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施工管理方法浅析
摘要:现代高层建筑的建设,需要采取合理科学的施工管理方法,做好预算、施工、管理,在施工中要时刻注意影响施工质量的各种隐患,对施工中的各个细节进行统一管理和控制,确保工程施工的质量。
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管理;方法
中图分类号:[tu20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不断前进,房屋设计理念也在不断地更新变化。
在节约平面空间以及综合更多使用功能的因素下,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城市建设中,建筑高度仍在不断增加,高层建筑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
高层建筑在整体施工质量控制上相对较为复杂,施工难度较大,因此有必要对高层建筑施工管理方法作探讨,从整体上来分析,提出一些有效的高层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控制方法,从而获得良好的施工效果。
1.高层建筑结构特点
高层建筑是指10层以上的住宅以及总高度超过24米的公共建筑和综合性建筑。
高层建筑由于层数多,体量大,建筑地基必须达到足够的强度才能承受上部结构的荷载,所以高层建筑的基础一般都是比较深的基础。
高层建筑结构要同时抵抗竖向和水平荷载,在地震区还要具备抗震作用,因此高层建筑的整体性能的控制显得尤为重要。
高层和超高层建筑在结构设计中多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型
钢混凝土结构,钢管混凝土结构和全钢结构。
高层建筑在施工过程中不仅需要对结构自身的质量调控工程进行控制,同时还要全面考虑建筑结构的抗浮、基坑维护以及防水等一些较为复杂的建筑工程中的不确定因素,并大量采用施工性能质量靠的住的新技术新工艺,以达到施工要求标准。
2.高层建筑施工管理
2.1 计划管理
良好的计划管理能有效地推进高层项目的顺利施工。
高层建筑施工组织具有投资大、体量大、工期长、交叉施工作业、空间工作面小等明显特点,在计划管理工作上须对应进行全面和综合性的管理,对整个项目进行系统性,全过程和全员管理,即全面计划管理。
2.2 质量管理
由于高层建筑施工存在着复杂的纵横关系,非一个施工单位能够保证整个建筑物全部功能的质量。
必须从设计、施工一直到竣工使用,统一协调所有参建单位紧密合作,才能建立起保证体系,确保建筑产品的全部功能质量。
一方面,提高全体施工人员素质,从全面质量管理角度对工程质量明确目标,按照国家规范、标准进行质量管理。
严格控制工程材料质量,保证所有进场材料数量足、质量好。
另一方面,完善质量保证体系,做好工程质量检查和验收工作,坚持分项、分部工程质量和验收,及时评定,保证分项工程质量,建立完善的质量档案。
2.3 成本管理
成本的控制过程主要包括全过程控制管理,全员控制管理,全方位控制管理。
施工项目从合同签订起直至工程完工、验收交付为止的整个过程中,都要有成本控制、管理的理念,时时处处精打细算。
及时掌握和分析盈亏状况,并迅速采取有效措施对生产经营所消耗的人力资源、机械设备、物质供应和费用开支进行指导、监督、调节和限制,把各项生产费用控制在计划成本范围之内,保证成本目标的实现。
3.建筑施工管理中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3.1施工质量控制
高层建筑科技含量高,涉及专业多,安装的质量技术要求越来越高。
每一个专业既有自己的特定位置空间、技术要求,同时又必须满足其他专业施工的时间顺序和空间位置的合理需求。
而在现行管理体制下,施工单位分包较为复杂,分包单位在工作范围的界定上很难做到明确具体。
往往造成工序上的遗漏,人为带来一些问题。
如果在技术上未能充分全面考虑,特别是一些交叉部位的细节考虑不周,则极易产生问题。
同时由于新技术、新产品的不断出现和应用,施工人员不能及时掌握,也会带来意想不到的问题。
质量管理问题避免应对方法:要根据建筑工程质量目标,制定相应的质量验收标准,严把材料质量关。
在施工装饰阶段,一定要克服质量通病,搞好细部处理,在装饰水准上要高标准、严要求,要有创新和特色。
抓好地下室、一层、顶层、屋面、卫生间以及楼梯走道等关键部位施工。
同时,要随着科技进步,及时掌握新技术新材料信息,积极
应用到高层建筑中来。
3.2成本控制
在高层建筑施工的过程中,浪费和不合理开支都是极为容易产生。
施工工序操作不严格,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因此应有计划地组织好物资供应,保证均衡施工。
租赁的设备、工具,必须合理安排提高机械设备的利用率。
