D.可尝试利用克隆技术保护濒危野生动物5.(2018·北京大兴区高三一模)已有研究表明,在无机盐缺乏的环境中,植物根尖会产生更多的根毛。

科学家以拟南芥作为研究材料,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下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注:茉莉酸甲酯是植物代谢产生的一种化学物质。

A.茉莉酸甲酯对植物的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B.结果表明,乙烯可促进根毛产生C.结果表明,乙烯的作用依赖于茉莉酸甲酯D.在无机盐缺乏的环境中,植物产生更多的根毛以适应环境6.(2018·辽宁朝阳高三第三次模拟)大量临床研究表明,β淀粉样蛋白代谢相关基因突变引起β淀粉样蛋白过度产生,导致家族性阿尔兹海默症的发生;β淀粉样蛋白基因位于21号染色体上,21三体综合征患者常常会出现阿尔兹海默症症状。

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21三体综合征患者可能因多出一个β淀粉样蛋白基因而易患阿尔兹海默症B.阿尔兹海默症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发生了基因突变C.21三体综合征产生的原因是减数分裂时21号染色体未能正常分离D.调查阿尔兹海默症的发病率需要对多个患者家系进行调查第2组1.(2018·山东、湖北部分重点中学冲刺模拟四)下列有关“骨架(或支架)”的叙述,错误的是()A.真核细胞中有维持细胞形态的细胞骨架,细胞骨架与物质运输、信息传递有关B.多聚体的每一个单体都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C.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原核细胞细胞膜的基本支架,这个支架不是静止的D.DNA分子中的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2.(2018·江苏高考冲刺预测卷)科学家从线粒体中分离出一种可溶性蛋白质,并且发现该物质(简称F)不仅在能量储存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而且还是形成ATP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种酶的复合体。

生化实验还证实,当某些物质存在时,F还可以把A TP缓慢水解为ADP和磷酸。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物质F水解ATP的过程可能需要其他物质共同参与B.物质F同时具有类似于A TP水解酶及ATP合成酶的活性C.线粒体中若缺少物质F,ADP可能无法与磷酸结合形成ATPD.线粒体中形成ATP所需要的能量直接来源于葡萄糖的分解3.(2018·陕西高三教学质检三)脊髓灰质炎是由脊髄灰质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症状是发热、全身不适,严重时肢体疼痛,发生瘫痪。

脊髓灰质炎病毒主要侵染脊髓中的传出神经元。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通过被动运输进入细胞后,脊髓灰质炎病毒可在宿主细胞核糖体上合成蛋白质B.浆细胞在受到脊髓灰质炎病毒的直接刺激后,可产生能与该病毒特异性结合的抗体C.脊髓灰质炎患者的某些非条件反射可能消失,但通常不会出现感觉障碍D.脊髄灰质炎病毒属于寄生生物,呼吸类型为无氧呼吸4.(2018·四川遂宁高三三诊)水杨酸是植物体内一种重要的内源激素,能诱导植物体内产生某些与抗病有关的蛋白质,提高抗病能力。

为探究水杨酸对不同品系(YTA、YTB)水稻幼苗叶片中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研究人员所做相关实验的结果如下图。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水杨酸是细胞合成的能催化水稻细胞中蛋白质合成的有机物B.相同浓度的水杨酸处理不同水稻幼苗后的实验结果基本相同C.不同浓度水杨酸处理YTA水稻幼苗12小时后抗病能力都最强D.水杨酸对YTB水稻幼苗叶片中蛋白质合成的作用具有两重性5.(2018·福建永春一中、培元、季延、石光中学四校第二次联考)下列关于种群特征及种群数量变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增长型种群的出生率应高于衰退型种群的出生率,而死亡率则相反B.用性引诱剂诱杀害虫中的雄性个体主要是通过改变种群年龄结构达到控制害虫数量的目的C.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田鼠的种群密度时,当标志物易脱落或颜色过于鲜艳时均会增大误差D.自然环境中增加某种群的天敌数量不影响该种群的K值6.(2018·天津部分区高三一模)下图甲中4号为某遗传病患者,对1、2、3、4进行关于该病的基因检测,并将各自含有的该致病基因或正常基因(数字代表长度)用相应技术分离,结果如下图乙(字母对应图甲中的不同个体)。

