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花岗岩渗透系数的计算

关于花岗岩渗透系数的计算


对式(3)~(7)作拉普拉斯变换和逆变换,并进行必要的
变量替换,可得[5]: (8) 式中 β=Tt ð/VwCwρwg,对于给定的α值,可求得H/H0—β 的曲线,则对于不同的α 值,可得到一组H/H0—β曲线, 将这组曲线画在单对数坐标系上,称之为标准曲线。 一般可以用图解法求出渗透系数K。
四、利用压力脉冲试验测定渗透 系数
压力脉冲试验(Pressure pulse test),又称瞬时加压试
验,是测试岩体渗透特性的一种试验方法。它是通过 对试验段瞬时加压,记录试验段水压随时间的衰减曲 线,通过解偏微分方程,确定岩石的渗透系数。 优点:这种试验方法比压水试验和抽水试验更适用于 完整致密岩体的渗透系数测试,它具有试验时间短、测 试精度高等特点,在国外已得到较普遍的应用。
达西试验装置
适用范围
达西定律有一定的适用范围,主要用于雷诺数(Re)




较小的层流。雷诺数Re<10时,地下水运动速度低, 粘滞力占优势,水流为层流,达西定律适用。 当雷诺数为Re10~100时,达西定律已经不适用了。 当雷诺数Re>100时,地下水流为紊流,达西定律不 适用。 由于地下水基本是雷诺数小于10的层流,所以达西定 律基本适用。 因此,可以通过达西定律来计算花岗岩的渗透系数 (K)
原理:压力脉冲试验是通过对试验段瞬时加压的方式,
使试验段承载一初始水头压力,然后保持整个测试系 统密闭,记录试段压力随时间的衰减曲线。通过对压 力衰减曲线的分析,进而求得岩体渗透系数K。 假设水在岩石中的渗透服从达西定律: V = -Kgrad(h) (1 ) 式中V为渗透速度;K为渗透系数;h为压力(水头)。 进一步假设,在试验段内,水的渗流为一维径向流动, 渗透为各向同性。这样,可用下式来描述试验段附近 水的渗流场: (2)
制作人:王浩 闫鑫雨
一、基本理论
岩石的透水性:在一定的水力梯度(I)或压力差的作
用下,岩石能被水透过的性质,称为透水性。它的强 弱取决于岩石中孔隙和裂隙的大小。 透水性的强弱一般以渗透系数(K)来表示。 渗透系数K是综合反映土体渗透能力的一个指标,其 数值的正确确定对渗透计算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要 建立计算渗透系数K的精确理论公式比较困难,通常 可通过试验方法(包括实验室测定法和现场测定法)或 经验估算法来确定K值。
从而得到岩体的渗透系数: K=T/m 其中m为含水层厚度。
五、结论
对于渗透性较低的岩体,常规的抽水
试验和压水试验难以得到有效的渗透 系数测试数据,而压力脉冲试验,不 但测试结果精确,而且操作简便、耗 时较少,是对低渗透率岩体进行渗透 系数测量的一种有效和实用的方法。
参考文献
[1]薛禹群,地下水动力学.北京:地质出版社,1997.9 [2]刘佑荣,唐辉明,岩体力学.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
三、利用泰斯公式计算渗透系数
关于地下水非稳定流的计算, 1935年美国人C.V.泰斯
导出定流量抽水时的单井非稳定流计算分式,即泰斯 (Theis)公式。 其假设条件为: 1、含水层为等厚且均质各向同性而 无限延伸的;2、钻井井径为无穷小的完整井。其表达 式为:
式子中:
T=Km
其中,S为离钻井井轴r处的水位降深;S为含水层的贮 水系数;T为含水层的导水系数;Q为水井抽水量;t为 抽水延续时间;K为含水层渗透系数;m为含水层厚度。 因此,通过非稳定流的泰斯公式,可以求出非稳定渗流 场含水层岩层的渗透系数K。
版社,1999,9 [3]任鸿飞等,稳定流和非稳定流方法计算含水层渗透 系数实例与分析[J].地下水,2009,5 [4]陈群策等,利用压力脉冲试验测定某地花岗岩体的 渗透系数[N].岩土力学,2005,9
h(r,0) = 0 h(¥ ,t) = 0 h(rs+0,t)=H(t) H(0) = H0
(3) (4) (5 ) (6) (7)
式中 h 为径向距离(m); S 为储水系数;T 为试验段导水 系数(m2/s); l 为试验段长度(m); rs 为钻水的体积(m3); ρw 为水的密度(kg/m3); g 为重力加速度(m/s2); H 为试 验段孔内压力(水头)(m)。
二、利用达西定律计算渗透系数
对于地下水流的线性层流运动,法国水力学家达西
(H.Darcy)提出了线性渗透定量—达西定律,即 Q=KA(H1-H2)/L = KAI 其中Q为渗透流量,K为渗透系数,A为过水断面面 积,H1、H2分别为上、下游过水断面的水头,L为渗透 途径(上下游过水断面的水头差),I为水力梯度。
压力脉冲试验标准曲线
图解法具体解法:把试验所得H/H0随时间衰减的实测
点,以同一比例画在透明的单对数坐标纸上,水平移 动试验曲线,比较其与标准曲线的接近程度,固定试 验曲线与标准曲线最接近位置,定出β=1直线(即 β=Tt ð/VwCwρwg = 1)与试验曲线图t 轴相交的坐标值 tm,则可求出岩层的导水系数: T= VwCwρwg / ð tm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