勒柯布西耶朗香教堂汇总
在朗香教堂的设计中,勒.柯布西耶的创作风格脱离了理性主义,转到了 浪漫主义和神秘主义。
剖面
朗香教堂的怪诞同它那 原始风貌有关。它兴建 于1950—55年间,正值 20世纪的半中间,可是 除了那个金属门扇外, 几乎再没有什么现代文 明的痕迹了。那粗粝敦 实的体块,混沌的形象, 岩石般稳重地屹立在群 山间的一个小山包上。
朗香教堂 朗香教堂是现代主义建筑中最具影响力的作品之一,也是著名建 筑师勒·柯布西耶的里程碑式作品。自从1954年它首次对公众开放以来,朗 香教堂已经成为建筑师、学生和旅游者前来朝圣的圣地。朗香教堂以其船头 似的外墙和倒转的蟹壳形状的屋顶,引起了建筑界的轰动和负责它的教区的 愤怒。由于教堂所处的宏伟基址和建筑师自己诗人般的冲动,勒·柯布西耶 违背了建筑的传统,设计出一座给人深刻印象的既原始又现代的纪念碑。
勒·柯布西耶关于自己的一般创作方法有下面一段叙述:“一项任务定 下来,我的习惯是把它存在脑子里,几个月一笔也不画。 人的大脑有独立
性,那是一个匣子,尽可往里面大量存入同问题有关的资料信息,让其在 里面游动,煨煮、发酵。然后,到某一天,喀哒一下,内在的自然创造过 程完成。你抓过一只铅笔,一根炭条,一些色笔(颜色很关键),在纸上 画来画去,想法出来了。” 这段话讲的是动笔之前,要作许多准备工作, 要在脑子中酝酿。
“水令人远,石令人古”,它不但超越现代建筑史,近代建筑史,而且 超越文艺复兴和中世纪建筑史,似乎比古罗马和古希腊建筑还早,…… 它很象原始社会巨石建筑的一种,“白云千载空悠悠”。朗香教堂不仅 是“凝固的音乐”,甚且是“凝固的时间”永恒的符号时间。时间都被 它打乱了,这个神秘的建筑物!
朗香教堂那沉重的体块的复杂组合里面似乎蕴藏着一些奇怪的力。它们 互相拉扯,互相顶撑,互相叫劲。力要进发,又没有迸发出来,正在挣扎, 正在扭曲,正在痉挛。引而不发,让人揪心。
此后,其他一些草图进一步明确教堂的平面形状,北、西两道直墙的端头分 别向内卷进,形成三个半分隔的小祷告室,它们的上部突出屋顶,成为朗香教堂 的三个高塔。有一张草图勾出教堂东、南两面的透视效果。整个教堂的体形渐渐 周全了。然后把初步方案图送给天主教宗教艺术事务委员会审查。
委员会只提了些有关细节的意见。1959年1月开始,进入推敲和确定方案的 阶段,工作在勒氏事务所人员协助下进行。这时做了模型——为推敲设计而做的 模型,一个是石膏模型,另一个用铁丝和纸扎成。对教堂规模尺寸做了压缩调整。 勒氏说要把建筑上的线条做得具有张力感,“像琴弦一样!”整个体形空间愈加紧 凑有劲。把建成的实物同早先的草图相比,确实越改越好了。
在朗香教堂的设计中,勒·柯布西耶把重点放在 建筑造型上和建筑形体给人的感受上。他摒弃了传统教 堂的模式和现代建筑的一般手法,把它当作一件混凝土 雕塑作品加以塑造。
教堂造型奇异,平面不规则;墙体几乎全是弯曲的, 有的还倾斜;塔楼式的祈祷室的外形象座粮仓;沉重的 屋顶向上翻卷着,它与墙体之间留有一条40厘米高的带 形空隙;粗糙的白色墙面上开着大大小小的方形或矩形 的窗洞,上面嵌着彩色玻璃;入口在卷曲墙面与塔楼的 交接的夹缝处;室内主要空间也不规则,墙面呈弧线形, 光线透过屋顶与墙面之间的缝隙和镶着彩色玻璃的大大 小小的窗洞投射下来,使室内产生了一种特殊的气氛。
