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倒数的认识教学过程

倒数的认识教学过程

《倒数的认识》的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新课标西师版六年级上册课本P28页的例1做一做,第29页的练习。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什么叫做倒数,倒数表示的是两个数之间的关系,它是不能孤立存在的;掌握求倒数的方法;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0”没有倒数,“1”的倒数还是“1”。

2、过程与方法: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发现求倒数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知识获取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推理和概括的能力。

提高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理解倒数的意义,学会求倒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熟练正确的求小数、带分数的倒数,发现倒数的一些特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出示谜语:五、四、三、二、一(打一数学名词)
指名猜谜语,如果猜不出来,就用顺数引导出倒数。

2、出示课题。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是倒数的认识。

(板书:倒数的认识)
二、探究新知
1、理解倒数的意义。

(1)、出示下列算式,让学生独立计算,再集体交流。

58 ×85=1 715×157
=1 5×15=1 112
×12=1 43×34=1 87×78
=1 师:同学们认真观察每组算式,你们能发现什么?
先同桌互相说一说,然后再指名说。

学生1:它们的乘积都是1.
学生2:两个因数的分子和分母的位置颠倒了。

小结:像这样,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2)、理解“互为”的意义。

①教师:怎样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板书:倒数的意义)
学生齐读倒数的意义,找出关键词“两个数”“互为”用笔标注。

师:你是怎么理解“互为”的?
学生1:“互为”是指两个数的关系。

学生2:一个数不能称为“互为”,是两个数互为倒数。

小结:倒数是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关系,它们是相互依存的,所以必须说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倒数,而不能孤立地说某一个数是倒数。

②教师结合算式说明。

38×83
=1 38和83
互为倒数。

引导学生说这两个数之间的关系。

谁是谁的倒数,谁的倒数是谁,不能单独说谁是倒数。

③小结:倒数不是一个具体的数,而是表示两个数之间的一种关系。

④思考讨论:1和0有没有倒数。

1×1=1 所以1的倒数是1
0乘任何数都得0,永远不会得1,所以0没有倒数。

2、求倒数。

(1)引导学生观察提卡,发现互为倒数的两个数的关联。

学生:两个数的分子分母交换了位置。

师:那我们怎样求一个数的倒数?
引导学生说出:求一个分数的倒数,就是把这个分数的分子,分母调换位置。

(2)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①做一做。

23×()=1 19
×()=1 7 ×()=1 1×()=1
②说出下列各数的倒数。

25
的倒数是() 8的倒数是() 110
的倒数是() 1的倒数是() 94
的倒数是() 200的倒数是()
3、巩固练习。

(1)求25 的倒数:25 =52
( ) (2)12 ×34×23=1 所以12 ,34,2
3互为倒数。

( ) (3)9的倒数是19。

( )
(4)一个数的倒数一定比这个数小。

( )
4、拓展延伸。

(1)怎样求整数(0除外)的倒数?
出示6,引导学生把整数6转化成分数,再求倒数。

引导学生发现整数(0,1除外)的倒数都小于它本身。

(2)怎样求带分数的倒数?
①出示832,让学生思考832的倒数。

如果有人说出382,就叫学生算算832×3
82的积会不会是1。

②引导学生说出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的方法。

(分母不变,分子是整数部分与分母的积再加上分子)再运用前面的方法求倒数。

③举例。

指名说出216化成假分数的过程及216的倒数。

(3)怎样求小数的倒数?
师:根据求一个分数的倒数的方法知道求倒数应调换分子分母的位置,可小数没有分子分母,所以要怎么办呢?
生:先把小数化成分数。

0.75=43
再调换分子分母的位置,求出0.75的倒数。

(4)巩固:
说出下列各数的倒数。

5
32 0.2 1.75 让学生独立完成,再指名交流展示。

三、巩固练习
课件展示练习题。

第一题填空题,第二题判断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交流。

四、课堂小结
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这节课都学了什么?
1、什么是倒数?
2、怎样求一个数的倒数?
3、特别注意1和0.
五、作业:
教科书第33页1、2、3题。

板书设计:
倒数的认识
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求分数的倒数,只要把分子分母调换位置。

1的倒数是1 。

0的没有倒数。

不是分数的数,先转化成分数再求它的倒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