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圆的认识》教学反思

《圆的认识》教学反思

《圆的认识》教学反思
圆的认识是在学生直观认识圆和已经比较系统的认识了平面上直线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教学中充分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找出日常生活中圆形的物体,并通过观察、操作、讨论使学生认识圆的形状,掌握圆的画法及圆各部分的名称,特征。

学生获取知识兴趣浓厚,积极主动。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主要突出了以下几点:
一、课前准备充分。

课前我给学生布置了两个任务:一是剪一圆形纸片。

二是寻找生活中的圆。

通过这两个任务使学生对圆有了初步的感知,为学生进一步认识圆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二、从学生熟悉的情境出发,激发学生兴趣。

课的开始,我首先让学生说说新城广场是什么形状的?再到利用多媒体出示了一些图片让同学们了解在自然现象,建筑物,运动领域都能找到圆的足迹。

让学生总结出圆是平面上的一种曲线图形。

然后让学生举例生活中哪些地方见到过圆形的物体。

三、放手让学生探究。

为了让学生掌握圆的特征,我采用让学生折一折,看一看,量一量,画一画等活动,使学生在操作中自主探究出了圆的特征。

在画圆环节中,我先出示圆规画圆步骤,让学生画,然后针对画圆中出现的问题再通过讨论交流使学生掌握画圆的关键所在。

四、联系生活,体现生活数学。

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

通过引导学生寻找身边的圆形物体。

探讨车轮为什么是圆形的,不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加深了学生对圆的认识,而且拉近了数学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学有用的数学。

五、运用多媒体直演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计算机直观形象、动静结合、节省教学时间的功能充分得到发挥,展现了知识发生、发展过程,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值得思考和改进的地方:关于在同一个圆里直径、半径的特征以及两者间关系的教学。

这应是本课的重点,要通过多种形式的数学活动,使学生清晰的理解掌握概念、帮助其提升思维水平。

如:在同一个圆中有多少条半径,多少条直径,它们的长度都相等吗?在同一个圆中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学生在圆形纸片上通过画、量、折、比等操作活动中;怎样证明直径和半径的关系的讨论过程中。

这里的教学还不够深入,有待改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