下列有关分析判断正确的是()A.通过比较甲、乙两图可知,4号个体患红绿色盲症B.系谱图中3号个体的基因型与1、2号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2/3C.等位基因的区别不只是碱基序列不同,还可以是基因的长度不同D.3号与一该病基因携带者结婚,生一个患病孩子的概率为1/6第3组1.(2018·广东肇庆高三第三次模拟)下列关于真核生物细胞中物质运输的描述,错误的是() A.葡萄糖以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入线粒体中被分解B.神经细胞在静息状态下不是以主动运输方式排出钾离子的C.性激素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靶细胞起作用D.突触小泡和囊泡都是依靠膜的流动性释放被运输的物质2.(2018·甘肃天水一中第二次模拟)下列以水稻为实验材料的实验,说法正确的是()A.将发芽的种子研磨液置于试管内,加入斐林试剂,试管内立即呈现砖红色沉淀,这是因为发芽的小麦种子中含有还原糖B.用水稻幼苗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时,加入无水乙醇后研磨、过滤即可C.用水稻根尖观察有丝分裂的操作步骤是解离、染色、漂洗、制片D.鉴别某株水稻是否为纯合子的最佳操作是套袋、收获、种植、观察3.(2018·天津耀华中学综合模拟)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猪产生配子时的减数分裂过程进行了研究,下列理解合理的是()A.若欲使该雌性猪超数排卵,需对其注射雌性激素B.图2产生异常配子的原因是减Ⅰ后期同源染色体未分离C.孟德尔通过研究该过程提出了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D.若图4分裂完成产生的卵细胞为AB,则对应的第二极体的基因型为AB、ab、ab4.(2018·四川广安、眉山、内江、遂宁第二次诊断)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A.饮水不足时抗利尿激素减少会导致内环境稳态失调B.内环境中含有胰高血糖素、尿素和乙酰胆碱等物质C.细胞外液的化学成分维持相对稳定时内环境就实现稳态D.神经细胞膜内外的Na+、K+分布不均匀是兴奋传导的基础5.(2018·北京101中学月考)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一年中CO2的释放和消耗状况,其中①是生产者呼吸释放量,②是分解者呼吸释放量,③是消费者呼吸释放量,④是生产者光合作用消耗量。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②的量越小,说明该生态系统施用的有机肥料越多B.④的数值可间接表示流经该生态系统总能量的多少C.③的数值除以④的数值,可以表示能量传递效率D.该生态系统一年中CO2的释放量与消耗量相等6.(2018·广西桂林、百色、崇左三市高三第三次联考)将易感病的水稻叶肉细胞经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得到的原生质体经60Co辐射处理,再进行原生质体培养获得再生植株,得到一抗病突变体,且抗病基因与感病基因是一对等位基因。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若抗病突变体为1条染色体片段缺失所致,则感病基因对抗病基因为完全显性B.若抗病突变体为1条染色体片段重复所致,则该突变体再经诱变不可恢复为感病型C.若抗病突变体为单个基因突变所致,则该突变体再经诱变不可恢复为感病型D.若抗病基因是感病基因中单个碱基对缺失所致,则合成的蛋白质氨基酸数量相同选择题3组1练(八)第1组1.解析:选B。

蓝藻是原核生物,没有具膜细胞器,蓝藻细胞具有光合片层膜,其膜中含有色素和光合酶,从而能进行光合作用,A正确;线粒体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其膜上含有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酶,B错误;神经肌肉接头相当于突触,乙酰胆碱由突触前膜释放,经扩散至折叠的肌细胞膜(相当于突触后膜),与其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结合,C正确;内质网是细胞内单位膜折叠成囊腔和细管组成的,其功能多种多样,磷脂是在内质网上合成的,因此其膜上有合成磷脂的酶,D 正确。

2.解析:选C。

酶与无机催化剂都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二者的作用机理相同,都能够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但酶降低的效果更为显著,A错误;酶的最适宜温度一般是不变的,随着温度的升高酶的活性先升高后降低,甚至失活,B错误;细胞中吸能反应往往需要消耗ATP,放能反应往往产生ATP,C正确;无氧呼吸产生的不彻底的氧化产物中含有大量的能量,所以其释放的能量少,D错误。

3.解析:选C。

据图分析可知,PER蛋白与TIM蛋白结合后,进入细胞核,反馈抑制per基因的转录,A正确;因为per mRNA存在于细胞核内,因此其合成只能发生在细胞核内,B正确;PER蛋白与TIM蛋白结合后穿过核孔进入细胞核,C错误;据图可知,在合成蛋白质时,多个核糖体可以相继结合到per mRNA分子上,形成多聚核糖体,这样可以同时进行多条肽链的合成,提高蛋白质的翻译效率,D正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