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经典交通红绿灯设计方案汇总

经典交通红绿灯设计方案汇总

1、设计依据
GA/T47-93《交通信号机技术要求与测试方法》
GB25280-20PP《道路交通信号机标准》
GB14887-20PP《道路交通信号灯》
2、设计原则
本期工程按“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原则设计方案,提供完整、最新而成熟的产
品,并保证各项技术和设备的先进性、实用性和扩展性。提高交通道路口的车辆通行速度,保证道路畅通。因此该系统是建设畅通工程中的重要措施之一。
2、单点感应控制方式适用原则
当单点控制的交叉口交通状况变化比较频繁且没有规律时,宜采用单点感应控制。单点感应控制一般在交叉口进口车道设置检测器或在人行横道线前设置行人按钮,信号配时参数可随检测到的信息而改变。
单点感应控制分为半感应控制和全感应控制。在支路流量比较小的信号控制交叉口或路段的人行横道处,可采用半感应控制。在支路上设置检测器或在人行横道处设置行人按钮,根据是否有交通需求而确定是否运行该相位,并根据交通需求情况确定相应相位时间。
丁时间,提高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可根据交通流的变化调整混合相位中冲突式和保护式的比例,达
图3.20可选择的相位顺序
3.3.2.2控制策略的选择
控制策略通常分为两级:宏观控制和微观控制,前者主要应用于长时间交通量变化缓慢的路网或部分路网,其配时方案可依据时间或流量进行选择,一般较长的时间才进行变换。微观控制级别所采用的控制策略一般情况下服从宏观控制策略,单个交叉口针对不同的流量变化情况,采用不同的信号配时方案。根据信号配时参数是否可变,微观控
对向交通流速度较快;
左转交通流较流畅;
左转交通流量或者与其冲突的交通流量较大;
左转交通流不容易看见冲突的交通流;驾驶员左转时需要注意很多可能的冲突。
常用的判据是:
左转车流是否大于200vph?
对向每车道的直行车流与左转车流的乘积是否大于50000?
保护式左转相位又分为三种模式:双向左转相位、左转+直行混合式相位、左转保护
2)预期实现目标
完善城区交通安全设施布局,规范行车和行人秩序,减少交通事故,一定程度上改善城市形象。
1工程概况
智慧平安城市系统是近年建水县政府建设的重点工程,城区道路交通设施的建设将带动区域经济的良好发展,对县城区及周边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次工程涉及城市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系统----道路智能交通设施配套的建设,具体包括交通信号灯与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等。
般情况下,需根据交通状况的变化设定多套配时方案,通过时段或交通流量来选择相
优质参考文档
应的方案。前者即多时段控制,适合于一天中或一周中交通流量变化可预测,高峰时段相对固定的情况;后者为动态方案选择控制,需根据在线检测数据来选择信号配时方案,需设定交通流数据和可选择的配时方案之间的对应关系,动态方案选择控制的有效性依赖于及时的控制响应、可选择控制方案的数量和控制级别以及配时方案切换程序的稳定性。
制策略可分为以下三种:定时信号方案、信号方案可调、信号方案生成。三种策略均以
离线计算的全部或部分配时方案为基础。
表3.2控制策略概述
控制级别


控制
方式
控制方案中的配时参数
控制策略描述

于时段

于流量周期ຫໍສະໝຸດ 相序相位数绿灯
时长
配时方案调整
特征
共同特征




















A:


A1
V
2路口设计方案(效果图有附件)
«
OAmIni~
静态红人动绿人人行信号灯;信号灯杆件采用热镀锌喷塑灯杆,表面热镀锌,银灰色喷塑。
2、路口详细相位设计设计
2.1相位设计
对于平面交叉口,需根据其几何特性和交通流条件,选择信号相位方案和确定信号配时参数,其中相位设计是信号设计的首要步骤,直接影响到交通流运行的安全性和交叉口可提供的通行能力。相位可以用车道相关的次级相位的分级结构式集合,每个道路方向为一个主相位,即东西相位和南北相位。主相位之下是分相位,包括相位绿灯时间、黄灯时间和红灯时间等属性,分相位的类型又分为直行、双向左转、左转和直行混合、保护冲突混合左转等。
根据B组控制策略选择
基于时间段选

控制方案
选择
A2
V
基于交通流量
选择
B:


B1
根据A组控制策略选择
V
V
V
V
配时参数不做
调整
定时控制
B2
V
V
V
V
绿灯时长调整
控制方案
调整
B3
V
V
V
V
相序变换
B4
V
V
V
V
请求相位提出
请求
B5
V
V
V
V
配时参数自由
调整
控制方案
生成
如果交叉口拥有充足的通行能力余量,并且交通量波动不大时,可以采用定时控制
在选择路口的控制方式时,均应根据交通需求和道路条件选定,并需进行技术-经济
评价,宜采用计算机仿真技术进行分析比较和配时方案的优化,一般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单点多时段定时控制方式适用原则
单点多时段定时控制方式是最基本、最经济的控制方式。当交通状况符合总体流量稳定,变化比较规律的条件时,可选用此种控制方式。
信号控制系统的设置应充分结合本路段的工程自身特点,在达到适时、适量地提供
交通信息,确保行车安全目的的同时,尽可能与道路的整体效果相结合。
1)设计思路
以有效地管理道路交通,达到安全、经济、合理、美观为目的,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信号灯等交通设施。
交通拥挤情况主要发生在车流人流相对集中的主要繁华城区路口和路段,根据现有主要交通干道路面宽度划分车道,基本可以满足城区车辆通行的需要。










20PP年07月
设计依据及原则(交通控制系统)
概述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营运车辆拥有量的增加使道路市场必须规范有序,交通安全管理必须上一新台阶。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的思路,坚持把城市化作为城市经济的一大战略来抓,积极建设城区交通基础设施工程,建立交通安全管理网络。严格抓好交通管理,以加强交通队伍建设和行业文明建设。针对交通拥堵、交通秩序乱、易发生交通事故等的现状为出发点而对这些路口的信号灯系统进行增设。
一般需要获取交通流信息作为设置相位的依据,包括对向左转车流量,计算它们之间的差值;各进入车道的交通总量;对向进口交通量(如东西向或南北向)。在进行相位设计时,最重要的是左转相位的设计。
对于左转车流,一般有三种方式:冲突式、保护式和无对向式。冲突式左转是在对向的直行车流放行的同时,左转车流利用直行车流的空挡穿过交叉口;保护式左转是不受任何冲突影响的左转车流放行;无对向式左转是由于交叉口的几何特点,左转车流不会与对向的直行车流发生冲突,例如单行道或“T”形交叉口等。一般在以下情况下,需要采用保护式左转相位:
相关主题