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水文环境云南地域广,地势起伏大;地貌类型复杂,山地为主;气候湿润,降水丰富。
这样的条件下发育了众多的江河湖泊及地下水系(图5-1)。
又地处第一、二级阶梯的过渡区,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
图5-1云南省河流水系分布图第一节水系与河流云南省大小河流共600多条,其中较大的有180条,多为入海河流的上游。
一、云南水系云南省地跨六大水系(图5-1),具体说明如下:1、太平洋水系①长江水系:金沙江、龙川江、螳螂川(普渡河)、小江、以礼河、牛栏江横江、程海、泸沽湖、滇池等,注入东海。
②珠江水系:南盘江、曲江、可渡河、黄泥河、驮娘江、抚仙湖、星云湖、杞麓湖、阳宗海、异龙湖等,注入南海。
③元江(红河)水系:礼社江、绿汁江、把边江、阿墨江、李仙江、南溪河、盘龙江等,注入北部湾。
④澜沧江(湄公河)水系:漾濞江、威远江、曼老江、南腊河、南览河、流沙河、洱海等,注入南海。
2、印度洋水系⑤怒江(萨尔温江)水系:老窝河、枯柯河、南汀河、南滚河、南卡江等,注入安达曼海。
⑥伊洛瓦底江水系:独龙江、槟榔江、大盈江、瑞丽江等,注入安达曼海。
二、主要河流介绍1、怒江属于印度洋水系的怒江(萨尔温江)水系。
1.1河流概况又称潞江,怒江因江水深黑,我国最早的地理著作《禹贡》把它称为“黑水河”,云南省的怒族把怒江称为“阿怒日美”、“阿怒”是怒族人的自称,“日美”汉译为江,含义为怒族人居住区域的江。
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南麓的吉热拍格。
怒江在西藏嘉玉桥流入他念他翁山和伯舒拉岭之间的峡谷中时才正式叫怒江,嘉玉桥以上为怒江上游,称为那曲河;西藏嘉玉桥至云南省的泸水县为怒江的中游,进入云南境内以后,经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保山市和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怒江奔流在碧罗雪山与高黎贡山之间,西岸高黎贡山的峡谷高差达5000米,东岸碧罗雪山的峡谷高差达4000多米,平均高差3000多米,山谷幽深,危崖耸立,水流在谷底咆哮怒吼,故称“怒江”,江面海拔在2000-800米之间;怒江州境内,4000米以上高峰有20余座,群山南北逶迤、绵亘起伏,雪峰环抱,雄奇壮观。
湖泊遍布,比较著名的有泸水县高黎贡山的听命湖;福贡县碧罗雪山的干地依比湖、恩热依比湖、瓦着低湖等。
这些高山湖清澈幽静,是由长年冰蚀形成的许多大小不等的湖泊。
云南省泸水县以下为下游,河谷较为开阔,岭谷高差已降至500米左右,江面海拔在800米以下。
流入缅甸后改称萨尔温江,最后注入印度洋的安达曼海。
从河源至入海口全长3240千米,中国部分2013千米,云南段长650千米;总流域面积32.5万平方千米,中国部分13.78万平方千米;径流总量约700亿立方米,省内流域面积3.35万平方千米,占云南省面积8.7%。
上游除高大雪峰外山势平缓,河谷平浅,湖沼广布,中游处横断山区,山高谷深,水流湍急。
两岸支流大多垂直入江,干支流构成羽状水系。
水量以雨水补给为主,大部分集中在夏季,多年变化不大,水力资源丰富。
1.2水文状况怒江流域上下游气候变化较大,上游北部长冬无夏,下游则是长夏无冬。
怒江流域为季风气候区,5~10月雨季主要受西南季风控制,也受东南季风影响,水汽充沛,降雨集中。
降水量由北向南增加,由西向东减少。
怒江进入雨季后降雨连绵不断。
怒江径流主要来源于降雨,其次为上游的融雪补给。
受流域内地形地貌的影响,径流的补给方式在全流域内存在较大差异,上游区雪山融水、降雨和地下水补给并重;中游区以降雨补给为主,有少量的融雪补给,是流域内降雨量最大的地区;下游区则全部为降雨补给。
