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色谱峰分离度计算

色谱峰分离度计算

色谱分析的目标就是要将混合物中的各组分分离,两个相邻色谱峰
的分离度R (r e s o l u t i o n )定义为两峰保留时间差与两峰峰底宽平均值之商,即
(7-5)
式中t R1和t R2分别为峰1和峰2的保留时间;w 1和w 2分别为峰1和峰2在峰底(基线)的峰宽,即通过色谱峰的变曲点(拐点)所作三角形的底边长度。

计算分离度所需的参数都可以从色谱图(图7-4)中获得
如果色谱峰呈高斯分布,则分离度R =2(相当于8分离)即可完全满足定量分析的需要。

因为在基线位置的峰宽w 为4,R =2时,两个峰完全达到了基线分离。

通过调节色谱条件还可获得更高的R 值,不过这时的代价将是分析时间增加。

如果两组分浓度相差不是太大,分离度R =时,仍然可以看得出两个峰的峰顶是分开的。

分离度 )(2/1211
2y y t t R +-= R>即为完全分离
t 1 :色谱峰1的保留时间
t 2 :色谱峰2的保留时间
y 1 :色谱峰1的峰宽
y 2 :色谱峰2的峰宽
乙苯与对二甲苯 38.2)079.008.0(2/1409.9598.9=+-=
R 对二甲苯与间二甲苯 08.2)
0828.008.0(2/1598.9767.9=+-=R
从结果可以看出,乙苯、对二甲苯、间二甲苯三种物质的峰能够完全分离
乙苯与对二甲苯 52.2)0756.0076.0(2/1272.9463.9=+-=
R 对二甲苯与间二甲苯 18.2)
0756.00791.0(2/1463.9632.9=+-=
R 从结果可以看出,乙苯、对二甲苯、间二甲苯三种物质的峰能够完全分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