对于朗香教堂的形象,人们观感不一。概括起来,认为它优美、秀雅、 高贵、典雅、崇高的人很少,说它怪诞的最多。晚近的美学家认为怪诞也 是美学的范畴之一。朗香教堂可以归入怪诞这一范畴。上面说了陌生感和 复杂性,似乎就包含了怪诞,不必再单说。可是三者既有联系,又互相区 别。譬如看人,陌生者和性格经历复杂之人并不一定怪诞,怪诞另有一功。
主要论著: 《走向新建筑》
朗香教堂,又译为洪尚教堂,位于 法国东部索恩地区距瑞士边界几英 里的浮日山区,坐落于一座小山顶 上,1950—1953年由法国建筑大 师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 设计建造,产生了重要影响, 被誉为20世纪最为震撼、 最具有表现力的建筑。 朗
香教堂的白色幻象盘旋在 欧圣母院朗香村之上,从 13世纪以来,这里就是朝 圣的地方。教堂规模不大, 仅能容纳200余人,教堂前 有一可容万人的场地,供 宗教节日时来此朝拜的教 徒使用。
勒氏生前曾说了不少和写了不少关于朗香教堂的事情,都是很重要的材料, 可是还不够。应该承认,有时候创作者本人也不一定能把自己的创作过程 讲得十分清楚。有一次,那是朗香建成好几年以后的事,勒柯布西耶自己 又去到那里,他还很感叹地问自己:“可是,我是从哪儿想出这一切来的 呢?”勒氏大概不是故弄虚玄,也不是卖关子。艺术创作至今仍是难以说 清的问题。需要深入细致的科学研究。勒氏死后,留下大量的笔记本、速 写本、草图、随意勾画和注写的纸片,他平素收集的剪报、来往信函,等 等。这些东西由几个学术机构保管起来,勒柯布西耶基金会收藏最集中。 一些学者在那些地方进行多年的整理、发掘和细致的研究,陆续提出了很 有价值的报告。一些曾经为勒氏工作的人也写了不少回忆文章。各种材料 加在一起,使我们今天对于朗香教堂的构思过程有了稍为清楚一点的了解。
谢谢观赏
建筑系建筑学
梁甲星1101080506
@星星天天宅阿宅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1927年国际联盟总部设计方案 1928年萨伏伊别墅(Villa Savoy)(外 观 图1-1至1-3,室内图1-4至1-10,二层中厅 图1-11至1-16, 底层独立支柱 图1-17) 1930-1932年 巴黎瑞士学生宿舍 1936年 巴西里约热内卢教育卫生部大楼 1946-1957年 马赛公寓大楼 1950-1953年 郎香教堂(La Chapelle de Ronchamp) 50年代初 印度昌迪加尔城市规划
社会审美心理:
朗香教堂有一个复杂结构,而复杂结构比 之简单结构更符合现在人们的审美心理。如果 说萨伏依别墅当初是新颖的,有人喝彩的,纽 约联合国总部大厦当年也是新颖的,有人叫好 的,那么,今天再拿出类似的货色,绝对不会 受到广泛的欢迎。简单整齐的东西,举一可以 反三,容易让人明白的东西,现在被看成白开 水一杯,失去了吸引力。简单和少联系在一起, 密斯坚持到底,也就栽在这里。不是吗,文丘 里一句“少不是多”,又一句“少是枯燥”, 就把密斯给否了。语云“此一时也,彼一时 也”,当代人喜欢复杂的东西,揆之时下的服 装潮流,即可证明。
方案的设计和改进:
从1950年5月到11月是形成具体方案的第一阶段。现在发现的最早的一张草 图作于1950年6月6日,画有两条向外张开凹曲线,一条朝南象是接纳信徒,教堂 大门即在这一面,另一条朝东,面对在空场上参加露天仪式的信众。北面和西面 两条直线,与曲线围合成教堂的内部空间。
