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路面现场调查报告
报告编号:
工程名称:
产品(试样)名称:
委托单位:
检测单位:
注意事项
一、报告无检测机构检验报告专用章或检验单位公章无效。
二、报告未经检测机构书面批准不得复制。
三、复制报告未重新加盖检测机构检验专用章或检验单位公章无效。
四、报告无批准人签字无效。
五、报告涂改无效。
六、对检测报告若有异议,应于收到报告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检测单位提出,逾期不
予受理。
七、报告仅对采样样品负责。
地址:
电话:
传真:
邮政编码:
目录
1. 项目概况 (1)
2.旧路路面状况调查 (1)
2.1 旧路路面损坏调查(PCI) (1)
2.2 路面平整度检测(RQI) (2)
2.3 路面车辙检测(RDI) (3)
2.5 路面弯沉检测(PSSI) (3)
2.6 路面状况综合评定(PQI) (4)
1. 项目概况
该段道路起点为北三道街,终点至北十四道街,宽度30~32m ,全长1048.16m ,面积31962m 2。
2.旧路路面状况调查
2.1 旧路路面损坏调查(PCI )
对现有沥青混凝土路面进行综合检测调查,主要病害情况见图2-1。
图2-1 路面横缝及轻微车辙
病害汇总情况见表2-1。
表2-1 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汇总表
病害种类
等级 长度(L i ) 面积(A i ) 权重W i DR
PCI
1
龟裂
轻微
0 0.6 21.01002 47.40664 差
中等 2307 0.8 严重
957 1.0
2
块状裂
缝 轻微 3627 0.6 严重 892 0.8 3
纵向裂缝
轻微 462 92.4 0.6 严重
153
30.6
1.0
根据旧路破损调查结果,依据《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JTG H20-2007)对现有道路破损状况指数进行综合评定,最终确定现有沥青混凝土路面路面状况指数(PCI)综合评定结果为“差”。
从表2-1的结果可看出,该路段经过多年的使用破损严重,破损等级状况为“差”,其中路面裂缝类病害最为严重,裂缝宽度可达3~5cm,虽然大部分裂缝已经进行灌缝处理,但效果并不理想,部分裂缝处已经产生轻微沉陷,影响路面的使用性能,须进行维修以改善路面行驶质量。
2.2 路面平整度检测(RQI)
路面行驶质量指数(RQI)是衡量车辆在道路上行驶的舒适程度及路面平整度的指标。
平整度不良的道路会影响乘车舒适性、降低汽车速度、加速车辆零部件的磨损、增加车辆运营费用。
平整度从舒适性、车速、经济性和道路养护四个方面影响公路行车质量。
依据《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JTG H20-2007),将沥青路面行驶质量指数(RQI)分为优、良、中、次、差五个等级,并与国际平整度指数(IRI)相对应,
分级评价标准及对应关系分别见表2-2、表2-3。
表2-2RQI-IRI对应关系
在进行路面损坏调查及车辙检测的同时,对路面平整度进行了综合检测,并根据平整度检测数据,依据《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JTG H20-2007)对路段行驶质量指数(RQI)进行了综合评定。
最终确定该路段路面行驶质量指数(RQI)综合评定结果为“良”。
路面平整度等级状况表见表2-3。
表2-3 路面平整度等级状况表(RQI)
2.3 路面车辙检测(RDI)
本项目使用三米直尺及塞尺对路段车辙检测车辙深度,发现路段车辙深度均在不大于15mm,大部分在10mm以内,属于轻度车辙,通过车辙深度测试结果,最终确定全段道路路面车辙深度指数(RDI)综合评定结果为“中”。
具体结果见表2-4。
表2-4 路面车辙深度指数评价表
2.4 路面弯沉检测(PSSI)
使用贝克曼梁对现有路段进行弯沉检测,最终检测数据结果见表2-5。
表2-5 弯沉检测结果
根据弯沉检测结果可知,弯沉平均值为22.02(0.01mm),路面强度良好,但标准差为10.41,路段弯沉不均匀性较大,路面强度指数PSSI为61.92,评价结果为“次”。
2.5 路面状况综合评定(PQI)
本项目按照《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JTG H20-2007)中的计算公式及相关标准,根据现场实际调查结果及各种指标检测数据,最终评定现有沥青路面使用性能(PQI)为“中”。
根据现场调查结果,路面的破损状况等级评价为“差”,平整度评价结果为“良”,车辙深度指数评价为“良”,路段弯沉评定结果为“次”,反映出路面破损状况严重,道路结构承载力整体较高,但局部弯沉值较大、强度较低,路面还有轻微车辙病害。
针对以上情况,建议采取措施对强度不足路段进行补强,并对路面进行维修以改善全线道路的性能,使道路的整体协调性更好,行车更为安全、舒适、顺畅,路容更加美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