怒江流域的径流年际变化较小,年内变化较大,汛期6~10月的径流量占全年径流量的74.2%,而冬季枯水期(12月~次年2月)的径流量仅占全年径流量的6.6%。
怒江干流洪水由暴雨形成,年最大洪水流量出现在7~8月,根据道街坝站径流资料统计,实测最大洪峰为10400立方米/秒。
怒江属山区性河流,水沙主要集中在汛期,据道街坝水文站泥沙资料统计,多年平均含沙量0.61千克/立方米,多年平均输沙量3301万吨,汛期(6~9月)沙量占年沙量的89.0%。
1.3水能资源与开发问题(1)水能资源怒江流域水力资源丰富,我国境内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共计46000兆瓦,其中西藏26259.9兆瓦、云南19740.1兆瓦;干流总计36407.4兆瓦,其中西藏19307.4兆瓦、云南17100兆瓦;支流共计9592.6兆瓦,其中西藏6952.5兆瓦、云南2640.1兆瓦。
怒江水力资源主要集中在干流,理论蕴藏量占流域总量的80%左右。
怒江中下游径流丰沛而稳定、落差大、交通方便、开发条件好,水量大,淹没损失小,图5-2怒江(云南段)水能资源开发规划是水能资源丰富、开发条件较为优越的河段,是我国尚待开发的水电能源基地之一。
(2)水能开发问题2003年8月,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通过了怒江中下游(干流松塔以下至中缅边界)河段两库十三级梯级开发方案,即:松塔水电站、丙中洛水电站、马吉水电站、鹿马登水电站、福贡水电站、碧江水电站、亚碧罗水电站、泸水水电站、六库水电站、石头寨水电站、赛格水电站、岩桑树水电站和光坡水电站的开发方案,全级总装机容量2132万千瓦,年发电量为1029.6亿千瓦时。
方案推荐马吉、亚碧罗、赛格和六库水电站为怒江中下游河段近期开发工程,碧江、泸水和岩桑树等可作为后续工程。
而伴随开发方案通过的,是长达数年的争辩和一度的停工。
2011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公布《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称,我国在“十二五”将积极发展水电,怒江水电基地建设赫然在列,其中重点开工建设怒江松塔水电站,深入论证、有序启动怒江干流六库、马吉、亚碧罗、赛格等项目。
云南省政府、怒江州府自2009年以来在两会、北京等极力争取项目的建设。
怒江开发“复活”已成定局,但移民、生态、地质等随之而来的一系列问题,依然是其难以绕开的几道坎。
【作业:查阅相关资料,尝试探讨怒江水能资源开发中的问题,并提出个人的认识。
】1.4旅游资源与开发(1)三江并流地质奇观怒江属于的重要组成部分。
(2)怒江大峡谷位于云南省怒江僳僳族自治州境内,全长316千米,两岸山岭海拔均在3000米以上,因它落差大,水急滩高,有“一滩接一滩,一滩高十丈”的说法,十分壮观。
两岸多危崖,又有“水无不怒古,山有欲飞峰”之称,每年平均以1.6倍黄河的水量像骏马般地奔腾向南。
怒江就这样昼夜不停地撞击出一条山高、谷深、奇峰秀岭的巨大峡谷。
据掌握的资料,这是仅次于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及美国西南部长约460多千米、深达1830米的科罗拉多大峡谷的世界第三大峡谷。
图5-3怒江大峡谷(3)怒江第一湾图5-4 怒江第一湾与“世外桃源”怒江流经云南贡山县丙中洛乡日丹村附近,由于王箐大悬岩绝壁的阻隔,江水的流向从由北向南改为由东向西,流出300余米后,又被丹拉大山挡住去路,只好再次调头由西向东急转,在这里形成了一个半圆形大湾,为怒江第一湾。
湾中心有一个村子叫坎桶村,这里江面海拔1710余米,气势磅礴,湾上怒江台地平坦开阔,高出怒江500米,构成三面环水的半岛状小平原。
