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施工安全培训课件

施工安全培训课件

5
第一章 动火作业安全技术措施
5.2.2.2 与动火点相连的管线应进行可靠的隔离、封堵或拆除处理。 动火前应首先切断物料来源并加盲板或断开,经彻底吹扫、清洗、置换 后,打开人孔,通风换气。
说 明
1、在与动火点相连管线进行可靠隔离、封堵通常采用滑石粉加黄油等 方式进行封堵,隔离、封堵后要对封堵处进行气体检测,气体检测合格 后方可进行动火作业。 2、在切断物料来源时通常用加盲板方式进行隔离,严禁使用阀门进行 隔离,使用阀门容易出现阀门未关严、阀门质量问题或人员误操作等造 成事故。
9
第一章 动火作业安全技术措施
可燃气体检测 5.2.3.1 安全措施或安全工作方案中应规定动火前气体检测时间距动火 时间不应超过30min,且应规定动火过程中的气体检测时间和频次。
5.2.3.2 动火作业前,应对作业区域或动火点可燃气体浓度进行检测, 使用便携式可燃气体报警仪或其它类似手段进行分析时,被测的可燃气 体或可燃液体蒸气浓度应小于其与空气混合爆炸下限的10%(LEL)。使用 色谱分析等分析手段时,被测的可燃气体或可燃液体蒸气的爆炸下限大 于等于4%(V/V)时,其被测浓度应小于0.5%;当被测的可燃气体或可燃 液体蒸气的爆炸下限小于4%时,其被测浓度应小于0.2%(V/V)。
6
第一章 动火作业安全技术措施
动火前应首先切断物料来源并加盲板或断开
7
第一章 动火作业安全技术措施
5.2.2.3 与动火点直接相连的阀门应上锁挂牌;动火作业区域内的设备、 设施须由生产单位人员操作。
说 明
1、在进行控线、吹扫、清洗、置换后,将相连的阀门进行上锁挂牌, 防止其他人员误操作造成安全事故。 2、在进行上述作业时,必须由生产单位人员进行操作,防止由于施工 方不清楚工艺流程,私自乱动动火作业区域内的设备、设施造成其他安 全事故。
第一章 动火作业安全技术措施
第一节 动火作业前现场安全要求
系统隔离 5.2.2.1 动火施工区域设置警戒,严禁与动火作业无关人员或车辆进入 动火区域,必要时动火现场应配备消防车及医疗救护设备和器材。
说 明
1、根据文明施工要求,用警戒线将作业区与非作业区域隔离开。 2、设置监护人,严禁与动火作业无关人员进入该区域。 3、现场常出现防腐人员进入动火区域进行焊口补漆作业,易造成火灾 事故。
16
第一章 动火作业安全技术措施
第三节 特殊情况动火安全要求
5.4.1.1 高处动火作业还应遵循《高处作业安全管理规范》的相关要求, 高处作业使用的安全带、救生索等防护装备应采用防火阻燃的材料,需 要时使用自动锁定连接。
5.4.1.2 高处动火应采取防止火花溅落措施,并应在火花可能溅落的部 位安排监护人。
5.2.3.5 用于检测气体的检测仪应在校验有效期内,并在每次使用前 与其它同类型检测仪进行比对检查,以确定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说 明
1、在进行气体检测时,必须保证仪器在校验有效期内。 2、每次检测时必须保证使用两台同类型的检测仪器,保证检测结果的 准确性。 3、在使用检测仪时,要保证使用的检测仪与要检测的气体相匹配。
8
第一章 动火作业安全技术措施
5.2.2.5 距离动火点30m 内不准有液态烃或低闪点油品泄漏;半径 15m 内不准有其他可燃物泄漏和暴露;距动火点15m 内所有的漏斗、 排水口、各类井口、排气管、管道、地沟等应封严盖实。
说 明
1、在进行封盖15m的漏斗、排水口、各类井口、排气管、管道、地沟 时,先对其进行气体检测,若检测无可燃气体,通常采用钢板加消防毯 进行封盖。若检测有可燃气体,则要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10
第一章 动火作业安全技术措施
5.2.3.3 需要动火的塔、罐、容器、槽车等设备管线,清洗、置换和通 风后,要检测可燃气体、有毒有害气体、氧气浓度,达到许可作业浓度 才能进行动火作业。
5.2.3.4 气体检测的位置和所采的样品应具有代表性,必要时分析样品 (采样分析)应保留到动火结束。
11
第一章 动火作业安全技术措施
5.4.1.3 遇有五级以上(含五级)风不应进行室外高处动火作业,遇有六 级以上(含六级)风应停止室外一切动火作业。
17
第一章 动火作业安全技术措施
受限空间动火作业要求
5.4.2.1 进入受限空间的动火还应遵循《进入受限空间安全管理规范》 的相关要求,在将受限空间内部物料除净后,应采取蒸汽吹扫(或蒸煮)、 氮气置换或用水冲洗等措施,并打开上、中、下部人孔,形成空气对流 或采用机械强制通风换气。
5.3.4 在动火作业过程中,应根据安全工作方案中规定的气体检测时间 和频次进行检测,填写检测记录,注明检测的时间和检测结果。
5.3.5 动火作业过程中,动火监护人应坚守作业现场。动火监护人发生 变化需经批准。
说 明
1、作业防护措施是根据作业内容进行制定。 2、监护人在监护过程中要熟知作业内容、应急措施。如未按制定的作 业内容进行作业,应停止动火作业。监护人不得私自离开作业现场。 3、更换监护人,监护人要向其进行交底。
13
第一章 动火作业安全技术措施
现场在使用氧气、乙炔瓶时常出现下例习惯性违章 1、氧气、乙炔瓶随处摆放。 2、氧气、乙炔带损坏。 3、氧气、乙炔瓶动火作业时距离过近。
14
第一章 动火作业安全技术措施
1、使用乙炔瓶时未安装阻火器 2、氧气、乙炔压力表损坏 3、乙炔瓶不应倒放。
15
第一章 动火作业安全技术措施
12
第一章 动火作业安全技术措施
第二节 实施动火作业
5.3.2 动火作业人员在动火点的上风作业,应位于避开油气流可能喷射 和封堵物射出的方位。特殊情况,应采取围隔作业并控制火花飞溅。
说 明
1、例如在焊接管线时,作业人员及监护人都应站在管线两侧,严禁站 在管口处进行作业或监护。
5.3.3 用气焊(割)动火作业时,氧气瓶与乙炔气瓶的间隔不小于5m,且 乙炔气瓶严禁卧放,二者与动火作业地点距离不得小于10m,并不准在 烈日下曝晒。
施工现场安全技术要求
1
提纲 第一章安全技术措施 第四章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措施
2
提纲 第五章 挖掘作业安全技术措施 第六章 起重作业安全技术措施 第七章 管线打开安全技术措施 第八章 脚手架作业安全技术措施
3
本章节内容摘自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企业标准 《动火作业安全管理规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