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安全检查表
4.2检查确认进入受限空间的电源已经断开,现场处于安全状态。
4.3作业结束时,由站场监护人填写进入受限空间作业结束时间栏目,站场监护人和作业单位监护人确认签字。站场设备员在作业许可证最后一栏完工验收栏填写验收时间并签字验收。
检查者登记
检查人类别
检查人单位
检查人签字
检查时间
2.17带搅拌器等转动部件的设备,在停机后切断电源。
2.18带有搅拌器等转动部件的设备切断电源挂上标示牌后,设专人监护或采取摘除保险丝等措施。
2.19属重大作业的带班领导到位。
3作业过程检查
3.1进入受限空间作业使用安全电压和安全行灯。
3.2出入受限空间作业的人员、工具、材料情况登记在《进入受限空间人员登记表》、《进入受限空间工具材料登记表》中。
1.3许可证填写规范、内容齐全。
1.4已开展危害辨识和风险评估(查JSA)。
1.5制定防范措施并签字确认。
1.6审批手续齐全,不涂改、不代签。
1.7每天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前进行一次分析,合格后方进入作业。
1.8分析结果正确填入作业许可证中。
1.9首次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在采样时间4小时内分析合格后进行,超过4小时,当天进设备作业的,可用便携式检测仪进行复测;采样后第二天才进行首次作业的,必须重新采样分析合格、重新办理进设备作业许可证后才能作业。
1.10作业许可证按规定分开持有。
1.11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必须遵守用火、临时用电、起重吊装、高处作业等有关安全规定,《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不能代替上述作业许可证,所涉及的其它作业要按有关规定办理作业许可证。
1.12作业许可证所列施工人员与实际作业人员一一对应。
1.13特级作业已办理重大作业审批。
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安全检查表
作业点: 作业区域名称:
检查项目
检查内容
是否符合(√或×)
是否符合(√或×)
是否符合(√或×)
是否符合(√或×)
是否符合(√或×)
是否符合(√或×)
是否符合(√或×)
1作业许可证
1.1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办理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
1.2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等级符合要求,执行罐区升级和节假日升级制度。
2作业前检查
2.1项目主管人员与作业人员已完成作业的交底确认。
2.2监护人完成施工作业前唱票。
2.3作业人员完成“七想七不干”工作检查并在工具卡上签名。
2.4监护人员已进行相应安全知识培训并取得上岗许可。
2.5监护人对所有作业人员进行现场安全教育和安全技术交底。
2.6安全监护人逐条对安全措施进行落实,确认无误。
2.7按要求进行施工作业安全交底,在进入人孔出或进出口处贴上交底标识。
2.8监护人员与作业人员确定联络信号,并在出入口处保持与作业人员的联系,发现异常情况时,及时制止作业,立即采取救护措施。
2.9进入受限空间作业人员劳动保护着装和器具符合规定。
2.10作业机具经过检验合格,贴上检验合格标识。
2.11在作业许可证要求设备外的现场配备应急救护器具和灭火器材(按作业许可证)。
3.3禁止携带与作业无关的物品进入受限空间。
3.4进入受限空间进行刷漆、喷漆等防腐作业使用防爆灯具。
3.5当受限空间状态改变时,立即停止作业。
3.6进入受限空间内的作业人员每次工作时间不宜超过2小时,当设备内温度超过36℃时,每次工作时间不宜超过1小时。
3.7对装置局部检修的设备或有可能释放易燃、有毒物质的设备,作业期间每隔2小时用便携式检测仪复测一次,如有不合格,立即停止作业。可燃气体检测数据小于30%(V/V)为合格(即小于报警值下限);氧含量19.5%~23.5%(V/V);站场空气中有毒物质的最高允许浓度的指标(H2S的最高允许浓度不超过10mg/m3 ;CO的最高允许浓度不超过30mg/m3)。
3.8歇工期间为了防止人员误进,在受限空间的入口处设置“危险!严禁入内”警告牌。
3.9对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实施全过程监督检查(不得离开作业现场)。
3.10监护人填写“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的过程检查栏”。
3.11监护人员在监护作业期间,没有做与监护无关的事。
4作业结束前
4.1作业结束,站场监护人、作业单位监护人、施工单位施工负责人或安全管理人员,在对进入受限空间的人员、机具进行全面清点,确认无遗漏,
2.12设备的出入口内外没有障碍物,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通无阻。
2.13所有与用火设备相连的设备、管线已隔离(加上符合安全要求的盲板或断开)。
2.14作业前对盛装过能产生自聚物的设备进行蒸煮、化学清洗。
2.15受限空间内的空气流通(可采用自然通风或强制通风方法,不允许通氧气),风机要防爆。
2.16进入受限空间作业有监护人,一级及以上作业需要双方监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