小平原四周景物宜人,每到农闲季节或节假日,人们便到这里泛舟过溜,对歌起舞,坎桶村堪称峡谷桃源。
1.5怒江支流怒江的主要支流有:老窝河、枯柯河、南汀河、南滚河、南卡江等。
2、澜沧江属于太平熟悉的澜沧江(湄公河)水系。
2.1概况澜沧江是湄公河上游在中国境内河段的名称,藏语拉楚,意思为“獐子河”。
它也是中国西南地区的大河之一,是世界第六长河,亚洲第三长河,东南亚第一长河。
澜沧江源出青海省唐古拉山,源头海拔5200米,主干流总长度2139千米,澜沧江流经青海、西藏和云南三省,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出境成为老挝和缅甸的界河,后始称湄公河(Mekong River)。
湄公河流经老挝、缅甸、泰国、柬埔寨和越南,于越南胡志明市流入中国南海。
关于澜沧江的源头有多种说法,而以不同源头为起点的河流长度也有多种,估测的长度从4200千米到最长4880千米不等。
一种说法是:澜沧江发源于唐古拉山北侧的扎纳日根山脉的查加日玛峰南坡的莫云滩深处的扎阿曲,位于东经94°41′44″、北纬33°42′31″海拔5224米的拉赛贡玛的功德木扎山上,位于玉树州杂多县境内。
遥感专家刘少创探测的结果是:澜沧江源头在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吉富山,海拔5200米,地理坐标是东经94°40′52″,北纬33°45′48″。
从这里算起,澜沧江的长度是4909千米。
2.2水文状况流域流域径流以降水为主,地下水和融雪补给为辅。
上游区地处青藏高原,气候寒冷,降水少,春季冰雪融水较多,上游河段河川径流以地下水补给为主,约占年径流量的50%以上,其次是雨水和冰雪融水补给。
中下游河段两岸高山,支流短小,山巅有终年积雪,但冰雪融水占年径流量比重较小,中游区随着降水量的增加,融雪补给减少,河川径流补给为降水和地下水混合补给。
下游河段处于亚热带和热带气候区,受季风影响,降水丰沛,河川径流降水补给为主,降水占年径流量的60%以上,其次是地下水补给。
流域年径流深为450.2毫米,其中:青海区年径流深为304.4毫米,西藏区283.3毫米,云南区583.8毫米,国界处多年平均流量2180立方米/秒,允景洪水文站,实测最大流量12800立方米/秒,最小流量395立方米/秒,最大最小比值为32.4,其它各主要测站径流量。
流域内径流年内分配,春季占10%-15%、夏季约占45%-50%、秋季占30%-35%、冬季约占10%以下;上、中游6-9月、下游7-10月径流量是最大,连续4个月最大径流量上、中游和下游分别占年径流量的65%-70%。
最大月径流量上游出现在7月,中下游出现在8月,约占年径流量20%以上。
2.3支流澜沧江支流众多,其中流域面积大于100平方千米的支流有138条,流域面积大于1000平方千米的支流有41条,较大的支流一般分布在上游和下游。
一般支流较短,多为20-50千米,天然落差特别大,一般在2000-3000米。
主要支流有:子曲、昂曲、盖曲、麦曲、金河、漾濞江、西洱河、罗闸河、小黑江、威远江、南班河、南拉河等。
澜沧江支流特点是落差大、水资源丰富,上中游降水量少,有雪水补给,水量稳定,下游地处热带、亚热带气候区,降水量大,水量充沛,但缺乏调节水库,以引水式开发为主。
昂曲是澜沧江最大支流,发源于青海省杂多县结多乡唐古拉山北麓瓦尔公冰川,海拔5664米。
南流入西藏巴青县境称松曲,又东流入青海省境称解曲,转东南流圣囊谦县吉曲乡8千米后进入西藏,称昂曲,改向偏南在昌都汇入澜沧江。
河长约500千米,流域面积16774平方千米,天然落差1898米,平均比降3.8‰,多年平均流量186立方米/秒,理论水能蕴藏量116.91万千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