针对材料设备的采购,选择优质低价的合格分供方供应材料设备。
制定并贯彻降低成本的技术组织措施,提高经济效果,加强过程的技术质量检验制度,提高工程质量,避免返工损失。
加强内部合同管理,实行分项工程对班组进行内部承包。
合理使用计时工,减少计时工费用。
并加强对管理费用支出的控制,降低施工管理费用。
在保证安全、质量的前提下,加快施工进度,减少机械、设备、脚手材料、模板等摊销费用。
将项目成本费用限制在计划成本的范围内,以保证达到成本控制的目标。
3.3安全管理
高层建筑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在施工的过程中有很多不同于一般建筑施工的危险。
如:大量的施工作业都是在高空进行,容易发生楼面预留洞、临边坠人,高空坠物打击,火灾等安全事故;作业立体化,在一个垂直空间上下层次作业互相造成伤亡事故;施工工期长,设施放置时间长,稍不注意就会因失效发生事故;施工人员素质低,安全意识不够,及安全措施经费的投入不足等问题。
应对措施:全面增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树立安全生产第一的方针。
加强专业安全知识、技术的日常教育与培训;明确建筑工程项目的安
全生产责任人,制定安全管理工作的要点,明确施工安全的承诺与目标,编制工程项目安全计划,完善安全保证体系。
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和施工过程中的监督与管理。
高层建筑的安全施工是牵涉到各个方面的细致工作,只有通过扎扎实实的工作,才能减少事故发生几率。
4.高层建筑施工管理措施
4.1做好施工预案
施工单位应针对高层建筑的特点编制严谨、详尽的施工组织和管理方案。
用来指导整个施工过程。
内容包括:施工工序的安排,各工种进入工地的时间,关键部位的施工方法,对易出现的质量问题提出预控措施,制定出成品保护措施等。
4.2做好施工阶段的进度控制
由于现代高层建筑具有规模庞大,工程结构与工艺复杂,建设周期长及相关单位多等特点,决定了工程进度将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要想有效地控制工程进度,就必须对影响进度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进度全面、细致的分析和预测。
这样一方面可以促进对有利因素的充分利用和对不利因素的预防;另一方面也便于来制定预防措施,事中采取有效对策,事后进度妥善补救,以缩小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的偏差,实现对高层建筑进度的静态控制和动态控制。
4.3严格控制高层建筑的工程变更
由于建筑设计与工程实际情况不可能完全一致,设计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工作能力使设计图纸未达到建设方的要求和施工的深度,建
设方根据实际情况对工程的修改或补充等原因致使工程变更和设
计变更在所难免。
而这些变更必然会带来工程量的增减和工程造价的变化,极端情况下会出现工程造价及质量难于控制的局面。
4.4做好高层建筑施工监理工作
高层建筑施工监理十分重要,它是监督工程质量、确保工程进度、控制工程造价的重要环节。
监理工程师在施工阶段关系到是否要设计变更和工程变更的决定时,他们往往能根据自身的技术优势做出合理正确的选择,这一点许多建设方代表因其经验、阅历及技术受各方面的条件制约而无法做到。
4.5紧密协调高层建筑施工关系
施工中协调部分的常见问题包括:电气与土建的协调;给排水与建筑结构的协调;建筑的外表、功能与结构的关系;各种预制件、预埋件、装饰与结构的关系、施工的特点、要求;各辅助专业之间的协调等。
做好协调工作的核心就是通盘考虑和过程控制。
5.结语
高层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
我们需要在现有管理水平的基础上,针对影响工程质量品质的一些关键问题加强管理。
从技术、人事制度上建立更有效、更科学的管理体制。
在做好管理的同时,应加强培养施工人员的敬业精神与细致的工作作风,施工中不遗琐碎,不留后患。
从而达到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周建平.浅谈高层建筑施工的控制重点[j].建材与装饰,
2007(8):194-195.
[2] 伞国涛,高玉龙.高层建筑施工质量控制措施浅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7):241.
[3] 闫震,王海周.高层建筑施工质量管理控制措施探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6):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