另一幅画在速写本上的草图显示两样东西。一是东立面。上面有鼓鼓地挑出 的屋檐,檐下是露天仪式中唱诗班的位置,右面有一根柱子,柱子上有神父的讲 经台。这个东立面布置得如同露天剧场的台口。朗香教堂最重大的宗教活动是一 年两次信徒进山朝拜圣母像的传统活动,人数过万,宗教仪式和中世纪传下来的 宗教剧演出就在东面露天进行。草图只有寥寥数笔,但已给出了教堂东立面的基 本形象。这一幅草图上另画着一个上圆下方的窗子形象,大概是想到教堂塔顶可 能的窗形。
朗香教堂勒规模 不大,仅能容纳200余 人,教堂前有一可容万 人的场地,供宗教节日 时来此朝拜的教徒使用。 这个教堂的设计中,勒. 柯布西耶把重点放在建 筑造型上和建筑形体给 人的感受上。他摒弃了 传统教堂的模式和现代 建筑的一般手法,把它 当作一件混凝土雕塑作 品加以塑造。
教堂造型奇异,平面不 规则;墙体几乎全是弯 曲的,有的还倾斜;塔 楼式的祁祷室的外形象 座粮仓;沉重的屋顶向 上翻卷着,它与墙体之 间留有一条40厘米高的 带形空隙;粗糙的白色 墙面上开着大大小小的 方形或矩形的窗洞,上 面嵌着彩色玻璃;入口 在卷曲墙面与塔楼的交 接的夹缝处;室内主要 空间也不规则,墙面呈 弧线形,光线透过屋顶 与墙面之间的缝隙和镶 着彩色玻璃的大大小小 的窗洞投射下来,使室 内产生了一种特殊的气 氛。
勒-柯布西耶建筑分析
朗香教堂
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1887年10月6日1965年8月27日),原名Charles Edouard Jeannert-Gris,是20世纪最重要的建筑师之 一,是现代建筑运动的激进分子和主将,被称 为“现代建筑的旗手”。他和瓦尔特·格罗皮 乌斯、路德维格·密斯·凡·德·罗以及弗兰 克·洛依德·赖特并称为四大现代建筑大师。 主要建筑作品:
创作思想和立意的形成:
在创作朗香时,在动笔之前勒氏同教会人员谈过话,深入了解天主教 的仪式和活动,了解信徒到该地朝山进香的历史传统,探讨关于宗教艺术 的方方面面。勒氏专门找来介绍朗香地方的书 籍,仔细阅读,并且作了摘 记。大量的信息输进脑海。
过了一段时间,勒氏第一次去到布勒芒山(Hill of Bourlemont)现场时, 他已经形成某种想法了。勒氏说他要把朗香教堂搞成一个“视觉领域的听 觉器件”(acoustic component in the domain of form),它应该象(人的) 听觉器官一样的柔软、微妙、精确和不容改变”(《勒柯布西耶全集 1946—52》P.88)第一次到现场时,勒氏也在山头上画了些极简单的速写, 记下他对那个场所的认识。他写下了这样的词句:“朗香与场所连成一气, 置身于场所之中。对场所的修辞,对场所说话。”
在另一场合,他解释说:“在小山头上,我仔细画下四个方向的天际 线,……用建筑激发音响效果——形式领域的声学”。 把教堂建筑视作声 学器件,使之与所在场所沟通。进一步说,信徒来教堂是为了与上帝沟通, 声学器件也象征人与上帝声息相通的渠道。这可以说是勒氏设计朗香教堂 的建筑立意,一个别开生面的巧妙的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